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鴻仁
跟鉆石一比,玫瑰看起來是那么的黯淡輕微,似乎在純凈堅定的鉆Y5上,我們才看到了愛情永恒的可能……
DE BEERS(戴比爾斯),是鉆石的代名詞。70年前,它建立嚴選鉆石的4C標準;60年前,一句“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鉆石取代一切,成為愛情與承諾的合法代表。
男人的鉆石
一個世紀以來,惡名昭彰的江洋大盜證明了DE BEERS美鉆的無瑕珍貴:2000年,一幫匪徒光天化日之下,駕著怪手直搗戒備森嚴的倫敦巨蛋展場,為了就是搶劫一顆重達203克拉、用來迎接新千年的“千禧之星”。而2010年臺北101大樓發生的首宗千萬珠寶搶案,跨海來臺的韓籍大盜鎖定的目標也是DE BEERS。
瑪麗蓮·夢露在電影《嫁給百萬富翁》中深情呢喃:“手上的一吻多么令人陶醉,可是只有鉆石才是女人最好的朋友……”或許,鉆石才是男人最好的朋友吧?007電影《金剛鉆》、《血鉆石》描述了其中權力與金錢糾葛——如果沒有DEBEERS,我們不會有鉆石工業,更遑論這些七情六欲的傳奇故事。
這個鉆石帝國的傳奇,要從南非Nicolaas和Diederick de Beer兩個礦場說起。19世紀60年代,這兩個礦場首度發現鉆石礦脈,掀起一陣鉆石熱。這時候英國人塞西爾·羅茲(CecilRhodes)也隨著熱潮趕來南非,剛開始他靠著出租打水幫浦給礦工,賺錢謀生。想不到他幸運地挖到一顆83.5克拉的巨鉆,~生命運也因而改變。
有了錢,塞西爾·羅茲開始并購小型礦場,并在1888年創建了DE BEERS礦業聯盟。來年,他和倫敦鉆石巨擘戴蒙德-辛迪加(DiamondSyndicate)達成戰略協議,規范鉆石的出產,這讓鉆石價格能保持穩定,無論是大戰或是經濟蕭條。一直到1902年塞西爾-羅茲去世,DEBEERS已獨占世界90%的鉆石產業。
美麗陰謀論
鉆石工業是一個黑社會,所有的交易都是黑箱作業。而DE BEERS不只扮演上游批發商,更建立了一套單一行銷系統來操縱市場:集中原石、分類標價、琢磨鉆石,最后賣給其他品牌。
它更成立了一家DTC來推銷鉆石。一位年輕的廣告人Frances Gerety在1947年創作出被評為20世紀最佳廣告語的“鉆石恒久遠”。一夕之間,鉆石不再只是可攜帶的財富,它成了愛情渴望永恒的保證。
100年呼風喚雨,這個鉆石帝國在21世紀卻面臨了嚴峻的考驗。一方面DE BEERS礦源日益枯竭,俄羅斯集團ALROSA(奧羅沙)及非洲鉆石出產國勢力卻日益強大。另一方面它也與美國“反托拉斯法”纏訟多年。最終,2001年決定與精品龍頭LVMH合作,跨足零售市場,創立了嶄新品牌DE BEERS。
“就像選情人一樣。”被譽為“鉆石教父"DE BEERS全球副總裁安德魯·考可森(Andrew Coxon)待在鉆石工業已經有40年了,他為數不盡的王公富豪挑選巨鉆,然后藏在口袋中,乘坐私人飛機、直升機送貨到府。剎那的永恒
有一年,安德魯為了挑選結婚10周年慶的禮物送給太太,跟她在倫敦名店街Bond Street逛了一整天。太太在TIFFANY&Co,看上一只鉆戒,但安德魯本身是賣鉆石的,就跟她說,以這個價錢,一定可以找到一顆凈度更高、更大的鉆石送她。
夫婦倆吃飯休息了一會兒,夫人還是決定返回TIFFANY&Co.。“這是我一生難以抹殺的記憶,因為我竟然買鉆石沒打折!”安德魯·考可森說,“但多年之后,我的太太跟我提起,她忘不了的,是我那天花了一整天陪她逛街。”
“人們購買鉆石,不是為了慶祝,就是送給他至愛的人。最終記得的,是分享喜悅的那一剎那。”或許,這才是永恒愛情的樣貌。剎那即是永恒。(編輯/王克峰)
DE BEERS大事記
1888年DE BEERS礦業聯盟在南非創立
1 934年創立行銷架構CSO(中央銷售組織)
1939年建立鉆石4C標準;推出第一部推廣鉆石廣告
1948年推出“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Adiamond is forever)”的標語
1953年舉辦有珠寶界奧斯卡之稱的“國際鉆飾設計比賽”
1999年在聯合國發表“金伯利流程”,確認所有鉆石皆來自非戰亂國家的“血搶鉆石”。
2000年CS0更名為DTC(Diamond TradinaCompany)
2001年與LVMH合作,推出鉆飾品牌DEBEERS。
2002年首家門市于英國倫敦開幕,英國傳奇歌手大衛·鮑伊的名模老婆伊曼成為首位代言人。
2006年進軍中國臺灣,在臺北開設首家DEBEERS旗艦店。
2010年東南亞首家旗艦店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娛樂場開幕
海外星云 2011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