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黃道周文化的保護與開發

2011-04-17 01:07:22林曉峰林武昌
閩臺文化研究 2011年4期
關鍵詞:文化

林曉峰 林武昌

黃道周文化的保護與開發

林曉峰 林武昌

為弘揚漳州寶貴的優秀傳統文化,彰顯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魅力,為國情教育、鄉土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提供生動形象的素材,并在此基礎上致力于新時期漳州人文精神的塑造,應加強對優秀地方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在厚重的歷史中追溯漳州人文根脈,著力打造本土文化名人的響亮品牌。黃道周是漳州引以為傲的文化巨子,其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玉潔松貞的品質人格和豐碩的學術成就,在漳臺乃至全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通過查閱文獻、召開座談會、實地考察等方式,嘗試從文化保護與開發的角度對黃道周文化進行探討,形成如下調查報告。

一、黃道周文化概述

黃道周 (1585~1646),字幼玄,號石齋,漳州銅山人,生于明神宗萬歷十三年(1585),天啟二年 (1622)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殉節于清順治三年 (1646)。黃道周少年立志苦讀,博覽群書;為官直言敢諫,風骨凜然;明清易代之際受命于危難,舍生取義,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形成了黃道周文化。

1、黃道周文化的基本內涵。黃道周文化包括黃道周的生平、交游、詩文、書畫、經學 (易學)、理學、文藝理論、政治思想、教育思想、軍事思想、遺址文物、民俗活動等各個方面。其內核是 “道周精神”,即嚴謹勤奮、孜孜以求的治學態度;襟懷坦蕩、正直無私的處世風格;忠貞不渝、舍生取義的民族氣節。

崇尚忠義與正氣的漳州本土文化孕育了黃道周的赤膽忠心和剛正不阿。黃道周任 “經筵展書官”,向皇帝進呈經傳史鑒,別人膝行而前跪講,他卻平步至前站談。面對閹黨的威懾,他將生死置之度外,用凜然的正氣,維護師道和人格的尊嚴。黃道周再三諫勸思宗 “勿用小人”,多次跟皇帝辯論。如崇禎十年 (1637),天下大旱,苛捐重稅一仍其舊,黃道周氣憤地上疏:“陛下焦灼于上,小民輾轉于下,而諸臣括囊其間。稍有人心,宜不至此!”崇禎十一年,黃道周連上三本彈劾楊嗣昌、陳新甲。思宗不但不聽,反而罵黃道周 “佞”。黃道周氣憤地說:“臣今不盡言,則臣負陛下,陛下今日殺臣,則陛下負臣。”思宗遂大怒,將黃道周降了六級,貶為江西布政司都事,再次趕出朝廷……

黃道周族譜自序

黃道周像

多次丟官入獄,黃道周飽受了流離之苦,折骨之痛。然而當清兵打入關內進逼江南,南明政權危如累卵,皇帝昔日的寵臣親信們都紛紛攜囊逃命之時,黃道周卻挺身而出,不顧生死組織帶領軍隊跟強大的敵人打仗,以致被俘。高官厚祿動搖不了他,他甘愿一死,為國盡忠。黃道周的這種精神,是漳州人乃至閩南人愛國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在當代愛國主義精神的觀照下,重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2、黃道周文化的歷史地位。黃道周生前,明著名學者、旅行家徐霞客對其推崇備至,譽稱其為 “字畫為館閣第一,文章為國朝第一,人品為海內第一,學問直接周孔,為今古第一”。黃道周殉國后,清張廷玉等人修撰的 《明史》,竟然用了5000多個字為黃道周立傳,對黃道周的評價是“文章風節高天下”,連他反對的清朝都為其褒揚,改謚 “忠端”,清乾隆帝筆諭贊其:“黃道周立朝守正,風節凜然,其奏議慷慨極言,忠藎溢于簡牘;卒之以身殉國,不愧一代完人?!?/p>

漳浦北山道周墓

黃道周秉承漳州人的簡樸、勤奮,為官為師都是敝衣粗食,起居飲食極為簡樸,對家人及族人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同時,在國難當頭時又發揚漳州人的執著、堅韌、視死如歸的品性,慷慨為國捐軀。黃道周的詩歌既有贊頌美好河山,反映民俗民情,更有哀嘆民生的艱難,怨恨朝政的腐敗,表現出漳州人愛國、愛鄉的赤誠忠肝。所以說,黃道周是閩南本土培育出來的文化巨星,黃道周文化深深植根于閩南漳州本土文化,在明末的政治史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黃道周文化是閩南文化,尤其是漳州優秀文化的杰出代表,對黃道周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就是對漳州文化最好的一種傳承。

3、黃道周文化產生的影響。黃道周文化產生的影響經久不息。一是黃道周文化是明清文化史上的一座豐碑。黃道周雖然在朝為官時間不足四年,然而黃道周殉難金陵后,“聞者莫不流涕哀慟”;“留都白晝頓為陰晦”。訃訊傳至福建,隆武帝 “震悼罷朝”,特賜謚 “忠烈”,贈文明伯,并令在福州為黃道周立 “閔忠”廟,樹 “中興大功”坊;另在漳浦立 “報忠”廟,樹 “中興藎輔”坊,春秋奠祭。道光四年 (1824),清朝頒旨準黃道周從祀孔廟。二是道周學派影響深遠。黃道周長期執教于漳浦明誠書院,余杭大滌書院,漳州紫陽書院、鄴山講堂、銅山南溟書院等,弟子遍布閩、浙、蘇、贛、皖,被稱為 “道周學派”,在當時有較大影響。其一生研著甚豐,涵蓋理學、易學、史學、文學以及軍事、政治、天文、地理,后人輯有 《明漳浦黃忠端公全集》等。他工書善畫,詩文俱佳。世人稱其文為 “黃體”,書為 “漳浦體”。其書法峭厲遒媚,峻秀不凡,獨成一格,被視為明代最有創造性的書法家之一;所畫山水、松石、人物,氣度磊落,英氣飄逸,可以說是我國明末深具影響的文化巨子。三是黃道周文化對閩南漳州本土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清代漳浦藍鼎元就稱其為 “曠世偉人,全閩師表”。黃道周被列入51位閩賢之一,黃道周殉國后,紀念他的廟宇與祠堂在福建遍地都是。為紀念黃道周,在福州建有 “閔忠祠”,漳浦建有“報忠祠”,廈門建有 “忠烈祠”,東山建有黃子祠、黃忠端公祖祠、忠烈祠等。南京人民為紀念黃道周在他就義的地方集資建造“大忠橋”,橋畔建有 “大忠亭”。改革開放后,東山銅山鎮的故居附近建成 “黃道周紀念館”,新建 “石齋中學”。在漳浦縣把黃道周講學處辟為 “黃道周紀念館”,新建 “道周中學”等。四是黃道周的精神對臺灣的影響更是深刻。據臺灣出版 《寺廟志》記載,臺灣民眾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黃道周的高尚節義,在鄭成功時代,就在臺灣建廟奉祀,以供千秋景仰。如今臺灣淡水、宜蘭等地仍有黃道周廟——“晉德宮”,香火十分鼎盛。在臺灣的東山黃道周后裔族人,和家鄉一樣,尊稱黃道周為 “黃圣人”,不忘 “石齋故里是吾家”,家中掛有黃道周像,以教育子孫后代不忘本源。臺灣黃道周宮廟至今還有臺灣同胞為紀念黃道周而撰寫的三幅楹聯:

仗節死危疆熱血未寒半壁河山長飲恨

結纓全大義靈旗來下三臺黎庶沐余輝

忠烈壯千秋只今廟貌崢嶸何處是遜清宗社

雄心在故國到底江山無恙今人想大漢威儀

助龍馭以啟疆想當年事功彪炳

順燭津而建廟愿斯世靈爽召回

臺灣助順將軍廟

二、黃道周文化的保護現狀

1、整理校刊逐步推進。黃道周著作的整理校刊工作,事實上在其生前即已展開。尤其是他就義后,門人弟子擔心其文章湮沒無聞,多方收集其著作,計有洪思編 《石齋十二書》196卷、《黃子文集》約88卷、鄭亦鄒編 《黃石齋先生集》50集,并有年譜、傳記多種?!端膸烊珪肥珍浧浣泜骶欧N及 《榕壇問業》,《續修四庫全書》、《四庫禁書叢刊》等大型叢書皆有收錄。2006年,漳浦縣博物館整理出版 《黃漳浦文集》。

黃道周文化研究部分成果

2、學術研究逐漸深入?!皻v來研究黃道周學術思想的,主要有清代 《四庫總目提要》、黃宗羲 《明儒學案》,本世紀 (20世紀)40年代的容庚 《明代思想史》、李兆民《明清福建理學諸家之概況》。80年代的侯外廬主編 《宋明理學史》、衷爾鉅 《黃道周與劉宗周哲學思想比較》、90年代初的高令印等 《閩學概論》、廖名春等 《周易研究史》等等?!保ê钫嫫剑骸饵S道周紀年著述書畫考》,第6頁,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近年來,黃道周研究又有了新進展,“1979~ 2008年共有219篇相關文章,其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188篇,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25篇”,“經過篩選,去除重復篇目及其他可不列入研究范疇的文章,共有48篇是以黃道周為主要論述對象或主要論述對象之一”,(鄭晨寅 《黃道周研究現狀述略》,《閩臺文化交流》2008年第3期)涉及史學、書畫藝術、思想、科技、文學及新聞報道、趣聞軼事等。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召開的黃道周研討會主要有三次,每次都形成了論文集:1985年3月漳浦縣召開紀念黃道周誕辰400周年學術研討會,匯編有 《黃道周研究論叢》;1995年3月東山縣召開紀念黃道周誕辰410周年學術研討會,會后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黃道周研究文集》,這也是國內第一部正式出版的黃道周研究文集;2006年11月福建省江夏黃氏源流研究會在漳州召開黃道周學術研討會,會后由崇文書局出版 《黃道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漳州城市職業學院、東山圖書館都分別增設了 “黃道周研究室”,對黃道周文化進行研究。

3、書畫作品倍受推崇。在明代眾多的書畫大家中,黃道周也是獨樹一幟,成就卓著,真行隸草,各體兼能,峭厲方勁,俊秀不凡,并敢于破禁立異,自成一格,有 “黃漳浦體”之稱,與當時另一個著名革新派書法家倪元璐齊名,被譽為 “南黃北倪”。遺世作品包括卷軸、冊頁、扇面、匾額、楹聯、碑銘,甚至包括手稿、尺牘、題識等,多數收藏在北京、浙江、遼寧、上海、天津等地的博物館、圖書館、文物商店、紀念館中,并有大量作品散落民間和海外。廈門大學侯真平教授曾對150件今存書跡、81件前代行世書跡及27幅繪畫作品進行考述。近年來,黃道周書畫真跡不斷受到推崇,成為收藏熱點。黃道周的一幅尺牘經中央電視臺邀請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金運昌鑒定價值為20萬。2006年,香港 “嘉德秋拍推出的黃道周草書五言詩以100.8萬元成交?!保ā吨袊C券報》2008-03-24《晚明書法作品已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

黃道周畫

書法扇面

4、遺址保護逐步展開。黃道周是集忠賢、學者、詩人、書畫家于一身的文化巨子,其足跡、文物遍布多省。早年的讀書處東山銅陵鷹石洞、云山石室及歷代石刻保護相對完整。東山黃道周紀念館,建于明代崇文書院原址之上,黃道周童年曾就讀于此,1988年竣工開館,1996年設黃道周史跡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漳浦縣黃道周講學處 (即東皋書舍、明誠堂)及天地盤保存較好,196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撥款整修,建為“黃道周紀念館”。位于漳浦北山演武亭,修建于清朝的黃道周、蔡玉卿墓及別駕毛玄水、司馬趙淵卿、中書賴敬儒、中書蔡時培四君子墓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存完好。

云山石室讀書處

漳浦東皋書院

5、道周精神的傳承弘揚。東山道周公園、南京 “大忠橋”、漳浦道周中學及石齋樓、東山石齋中學和道周路等就是以黃道周來命名的。此外,《榕頌》等文章成為書畫、石刻、木刻等多種藝術的主題或內容。黃道周事跡還被改編為地方戲曲及劇目、連環畫等,如廈門大學教授黃典誠先生曾在1958年為廈門金蓮升高甲戲劇團編寫劇本 《黃道周》;漳州戲劇家陳開曦先生也編寫有薌劇《黃道周》;方舟子先生著有歷史隨筆 《黃道周之死》;何重印、黃灶順等先生編繪了連環畫 《黃道周》。這些文學作品都是宣傳、普及黃道周文化的重要載體。東山、詔安把紀念館開辟成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內外觀眾接踵而至,絡繹不絕,其中東山黃道周紀念館還被評為 “福建省十大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結合教育改革,漳州、漳浦、東山等地編寫鄉土教材、開發校本教材 《道中人學道周》、編演話劇、開展研究性學習等。結合黃道周紀念活動,出版 《黃道周紀念冊》等。2007年11月17日~25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國家畫院、漳州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紀念黃道周全國中國畫提名展名家作品邀請展,展出273幅從全國26個省市,近700名知名畫家中遴選出來的作品。結合姓氏研究活動,對黃道周家族源流進行梳理,開展尋根謁祖活動,并出現網絡紀念館、博客等。

有關黃道周的一些文學作品及部分文史資料

另外,臺灣黃道周文化保護與開發也取得一定成就。臺灣黃道周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葉英先生著有 《黃道周傳》;臺灣大通書局1987年選編出版了 《黃漳浦文選》6卷,為 《臺灣文獻叢刊》第8輯第137種第150冊;臺灣商務印書館 《中國歷代思想家》叢書之14輯 《高攀龍、劉宗周、黃道周、朱之瑜、黃宗羲、方以智》一書有黃春貴先生之 《黃道周》部分,介紹其生平傳略、學術思想及對后世的影響。在論文方面,《福建文獻》 (臺北福建文獻雜志社第5期,1969年3月)有拙園先生(黃天爵)的 《“三比”和 “七不如”的黃道周》,該文就蔡世遠的 “三比”之說引申展開,引述史料,論析邵雍、李綱、文天祥三人與黃道周的相同之處,繼而分述黃道周 《三罪四恥七不如》疏中所自稱 “七不如”的十一人事跡,以證其言。第9期(1970年3月)影印刊布張式玉先生珍藏、提供的 《黃道周奏稿真跡》;由于排版錯位的原因,又于第10期 (1970年6月)發表 《黃道周奏稿真跡補正》,并附表文 (即《圣安皇帝登極表》及 《唐王勸進表》,見《黃漳浦集》卷八);第4卷第1期 (即總第13期,1971年3月)又影印刊布了張式玉先生所藏 《黃道周公泛洞庭引真跡》(《黃漳浦集》中未收)。林慶彰先生有 《黃道周 〈儒行集傳〉及其時代意義》一文發表于1995年12月臺北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近年來臺灣有不少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即以黃道周為研究對象,如韓學宏 《黃道周經世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3年,導師董金裕),廖益賢《黃道周書法之研究》(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2001年,導師李郁周),賴曉云 《從黃道周書 〈孝經〉論其書法藝術》(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4年,導師傅申),楊智任 《黃道周 〈孝經集傳〉研究》(高雄師范大學國文學系,2004年,導師鄭卜五)等。臺灣還從姓氏族譜、宗教信仰等民俗文化的角度對黃道周文化加以保護和開發,使黃道周文化在臺灣擁有較廣的群眾基礎。當然,還有大量資料我們未能收集到,只能間接得知于網絡及師友。

三、黃道周文化保護與開發存在的問題

總的來說,黃道周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

1、基礎研究相對滯后。近年來,黃道周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體現在研究專著的出現、學術研討會的召開與規模的擴大、論文數量的增長等等。但研究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缺少全面而長遠的研究規劃,專門的研究人員屈指可數。黃道周的著作還沒有得到全面的整理、點校、出版,對一般的研究人員來說,較難獲取這些資料,是黃道周文化研究的一個瓶頸問題,直接制約了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出現不少研究文章陳陳相因、乃至以訛傳訛的現象。黃道周詩文的研究比較薄弱,對其豐厚的經學成就 (特別是造詣最深的易學)更是應者寥寥。

2、文物保護形勢嚴峻。漳州本市的遺址,如黃道周故居、父母墓、祠堂、八卦“未既壇”、鄴山講堂、紫陽書院等重要文物急需采取措施給予保護或復原。零星分布的平和大峰山讀書處、王文成碑刻、天湖堂 “月到風來”巨匾、山格慈惠宮 “白云深處”牌匾,詔安五通宮里 “正位居體”橫匾,龍海白云寺、漳浦青龍寺、灶山張氏祠堂等相關遺址遺物缺少必要的保護措施。福州華林寺、文廟,武夷山茶洞等遺址及省外遺跡的保護急需加強。

詔安五通宮題匾

黃道周父母墓地上蓋高樓

3、文化開發不夠科學。目前,黃道周文化的開發力度太小,投融資渠道單一,缺少規劃,主題挖掘不足,而且缺乏必要的科學指導。如東山黃道周文化公園要補充必要的人文內涵,表現不出精神氣質的塑像要更新。部分保護和開發的預留地出現被占用的現象,甚至出現明誠堂對面的祠堂被廢除蓋樓的現象。銅陵黃道周故居與關帝廟、寶智寺的文化融合與挖掘有待加強,體現閩南文化中儒家、道家、佛家和諧共處的特色挖掘不夠。

用水泥修葺的石洞

四、黃道周文化保護與開發的幾點思考

黃道周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可從其生平、交游、詩文、書畫、經學 (易學)、理學、文藝理論、政治思想、教育思想、軍事思想等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挖掘,打造成漳州特色人文品牌。

(一)夯實基礎,整體推進黃道周學術研究

1、先行推進黃道周文獻整理。目前黃道周文化的保護與開發的力度,與其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很不相稱,影響其研究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文獻的整理滯后,一般研究者難以獲取黃道周的文獻資料,解讀也有一定困難,所以首先要解決文獻的整理問題。這是一個規模浩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多學科合力進行。邀請全國古籍整理專家、明清史研究專家把研究視野聚焦到黃道周,通過專家向國家爭取黃道周文集整理立項,對黃道周的著作進行整理、校注并出版黃道周全集 (包括書法作品集),爭取把文獻電子版本公布于世,引起更廣泛的關注,為黃道周文化研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續修四庫全書》收錄的黃道周著作

2、召開全國黃道周學術研討會。影印黃道周各類著作真跡,如書札、奏折、尺牘、書畫等,然后發揮各學術領域的作用進行研究。鑒于前三次研討會的經驗與不足,要提高研討會的檔次,擴大研討會的影響,要提前預約一批著名的研究專家撰寫論文,給予充分的時間準備,結集出版黃道周研討會論文。通過媒體造勢,擴大研討會的影響。爭取5年開一次綜合性的學術研討會,中間逐年召開一次史學、易學、書畫、文學等方面的研討會。通過不間斷的學術研究,掀起黃道周研究熱。

3、成立黃子學研究會。繼承清朝李桂馥在 《閩中理學淵源考》提出的 “道周學派”的觀點,成立 “黃子學”。結合閩南文化生態保護,突出探討漳州本土文化對黃道周的影響及如何繼承和弘揚黃道周的精神。要突出黃道周在經學,尤其是易學方面的突出成就,召開國際易學研究會,邀請國學專家加強對黃道周的 《易象正》等著作和漳浦 “天地盤”的研究,把漳州打造成為國際易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天地盤

《易象正》中之《天方圖》

4、設立黃道周文化研究所。依托漳州城市職業學院,把黃道周研究室升格為黃道周研究所,落實人員編制和配套資金,盡快出版 《黃道周研究資料選編》,把漳州城市職業學院打造成為黃道周研究的一個重要基地。在 《漳州師范學院學報》、《閩臺文化交流》、《漳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等刊物上設立黃道周文化研究專欄。并爭取創辦黃道周文化研究專刊,為廣大研究者提供黃道周文化研究的平臺。

(二)加大投入,盡快加強黃道周文化保護與開發

1、加快黃道周遺址保護。加強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漳浦明誠堂、黃道周墓的保護,設立專門的機構進行保護。邀請專家對黃道周故居進行設計恢復,并把故居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升格為市級、省級乃至國家級。爭取各級保護文物保護資金,加強對福州黃道周 “閔忠”廟和 “中興大功”坊,父母墓,東山祖祠、鄴山講堂、紫陽書院等進行修補或復原。邀請專家,考察東山黃道周文化與關帝文化、禪宗文化融合的現象,挖掘閩南儒釋道一家的特色,著重從關羽、黃道周都喜好 《春秋》中挖掘思想內涵,突出挖掘關帝廟中黃道周題寫的楹聯的內涵,促進東山黃道周文化的科學保護與開發。加強對分散在各地的讀書處、講學處的保護,結合當地的旅游開發,提供黃道周文化相關內容,增加當地景點的文化內涵,推進文物保護工作。

明誠堂斷碑

杭州大滌書院遺址

黃道周抗清路線圖

翰林院遺址

2、開發黃道周文化旅游線路。大力推廣以黃道周為主題的旅游文化品牌,對各地與黃道周有關的史跡及紀念場所進行有計劃、成系統地調研、整理、開發,配套開發文化產品,并對春秋奠祭黃道周等紀念黃道周的相關民俗活動進行保護、開發、提升、推廣。東山銅陵紀念館、故居、東門嶼讀書處與東山濱海旅游、關帝文化游等結合起來,漳浦道周墓、講學處與漳浦其他旅游資源結合起來,開發黃道周文化主題游。鄴山講堂、江東橋、云洞巖也可以開發成一條旅游路線。結合江西、安徽旅游資源開發黃道周抗清路線游。結合兩岸 “三通”,開發漳州—澎湖—臺灣海峽黃道周文化游等。

鄉土教材

詹事府示意圖

3、建造黃道周文化標志性建筑。在漳州市區、漳浦、東山等地高速公路入口處或市區入口處建立大型黃道周塑像,打響黃道周文化品牌。道光四年 (1824)旨準黃道周從祀孔廟,所以要大力推進各地文廟增加黃道周文化內涵,在福州、漳州文廟設立黃道周雕像,恢復漳浦 “報忠”廟與 “中興藎輔”坊。

紀念館

4、進一步弘揚保護道周精神。結合城市規劃,用黃道周的名、號等命名一批新街區、道路、學校、村落。結合教育改革,使黃道周文化進鄉土教材、進校本課程,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組織未成年人學生參觀黃道周遺址,瞻仰黃道周紀念館、祭掃黃道周墓,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三)拓寬思路,結合產業運作提升黃道周文化內涵

1、成立黃道周書畫院。目前,黃道周書畫保護工作開展得較到位,下一階段,可在收集、整理、解讀其作品的基礎上,對其書畫成就作一個較全面的總結,歸納出黃道周獨特的書畫成就及其在書法史、美學史上的特殊地位。在漳浦黃道周講學處旁邊預留的6畝土地上建立黃道周書畫院,與明誠堂融合在一起,開發成黃道周文化中心。

黃道周文化中心規劃模型 (漳浦)

讀書處石刻

黃道周印石

2、展現黃道周的愛石情結,挖掘漳州玉石文化內涵。漳州厚實的玉石文化培養了黃道周一種超脫的審美眼光,鍛煉了他鮮明的秉性堅貞,他對石頭情有獨鐘,自號 “石齋”、“石吏”、“石道人”、“漳海石人”、 “石齋居士”等,為妻蔡玉卿配字“潤石”,在云山石室、鷹石洞讀書,在《銅山石室記》、《石頭吟》等詩文、書法中表露他的愛石情懷,并對石有著精辟見解:“石者,天下偉林也!其精確瑰致,以御君子;其博篤安忍,以御小人。自仞壁而下,拳拳而上,天下之求成立者,皆取之矣!以為易與而取之,以為易取而去之,石卒嘰然無所復言。故天下之有道者,莫如石也!”他以石為號,寫石入文,采石設教具,旅外宿石洞等等,無不體現出他剛正磊落的高尚品格和如石堅定的頑強意志。要結合漳州玉石文化產業發展,大力挖掘黃道周的玉石文化思想,展現漳州玉石文化的豐富內涵,充分展現漳州玉石文化產業魅力。

3、結合傳媒產業,弘揚道周文化。建立南明影視基地,在閩臺影視基地開辟黃道周文化影視基地,拍攝黃道周大型電視劇和電影。開辟央視黃道周專題欄目,推動漳州電視臺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提供相關資料,進行相互合作,在 “百家講壇”開辟名人名家講黃道周文化系列節目,在 “鑒寶”欄目開辟黃道周書畫鑒定節目,在 “發現之旅”欄目開辟黃道周生死之迷系列專題節目。在網絡建立黃道周文化網,促進黃道周文化的研究和交流,弘揚道周精神。

(四)發揮對臺優勢,加強兩岸黃道周文化的合作與交流

1、舉辦海峽兩岸黃道周研究對接活動。臺灣黃道周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其中大部分論著在大陸很難找到。而臺灣從事黃道周研究的,都非常迫切需要到大陸,特別是到漳州來實地考證與調研。加強兩岸學術對話,發揮資料互補、課題合作的作用,推進海峽兩岸的學術交流,打破各自為戰、重復建設的局面。

2、開展海峽兩岸黃道周民俗文化活動。人們視黃道周為神,在武夷山建廟崇祀。乾隆年間,有黃姓移民奉其香火入臺,在艋舳竹巷尾建小廟供奉。臺北市康定路也有助順將軍廟,專祀黃圣人??梢蚤_展 “助順將軍”回漳巡游活動,組織漳州黃道周文物到臺灣展覽,擴大黃道周文化對漳臺人民的影響。以江夏黃氏源流研究會為平臺,推進海峽黃氏族譜對接、祠堂對接,增強臺灣黃氏特別是黃道周在澎湖的后裔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

臺灣供奉的黃道周神像

3、挖掘黃道周 “崇榕”內涵,弘揚海峽兩岸榕根文化。閩臺兩岸有著 “奇特有趣的崇榕文化”,村村有榕樹,“無榕不成村”,紅白喜事都要用到榕枝,居家幾案或博古架上擺著榕樹盆景,視榕為團圓、發達、長壽、吉祥的象征,甚至把榕樹敬奉為神。黃道周進一步把榕樹當作人倫表率而大加贊賞,勉己教人要學習榕樹“棄細從大,實有所學,四季常青,立身堅確”之品格,把講學處命名為 “榕壇”,仿屈原 《橘頌》文體寫下的傳世名篇 《榕頌》。要結合漳州花卉產業,進一步凸顯花博園海峽崇榕特色,開發更多榕樹盆景,弘揚崇榕文化,增加花卉產業的文化內涵,提高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層次。黃道周還留下很多松、竹、蘭等作品,也是進一步充實花卉產業文化內涵的重要素材。

筆者按:最近,黃道周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又有了新進展,舉要如下:首屆海峽兩岸黃道周學術研討會于2011年6月在東山縣成功召開;由翟奎鳳校理的黃道周易學著作 《易象正》已于2011年10月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在2011年12月北京匡時秋拍夜場 《風標獨異——晚明五大書家作品專場》中,黃道周多幅作品深受買家青睞,其中 《五月江濤送遠人冊》拍出人民幣1000萬元。

黃道周書法真跡《榕頌》

參考書目:

1、侯真平:《黃道周紀年著述書畫考》,第6頁,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

2、明洪思等撰,侯真平、婁曾泉校點:《黃道周年譜·附傳記》,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3、趙毅、林鳳萍主編:《第七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

4、鄭威編:《黃道周墨跡大觀》,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2年。

5、龍西斌、余學群主編:《第八屆明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6、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黃道周卷》,榮寶齋出版社,1994年。

7、馬琳、邵捷:《黃道周》,臺灣石頭出版社,2006年。

8、漳浦縣黃道周誕辰四百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委員會編?。骸饵S道周研究論叢》,1985年。

9、孫英龍主編:《黃道周研究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

10、黃劍嵐主編,《黃道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崇文書局,2006年。

11、清鄭方坤編,陳節、劉大治點校:《全閩詩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清蔣垣:《八閩理學源流》。1981年福建省圖書館謄印本。

13、王蘧常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傳記匯全》。

14、張善文:《歷代易家與易學要籍》,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15、楊海英:《洪承疇與明清易代研究》,商務印書館,2006年。

16、葉英:《黃道周傳》,大明印刷局,1959年。

17、[日]福本雅一《明末清初》(二集),同朋社,1993年。

18、王壽南主編,傅武光、古清美、黃春貴等著:《高攀龍、劉宗周、黃道周、朱之瑜、黃宗羲、方以智》,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新一版。

19、陳壽祺原編,王文徑重編:《黃漳浦文集》,國際華文出版社,2006年。

20、陳開曦:《陳開曦劇作選》,福建省藝術研究所、漳州市戲劇家協會編,閩報刊字00123號,1993年。

21、何重印等編文、黃灶順繪畫:《黃道周》,福建美術出版社,1997年。

23、方舟子:《江山無限》,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24、漳州府志、龍溪縣志、漳浦縣志等。

責編:吳文文

林曉峰,漳州師范學院黨委書記;林武昌,中共漳州市委宣傳部辦公室主任)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成人午夜天|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欧美日韩综合网| 欧美激情网址|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午夜国产理论| 亚洲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午夜不卡视频| 五月婷婷激情四射|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 波多野结衣第一页|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不卡| 高清视频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日本久久网站| 日韩av无码精品专区|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黄| 激情无码视频在线看|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视频欧美|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国产白丝av|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美女无遮挡被啪啪到高潮免费|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欧美| 米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亚洲最大|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国产另类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制服丝袜一区| 欧美黄网站免费观看|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欧美在线视频a|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日韩国产 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专区发布|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高清|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gif| 午夜色综合|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色爽网免费视频|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精品亚洲| 亚洲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99精品在线看| 无码日韩视频| 很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播放线视|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