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修其 于 坤
雷迪森千島湖度假酒店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千島湖鎮東北面,05省道南側。該區塊嵌于丘陵山地,北望千島湖、內環內湖,基地內部高差較大,用地紅線在不同標高上呈不規則形狀。工程總建筑面積為 73 020m2,包括五星級酒店、VIP樓一棟、住宅一棟以及產權式公寓一棟。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將僅介紹作為五星級標準酒店使用并設置集中空調的五星級酒店部分。其總建筑面積40 768m2,主樓部分以黃海高程 135.50m為 ±0.00,地下 1層,地上 10層,建筑高度 37.99m。地下 1層為設備機房、職工食堂及地下汽車庫;1層為大堂、辦公及少量商店;2層為會議部分,3層及以上為客房部分;在2層及 3層之間設有供客房部分給排水管道轉換的設備夾層。裙房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 3層,作為桑拿、棋牌娛樂使用。另一部分為 5層。高程121.30m為消防水泵房、水處理機房以及少量辦公和庫房;高程 126.50m為游泳池、培訓辦公、美容美發及健身活動用房;高程 131.00m為多功能廳、宴會廳、廚房;裙房 1層為廚房、早餐廳和專業酒廊,通過大堂與主樓 1層連通;2層為廚房、中餐廳及餐飲包房。
1)室外氣象參數。由于現行資料中無千島湖地區的室外氣象參數,設計采用《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1]中與千島湖相近的衢州地區的室外氣象參數。2)室內主要設計參數見表 1。

表1 室內設計參數
本工程基地周圍無市政熱源或燃氣可以利用。根據使用功能、建筑規模與造型,考慮到千島湖湖水獨特的地理優勢,方案設計階段主要對以下兩種冷熱源形式進行了比較(見表 2)。
本工程方案之初,筆者從節能環保、減少運行成本的角度出發傾向于采用水源熱泵系統。但施工圖開始前在和甲方及酒店管理公司充分考察論證后,最終采用了常規電制冷 +鍋爐的冷熱源系統形式。

表2 冷熱源方式比較
1)游泳池、健身房、多功能廳、宴會廳、餐廳、大堂等大空間房間均采用一次回風全空氣系統,可保證較好的空氣品質和舒適感。一般是采用上送的氣流方式,對大堂的通高部分則采用側送風方式。為提高游泳池冬季的舒適性,單獨設置有一套低溫地板輻射采暖系統。客房、辦公、棋牌、美容美發、小會議室、商店、培訓教室等小分隔房間以及層高較低的二層中餐廳部分則采用風機盤管加新風的空調方式。
2)對于大空間房間的一次回風全空氣系統,設計階段曾進行過兩種不同處理形式的比較和布置。其一就是基于充分回收排風能量考慮,采用轉輪全熱回收空氣處理機組。其二是采用常規組合式空調箱,過渡季實現全新風運行。前者的優點是空調季可以充分節約能源,缺點是機組尺寸較大,設備造價高,同時要想實現過渡季全新風運行比較困難。而后者正好相反。經過與建筑專業的反復協調,最終選擇了常規的組合式空調箱,過渡季實現全新風運行的空氣處理方式。為滿足房間不同季節與空調新風相適應的排風要求,各房間相應的排風機均采用低噪聲雙速風機,平時低速運行,過渡季高速運行。
3)對于有排風需要,有較多排風能源可以回收的風機盤管 +新風系統,如:中餐廳包間、會議室以及康體娛樂部分等采用了帶表冷器的全熱回收新風換氣機,既節約了能源又同時保證了新風的處理效果。
4)為保證室內空氣品質,各空調箱、新風機組進風管路設置了靜電殺菌除塵設備。組合式空調箱設置干蒸汽加濕器,客房部分新風機組則采用自帶濕膜加濕器的吊式新風機組,以提高冬季空調舒適性。
1)空調水系統采用一次泵變流量系統。在供回水總管上設置自力式差壓旁通控制閥以保證制冷機組的最小流量。2)由于末端空調設備過于分散,空調水管路布置成異程式。各末端空調設備設置動態平衡電動調節閥,以滿足系統動態水力平衡要求。3)定壓:為保證建筑立面造型,系統采用自動補水定壓設備,配備有氣壓罐、補水泵和相關的自控設備,實現自動運行。
1)本工程地下汽車庫、庫房以及各設備機房,地上游泳池、餐廳、健身娛樂用房、會議室以及公共衛生間等均按相應換氣次數設置機械排風系統。2)對不能自然通風排煙的前室以及合用前室均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加壓送風機設于屋面。樓梯間前室、合用前室每層設置電動加壓送風口。3)地下汽車庫設置機械通風兼排煙系統,平時用于通風換氣,火災時自動轉換為排煙系統。汽車庫每個防煙分區不超過 2 000m2。排煙量按防煙分區6次換氣次數計算。補風則由汽車坡道進風。4)地下室庫房、地上建筑面積大于 100m2無可開啟外窗的多功能廳、餐廳以及長度大于20m的內走道或單端有可開啟外窗但長度大于 30m的走道等均按相應標準設置機械排煙系統。
1)鍋爐的選型:本工程根據給排水專業所提供資料,進行不同季節的用熱負荷需求的比較,最終確定采用三臺 3 t/h燃油蒸汽鍋爐,額定工作壓力 1.0MPa,鍋爐效率大于 90%。其中:冬季空調用熱:2.7 t/h,洗衣房、廚房用汽:2.2 t/h,游泳池、衛生熱水用熱:2.8 t/h。2)供油系統:本工程廚房燃料采用石油液化氣,由當地煤氣公司負責設計施工。供油系統僅為鍋爐房與應急發電機房服務。設計選用兩個容積為 15m3的臥式地埋式儲油罐,貯存不小于 3 d鍋爐用燃油。該儲油罐同時為應急發電機房服務。鍋爐房、應急發電機房內分別設置日用油箱間,用以設置容積為1m3日用油箱以及緊急泄油泵。鍋爐房以及應急柴油發電機房的輸油泵則集中設置在油泵間內。各日用油箱的液位顯示、報警以及輸油泵、泄油泵的啟停控制均由專業廠家配套提供。3)水處理系統:鍋爐房水處理間內設置一套全自動軟水器,作為鍋爐的給水和補充水處理裝置。軟化凝結水箱選用兩個 5m3不銹鋼水箱。每臺鍋爐設鍋爐給水泵兩臺,一用一備。對鍋爐房附近的空調換熱器、主樓熱交換間以及洗衣房等大負荷蒸汽用戶的凝結水采用余壓回水系統。凝結水經疏水器由凝結水管網進入鍋爐房內凝結水箱,與全自動軟水器處理的鍋爐給水混合后送至鍋爐。
1)本工程在設計中將空調機房與衛生間做同樣處理,局部降板做墊層以便施工找坡,同時做相應的防水處理。可以較好的解決空調機房找坡困難導致排水不暢引起的空調機房漏水事故。
2)設計之初為滿足建筑平面布置要求,個別餐廳空調機房位置不盡合理,且檢修空間較小,給運行維護帶來不便。
1)酒店類建筑空調冷熱源系統形式的選擇需要根據工程具體實際,充分調查,考慮其安全可靠、節約能源,并比較其初投資及運行費用,并征得甲方及酒店管理公司的認可。
2)根據不同房間使用情況,適當采用過渡季全新風運行和全熱回收系統可以有效節約能源,降低空調系統運行費用。
[1] 陸耀慶.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M].第 2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203-204.
[2] 曲云霞.地表水源熱泵系統設計[J].可再生能源,2003,21(3):30-32.
[3] 方建生.關于暖通空調設計中幾個問題的分析[J].山西建筑,2009,35(2):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