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雯
人才其實也是一種發展資本。人才隨著其他領域的發展在不斷變化,國際化也推動了人才的發展和流動,特別是跨國公司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現在整個世界變得越來越融合,而且各國在人才流動、貿易發展方面,都有更多互動,最后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11月4日,深圳,驕陽似火,33.9℃的氣溫讓人感覺仿佛重回盛夏。與室外的一片火熱交相輝映,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內也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第十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正在這里如火如荼地展開。
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國際化、綜合性人才與智力交流盛會,從2001年創辦至今,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走過了10年發展歷程,今年也是大會自2007年移師深圳以來的第五年。本屆大會包括展覽洽談、深圳論壇、專業會議、高端招聘4大部分,共10大展區,并在高技能人才培訓中心設置首個分會場。大會展覽面積6萬平方米,展位總數2100多個,涵蓋了人才領域的各個環節。共有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家海外專業組織和各類機構,2000多名海外代表和全國各省市人力資源、外專系統6000多名專業代表參會。大會期間共舉辦了35場簽約、推介活動,召開了120多個專題和業務會議。從11月4日至5日,參加專業會議、展覽洽談、深圳論壇和高端招聘的總人數達11萬人次。
諾獎大師加盟深圳論壇熱議中國智力引擎
11月4日,第十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暨深圳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隆重舉行。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芬恩·基德蘭德(Finn E.Kydland)、愛德華·普雷斯科特(EdWaFd Prescott)、托馬斯·斯泰茨博士(Dr.Thomas A.Steitz)、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Hershko)、阿達·尤納斯(Ada E.Yonath)出席本次論壇,同時,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600名代表聆聽論壇精彩演講。
作為大會的核心板塊,本屆深圳論壇以“集聚國際人才智力,服務發展方式轉變”為主題,設有“國際政要論人才”、“諾獎大師論人才”、“海歸與本土人才優劣之辯”、“女性企業家用人之道”和“先秦諸子的人才觀”五大內容板塊,同時舉辦“坪山新區、龍崗區海外高端人才專場對接會”,吸引了上百位海外高層次人才報名參加。
在“諾獎大師論人才”環節,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普雷斯科特、芬恩·基德蘭德發表精彩演講。
“深圳經濟特區發展非常迅猛,這是一個奇跡。”愛德華·普雷斯科特在演講中對深圳發展給予高度評價,他說,深圳經濟特區發展的歷史是非常成功的,基本上達到了德國的經濟水平。
愛德華說,人才其實也是一種發展資本。人才隨著其他領域的發展在不斷變化,國際化也推動了人才的發展和流動,特別是跨國公司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現在整個世界變得越來越融合,而且各國在人才流動、貿易發展方面,都有更多互動,最后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他特別強調說,在美國有一些人說,中國的發展傷害到了美國,其實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合作、互動、競爭是非常重要的,開放使得美國受益,也會使中國受益。
芬恩·基德蘭德則在演講中坦言,經濟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就是創新。在這個過程中,人才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還有一個角色就是資本和勞動力結合起來也很重要。
芬恩說,中國很多國有公司得到貸款比較容易,也因為這個原因比較容易獲利,勞動力成本也比較低。而真正驅動生產、驅動經濟的,是那些富有創造力的企業,而這樣的企業得到貸款比較難。它們因為資本不足、融資不足,得到更多勞動力和資源比較困難。所以這代表了潛在的一種資源錯配,這是一個問題,除非中國銀行業也能夠有更多競爭和更加開放。
他強調,我們必須注重于長期目標,而不是短期目標。人才政策也是一樣,這樣人才才會流進這個國家,能夠流到各行各業,創造更大的生產力。
兩萬人才現場求職深企近水樓臺家門口招海歸
作為大會的重要人才交流板塊,“精英天下”全國中高級人才招聘會帶來了聯想、百度、大族激光等410多家國內外大型企業,提供崗位10166個,需求人數36388人。招聘熱門行業主要集中在電子、計算機、通訊、制造行業。企業招聘對象以中高級管理類、技術技能類人才為主,職位普遍要求大學本科以上學歷、2年以上工作經驗,并對專業技術、技能有一定要求。據統計,11月4日、5日,共迎來各界求職者2萬余人,其中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高端專業人才8000多人,超過6000人次現場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參會的不少企業表示,大會吸引不少國際化人才,前來求職的求職者素質較高,直接在家門口就能招到海歸。
從英國肯特大學留學回來的小羅是惠州人,他特地趕過來參加這次大會。他告訴記者,大會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平時的招聘會上很少能夠見到這么集中的高端崗位。他已經投出了5份簡歷,其中有一家公司已經通知他下周進行第二次面試。
中興通訊已是第五次參加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此次帶著研發和售后的崗位前來赴會。該公司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竇小姐介紹,此次招聘,海外的崗位比例較多。她認為,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為企業招聘優秀的海外人才提供平臺,可以以此為契機招聘平時崗位要求較高的高端人才。如何識別海歸含金量?竇小姐說通過面試可以區別,比如行為面試、結構面試,全方位考量,其實還是看重其個人能力,有工作經驗的海歸會更受歡迎。
“前來參加這次大會的求職者與平時的求職者對比,素質更高,海外工作經歷更豐富。”聯想集團現場招聘工作人員張先生介紹,在深圳就能接觸到有海外工作背景的人才,為企業節約了不少招聘成本。隨著海外業務的快速擴張,聯想集團近年來對海外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長。張先生表示,有海外工作經驗的人才,更能與崗位匹配,因為他們掌握了更多的前沿資訊,視野更開闊,能給公司帶來更多行業上的國際化前沿資訊。
海外代表團組成小型“聯合國”
今年的大會有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海外代表和3000多家機構參加,整個會展中心一號館就像一個小小的“聯合國”。
“我們做的是特殊領域培訓,例如政府經費預算管理、審計等,在國外都很透明,目前中國政府機構對此需求很旺盛,我們擁有澳大利亞很多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庫。”澳大利亞(中國部)經濟文化教育發展委員會的Jenny說,其他包括經濟文化、環境保護、教育等領域的中澳“對接”,他們都可以幫忙。
德國高級專家組織的參展代表狄漢是個帥氣的德國小伙兒,能講一口流利漢語。蘭州市第一民醫院的趙醫生和他有過交往,成功引進過一名糖尿病方面的專家。這次趙醫生又找到狄漢想引進更多科室需要的人才。
教育培訓仍然是一個大產業。英國北方大學聯合會(NCUK)集合了英國11所著名公立大學,它的亞太區首席代表保羅是個金發碧眼的老外。保羅告訴記者,這是一個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已經和中國有15個合作項目,而且每年都來參加人才交流大會。他們在上海已經施行了一個很大的項目,學生在本地學習就可以拿到國外大學的文憑。
大會首設職業信用展區
今年大會首設職業信用展區,某職業信用企業負責人介紹,職業信用發展前景很好。目前職業信用領域存在的問題有:家政行業保姆偷竊、員工離職帶走公司機密、中層干部辭職帶走一幫同事導致項目停滯、員工簡歷注水等。殷文杰說,調查顯示90%的員工都存在簡歷注水情況,被稱為“水母族”,所以企業招聘的時候一般都不太看簡歷,而是看試用期間員工表現出來的能力與水平。
據了解,職業信用體系也被稱為“信用電子檔案”,只要輸入員工的身份證號碼,就可以了解該員工的職業信用。員工離職時,其電子檔案由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填寫,待員工確認事實無誤后方可上傳。若員工認為公司填寫與事實不符,或者是惡意點評,可以進行申訴,該記錄不予采納。
辦“永不落幕”的國際人才交流大會
11月5日,歷時兩天的第十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圓滿閉幕。在引進智力方面,國家外專局新認定具有與我國開展國際人才交流活動資格的國(境)外機構15家,截至目前共認定398家國(境)外機構具有在中國開展國際人才交流活動的資格,其中專家機構108家,培訓機構290家;在引進外國專家和派出培訓等國際人才智力交流領域,共簽約或達成合作意向1279項,其中引進外國專家775項,派出培訓360項,其他144項;新認定國內具有聘請外國文教專家資格的單位60家,全國共有6161家單位獲此資格。據不完全統計,各省市與專業組織、培訓機構達成的引智項目合作意向達1500多項。
第十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雖然落下了帷幕,但吸引高端人才的工作永不落幕。“在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的官方網站,關于大會的各項信息,關于全國各省市的引才政策,譬如深圳的“孔雀計劃”、甘肅的“引進急需緊缺人才計劃”,還有留學生的研究成果和創業項目、中介機構的合作項目,各單位需求的人才,統統都可以查詢到。”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說,通過這個官方網站,要把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成功延續,把大會辦成“永不落幕”的國際人才交流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