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睿
“企業主也是人,也想做好事。”
2010年臺灣大企業陸續發生重大事件,富士康員工跳樓、臺塑接連大火,許多人開始討論。企業除了為股東賺錢,還要承擔哪些責任。
王敏祥是企業社會責任顧問,她說:“20世紀90年代,NIKE被爆血汗工廠,還有后來造成金融動蕩的安然假賬案,西方國家重新檢視評量企業好壞的標準,GRl(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與各領域的NGO(非政府組織),便共同設計了社會責任報告書。”
歐洲有些國家規定上市公司一定要公布這份報告,漸漸的,一些大型企業也要求他們合作廠商提供報告,因為合作廠商爆發排放廢水或虐待勞工,他們的形象也會受損,像富士康員工跳樓,蘋果電腦也要出來講話。
社會責任報告書列舉了巨細靡遺的問題,包含企業對環境、經濟、社會的影響,企業依自己投入多少心力填寫。“報告書不評分,只照企業揭露信息的多寡分ABC3級。造假被踢爆,影響的是企業信用與形象。”
王敏祥的公司會先篩選企業,然后替正派企業規劃如何實踐報告書內容,并在企業寫完報告書后,替他們潤飾,讓內容更充實且更容易被了解。“每個企業多少都有做到社會責任,只是他們不知道。譬如一個好的石化廠,他們的設備要符合環評法規,他們要照顧員工、客戶,這些都是良善的社會責任,我們就去協助他們呈現。”
此外,企業若回饋社會,在報告書中呈現,想跟他們合作的廠商自然會另眼相看。王敏祥要和企業討論,找出合適回饋方式。她曾推動客戶實施一個月一天不開車上班、清潔海灘,2009年莫拉克風災,得知一群年輕人架設風災救援網站,便請客戶之一的臺灣電信加大網絡頻寬,找其他客戶贊助小筆電、網絡卡。
“我認識的企業家,沒有一個賺了錢只想全部放進自己口袋,他們也想盡社會責任,我們一起想方法,把錢用在對的地方。”王敏祥說:“這就是這份工作迷人的地方,我們讓企業與員工、環境、小區有好的連接,一旦做出成果,很有成就感,而且都是做對的事,晚上睡得很安心。”(編輯王克峰)
海外星云 2011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