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積累運用。(19分)
1.下列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
A.大徹大悟嘆為觀止盡態極妍雍容華美
B.包羅萬象奇偉磅礴離合悲歡息息相通
C.本色當行叱咤風云輕柔婉轉挺身屹立
D.變幻多姿高視闊步嘎然而止渾身解數
2.下列黑體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2分)
A.行輩(háng)驀然(mù)
攛掇(chuānduo)晦暗(huì)
B.愜意(qiè)顰蹙(pín)
瞋視(chēn)蘊藻(yùn)
C.參差不齊(cēncī)星宿(xiù)
歸?。╯hěng) 蘸墨水(zhàn)
D.囈語(yì) 羈絆(jī)
家眷(juàn) 冗雜(rǒng)
3.下列各項中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樂土(快樂自由的地方)
攛掇(從旁鼓動人做某事)
B.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羈絆(纏住了不能脫身,束縛)
C.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愜意(稱心,舒暢)
D.叱咤風云(形容威力極大)
嗔視(形容看人的樣子很可愛)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
A.同學們對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績,充滿信心。
B.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精神,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
C.他一走進運動場就感到熱烈的氣氛和一張張歡樂的笑臉。
D.互聯網上的資料不但豐富,而且查起來方便快捷。
5.下列與其他三句使用的修辭手法不一致的一項是()(2分)
A.它震撼著你,灼燒著你,威逼著你。
B.舞!舞!舞!忘情地奔放,狂野地傾瀉,西北漢子的安塞腰鼓,帶給我們力量的奔騰,生命的升華。
C.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D.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
6.下面最能表現中國民間傳統藝術的是()
(1分)
A.《社戲》B.《安塞腰鼓》C.《竹影》D.《口技》
7.我國戲曲講究用__________________四種藝術手段和__________________五種技術方法來表現人物。(3分)
8.《口技》中,在口技人模擬四口之家的生活圖景時,表現聽眾全神貫注并聽得細致入微的樣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仿照下列例句,再寫一個結構類似的排比句。
(3分)
例句: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戰栗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41分)
(一)閱讀語段,完成文后各題。(15分)
社戲(節選)
□魯迅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10.選文第一自然段主要是_________描寫,第二自然段主要是_________描寫。(2分)
11.“我以為船慢”的原因是_________。(2分)
12.用一句話概括第一自然段的內容。(3分)
13.畫出選文中“以動寫靜”的句子,說說其表達作用。(3分)
14.結合上下文,說說第二自然段中的“自失”該如何理解。這種感受與“社戲”的關系如何?試說明。
(3分)
15.請寫出這段景物描寫的作用。(2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12分)
露天電影:那時的流行遠去了
□陳孝榮
露天電影流行于上個世紀的六七十年代,現在則絕跡了。
我生活的子良園村位于鄂西深山峽谷中,十分邊遠偏僻。那個時候,家鄉不通電,連電視是什么都不知道,唯一的文化生活就是一月一次的露天電影。一聽說電影隊要到村子來我們就高興得什么事也做不了了,上課在想著電影,下課在談著電影。
一放學,我們就像野鴨子一樣撲回家,將書包往屋里一扔,拔腿就往場子里跑。每每這時,母親總要在后面喊:“吃了飯再去!”但我們根本就聽不進去,說一聲“回來再吃”,就跑得沒影了。來到場子里,電影自然是沒有開映的,因為天未黑,有時甚至連電影隊的人影都沒看見。這個時候,我們就在場子里一邊瘋玩瘋跑,一邊等著電影開場。好不容易等來了放映的人,我們就守在放映員的身邊,看著他支銀幕,倒片子,發動發電機。只要聽見發電機的聲音一響,我們就開始去搶最好的位置,有時甚至擠得和同伴兒們吵起來,你掀我,我推你。
看完電影,我們還是興奮的,根本都沒想到過還有吃飯這回事,我們的情緒都沉浸在故事中。回家的路上,黑燈瞎火什么也看不見,要么是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要么是摔了跟頭,要么是掉下了坎。但盡管如此,我們依舊是興奮的。飯也不吃就睡在床上,我們還是睡不著,腦子里依舊在回憶電影里的情景。
第二天來到學校,我們一幫同學自然又要聚在一起爭論電影中的情景,說那個八路軍怎么怎么了,那個敵人怎么怎么了,他們做過什么動作,說過什么臺詞。有時就為一個動作、一句臺詞的差別,我們總要爭論起來,臉紅脖子粗的,甚至要動武。因為我們不允許任何人篡改其中的情節,破壞英雄的形象。
爭論了幾天,疲了,我們又盼著電影隊早一日進村來。而在每一輪盼的過程中,我們又總覺得時間過得太慢了。所以為了過足電影癮,只要學校放假,我們就跟在電影隊的屁股后頭連著跑幾個村子。其中去得最遠的是一個叫柿貝的地方。柿貝離我們家有十多里地,得經過整個九灣峽谷,走得最快也要幾個小時。所以一場電影看完回家,天就大亮了。但我們從來都沒感覺過累。
那個年代的電影很干凈,大都是戰斗英雄故事片。每每看見解放軍或是八路軍同敵人打仗,我們的心都繃得緊緊的。要是解放軍打了勝仗,我們就渾身來勁,拍著手大聲笑,甚至還大聲喊:“狠狠地打!狠狠地打!”若是敵人占了上風,我們就大聲罵那些敵人。這樣,直到把旁邊的大人吵煩了,推我們一下,或是在我們頭上敲一下,我們才會閉嘴。而且那個時候我們的模仿能力很強,看了戰斗片后我們也學那電影里的樣子,腰里挎一個木棒當成沖鋒槍,然后一大步躍上土坎大喊一聲:“沖啊!”直惹得大人們哈哈大笑。
露天電影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窮的快樂,使我小小的心靈都被那些“英雄”所占據。同時,露天電影也充當了我的啟蒙老師,開闊了我的眼界,是它讓我知道世界大著呢。
三十年之后,家家都有電視機,我們的孩子安安靜靜地坐在家里看電視,外面任是刮風下雨都不會影響孩子們看電影了。但他們快樂嗎?
(選自《祝你幸?!ぶ摹?008年第12期)
16.文中畫線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____。請仿照寫一個句子。(3分)
17.文章結尾“但他們快樂嗎?”寫出了對孩子們的擔憂,這個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2分)
18.作者喜愛電影,表現在哪些地方?(3分)
19.就像露天電影,以前有好多東西給人們帶來了快樂與希望,但現在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請你再舉個例子。(2分)
20.在你的印象中,有什么東西至今讓你不舍或讓你樂此不疲,說出來與大家分享。(2分)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各題。(14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21.在語段中的空格處,應填寫的關于時間的詞語是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2分)
22.解釋下列字詞。(2分)
中間()雖()名()絕()
2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2)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4.畫出語段中側面描寫的句子,說說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25.結尾的“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能否刪去?為什么?(3分)
三、寫作。(40分)
26.“藍臉的竇爾敦盜玉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喳喳哇……說實話京劇臉譜本來確實挺好看,可唱的說的全是方言怎么聽也不懂,慢慢騰騰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樂隊伴奏一聽光是鑼鼓家伙,嚨個哩個三大件。這怎么能夠跟上時代跟上潮流,吸引當代小青年?”
以上內容大家一定熟悉,對,這就是《說唱臉譜》的歌詞。京劇是我們的國粹,但的確有好多人不喜歡。請你將自己與京劇的一次親密接觸記錄下來,以“我京劇”為題寫一篇記敘文,并寫出你的真實感受。
要求:(1)在文題橫線處填上恰當的詞語,使文題完整。例如:喜歡、愛、討厭等;(2)記敘要內容具體,中心明確,詳略得當,語言要簡明、連貫、通順;(3)要有適當的議論或抒情。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