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講究日積月累,無捷徑可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勤奮刻苦,持之以恒,才能學好語文。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要注重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注重培養興趣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概括了學習的三重境界:知學、好學和樂學,而樂學是學習的最高境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去學習,是學好的關鍵,學習語文正是如此。我們有了對語文的興趣才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的同學認為語文很煩瑣,要記的東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學,成績當然就上不去。因此,注重培養學習語文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
二、注重觀察生活 “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在社會這個大課堂里,隨處都可以學到語文知識。讀書看報,看電視電影,看廣告通知,看短信留言,聽廣播,與人交談,寫書信等日常應用文字……處處都有語文。因此,學語文要做到“處處留心,時時在意”,留心觀察大千世界,在意體味人間萬象,即“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三、注重日積月累 語文知識可謂浩瀚無邊,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地日積月累。弄懂一字讀音、一詞含義;抄錄一段名言、一句警語;掌握一種修辭手法、一種寫作的表現手法;背誦一篇文章、一首詩詞……積水成淵,聚沙成塔。一句話,沒有積累,就沒有語文的金字塔。
四、注重廣泛閱讀 人們常說“語文的功夫在課外”,這就是說學好語文僅靠課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廣泛閱讀。閱讀量大,知識就會豐富,眼界就會開闊,心靈就會豐盈,同時這也可為寫作積累素材。古語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中外名著、唐詩宋詞、報刊時文等都應該成為我們涉獵的內容。有了廣泛的閱讀基礎,我們對問題才能看得準,看得透,見解獨到深刻,寫起文章來才會文思泉涌,收放自如,妙筆生花。
五、注重經常練筆 語文水平究竟如何,從一篇文章便可見一斑。要寫好文章不是一日之功,要養成勤動筆的好習慣。多寫隨筆,一個事件、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詞讓你心有所動,情有所感,那就記下來,每日一則,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堅持不懈,日積月累,你的素材便會越積越豐富,你的文筆便會越練越流暢。多寫讀書筆記,在看書讀報之時每每有所悟,就把感受寫出來,讀與寫就有機地結合起來了。這樣既能鍛煉思維,也能提高寫作水平。善于捕捉靈感的火花,有感而發,往往能寫出感情真摯的好文章。只有寫得多了,你才會摸到寫作的門路,才會達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境界。
同學們,語文是一棵樹,只要你不吝嗇你的汗水,只要你用心去培植、去澆灌,這棵樹就一定會枝繁葉茂,花開滿枝,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