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我國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取得長足發展,共引進國(境)外專家約230萬人次,選派人員出國(境)培訓達25.7萬人次,向299名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頒發了中國政府“友誼獎”,認定具有與中國開展國際人才交流活動資格的國(境)外機構400余家,與世界上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政府機構、國際組織、著名大學、民間團體等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引進國外智力工作進入了“十二五”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家外國專家局將認真貫徹中央提出的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戰略要求,圍繞“十二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和目標任務,科學分析和把握國際人才智力資源流動規律,確定引智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大力開發國際人才和智力資源,制定并實施高層次外國專家引進計劃,在引進規模和成效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一是圍繞推進發展現代農業,加大強農惠農項目高端專家和智力引進力度;二是圍繞發展現代產業體系,著力引進在發展先進裝備制造、企業技術改造、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的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三是圍繞建設創新型國家,大力引進國外優秀人才和核心技術研發人才,推動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四是圍繞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合理配置引智資源,為區域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有力的國外人才和智力支持;五是圍繞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引進促進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關鍵技術,重點引進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資源有效利用、綠色節能等方面具備豐富經驗和實踐能力的高層次外國專家;六是著力增加惠及民生的引智資源供給,重點支持健全創業服務、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等方面的引智項目。
我們將深入研究高層次外國專家來華創新創業的規律和有效辦法,在大力引進外國專家的同時,營造有利于保護外國專家合法權益、有利于吸引更多高層次外國專家來華創新創業的引智軟環境,使他們在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要崗位上充分發揮作用,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國家外國專家局將以人才資源能力建設為核心,強化出國(境)培訓管理,大力開發國(境)外優質教育培訓資源,切實提升出國(境)培訓質量和效益,積極推動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繼續深化國際人才交流與合作,提高交流合作層次,不斷增強我國國際人才競爭力;完善引智成果推廣體系,創新引智成果發現、認定和共享機制;推進依法行政,扎實開展技術移民制度前期研究;優化資源配置,逐步建立政策法規完善、宏觀調控有效、人才流動順暢的市場運行機制,形成政府、市場、中介組織各負其責、便捷高效的引智服務體系。
新形勢帶來新機遇,新機遇意味著新挑戰。全國引智系統將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致,振奮精神,扎實工作,開拓創新,努力使國外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引進取得更大突破,出國(境)培訓質量和效益得到顯著提升,體制機制創新邁出新的步伐,引智公共服務體系愈加完善高效,開發利用國外智力資源的能力明顯提高,積極開創“十二五”引智事業新局面,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