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合理的館藏結構是圖書館做好讀者服務工作的基礎,文章選取河北省幾個具有代表意義的市級圖書館和縣級圖書館,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統計分析了各地各級圖書館的文獻類型結構,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文獻類型 館藏結構
中圖分類號: G253;G259.272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6938(2011)02-0114-04
Current Situation on Collection Structure of Public Library in Hebei
Feng Baoxiu (Hebei Provincial Librar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11)
Abstrac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llection structure is the base of library reader services works. This paper analyzes collection structure of several level libraries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by surveys on representative city level and county level library in Hebei.
Key words: public library; literature type; collection structure
CLC number:G253;G259.2722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1)02-0114-04
本文就河北省部分市、縣級公共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類型結構進行統計分析,深入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期為即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的圖書館資源建設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為國家對各級、各經濟區域公共圖書館的投入比例分配提供數據支持。
1 河北省市、縣公共圖書館年入藏文獻資源類型結構調查
圖書館的館藏文獻包括圖書、連續出版物、古籍與地方文獻、視聽文獻、電子及數字文獻等幾大類。考慮到古籍與地方文獻的征集與采訪受當地文化環境的因素影響較大,對其他館的借鑒意義不大,所以此次不列在調研范圍之內。因電子及數字資源是新興資源,在圖書館的累積館藏資源中與傳統文獻資源所占的比例不具備可比性,本文只對公共圖書館各類文獻資源的年入藏量及入藏總量進行調研分析。因河北省各級各地公共圖書館發展不均衡,本文僅選取了發展較好、有代表意義的八個市級、十個縣級公共圖書館作為調研對象,以期為其他圖書館的資源建設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
1.1 市級公共圖書館年入藏文獻資源類型結構
在這8個市級公共圖書館中,藏書總量100萬冊以上的1個,90-100萬冊之間的1個,80-90萬冊之間的2個,50-60萬冊之間的2個,30-40萬冊之間的2個。8個圖書館各類型文獻年入藏量共計55.17萬冊,其中年入藏量10萬冊以上的有3個圖書館,5-6萬冊2個,2-3萬冊2個,只有石家莊市圖書館的年入藏量為1.89萬冊,和其他館相比主要差距是電子及數字資源的入藏量低。
(1)各館中外文圖書入藏情況。從調研結果看,廊坊市圖書館的入藏量最大,達到3萬冊以上,占年入藏總量的23.80%;唐山和秦皇島市圖書館的圖書入藏量也達到了1.2萬冊以上,分別占年入藏總量的22.34%和9.70%;石家莊和張家口市圖書館為7000多冊,分別占年入藏總量的38.62%和25.35%;承德市圖書館為6000冊,占年入藏總量的24.68%;保定市圖書館年入藏5000冊,占年入藏總量的8.94%;邢臺市圖書館最低,為4000多冊,占年入藏總量的4.14%。綜合八個市級圖書館圖書入藏的整體情況,共入藏87188冊,占八個圖書館年度入藏各類文獻總量的15.80%。
從圖書的入藏比率來看,石家莊市圖書館最高,為38.62%;20~30%之間的共有4個圖書館;10~20%之間只有1個;10%以下有3個,邢臺市圖書館最低,只占4.14%。最高與最低相差較大,但各館的綜合比率為15.80%,應該是一個較為合理的比率。
(2)各館報刊文獻入藏情況。經濟發展狀況較好的石家莊、唐山、廊坊、秦皇島市圖書館的報刊入藏量較高,均能達到1200種以上。其中,石家莊市圖書館報刊入藏量最大,達到1600種,占本館年入藏文獻總量的比例也最大,為8.47%;唐山市圖書館入藏1263種,占其年入藏文獻總量的2.20%;廊坊市圖書館入藏1213種,占0.90%;秦皇島市圖書館1239種,占0.96%;其他幾個經濟發展稍弱的市級館,報刊的年入藏情況不容樂觀,除張家口市圖書館能達到700種以上,其它3個連上述幾個館的一半入藏量都達不到。其中,張家口市圖書館入藏725種,占其年入藏文獻總量的2.60%;保定市圖書館入藏520種,占年入藏文獻總量的0.93%;邢臺市圖書館入藏502種,占年入藏文獻總量的0.49%;承德市圖書館入藏429種,占年入藏文獻總量的1.74%。
報刊入藏的比率明顯比圖書的入藏低得多,仍是石家莊最高,占8.47%,其他圖書館報刊入藏比例皆較低。占2~3%的有2個,1~2%的有1個,1%以下有4個,最低的為0.49%。8個市圖書館的報刊年入藏量共7491種,占年入藏各類文獻總量的1.39%。報刊的入藏比率遠低于圖書,這與多年來傳統圖書館報刊訂購的延續性有關,但隨著報刊出版種類的增加,圖書館應該增加報刊品種的訂購,報刊的大比例缺藏會嚴重打擊讀者利用圖書館文獻的積極性,無法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3)視聽文獻入藏情況。視聽文獻是現代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多媒體服務的重要手段,越來越受到讀者的喜愛,各館根據本地讀者需求,積極購置相應的視聽文獻。邢臺市圖書館最重視視聽文獻的收藏與服務,年入藏達到3000件,占其年入藏文獻總量的2.93%;石家莊市圖書館為2000件,占10.58%,在各館的比例中為最高;廊坊市圖書館的入藏量為1500件,占本館年文獻入藏總量的1.11%;承德市圖書館入藏1186種,占4.80%;唐山市圖書館入藏1182件,占2.06%;秦皇島市圖書館入藏874件,占0.67%;保定市圖書館入藏400件,占0.72%;張家口市圖書館最少,只有110件,占本館年文獻入藏總量的0.39%,所占比例在市級圖書館中也是最少。
視聽文獻的入藏比率仍然是石家莊遙遙領先,達10.58%;4~5%只有一個;2~3%有2個;1~2%有2個;1%以下3個。8個市圖書館年入藏視聽文獻共10252種,占年入藏各類文獻總量的1.86%。可見各館的差距還是很大,從調查情況來看,隨著多媒體閱讀設備及網絡環境的普及、數字資源的增加,讀者越來越多的傾向于利用數字資源,視聽文獻3%的入藏比率基本能滿足讀者需求。
(4)電子及數字資源入藏情況。隨著社會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的發展,電子及數字資源的便利性越來越得到公眾的喜愛,各圖書館也都非常重視數字資源建設。目前,大多數圖書館是通過購買知網數據庫、阿帕比電子圖書、萬方數字資源系統、龍源電子期刊、維普數據庫、超星讀秀等現有數字資源,通過到館或網絡為讀者提供報紙和期刊、碩博論文、年鑒等多種類型的數字資源服務,并自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數據庫,滿足讀者多方面的需求。
秦皇島市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力度最大,年入藏量達到11.5萬種,占本館年文獻入藏總量的88.67%;廊坊的數字資源建設工作做的最好,在2002年就率先組建了“數字圖書館”,除了每年購買10萬種電子及數字資源外,還自建本館特色數字資源,并與各縣級圖書館實現了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年入藏電子及數字資源占各類型文獻總量的74.18%;邢臺市圖書館年入藏數字資源9萬多種,占年入藏文獻總量的92.44%;保定市圖書館年入藏5萬種,占89.41%;唐山市圖書館入藏4萬多種,占73.40%;張家口市圖書館入藏2萬種,占71.66%;承德市圖書館最少,僅1.7萬種,占68.78%。
與印刷型文獻相比,電子及數字資源在價格上有著絕對的優勢,且通過網絡就可以瀏覽,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讀者利用率非常高。為滿足讀者需求,同時也可以彌補購書經費的不足,各館的電子及數字資源的入藏種數最多,所占比例也最大。邢臺市圖書館最高,達90%以上,80~90%的有3個,70~80%的有3個,60~70%的1個,50%以下也只有1個。8個市圖書館共入藏電子及數字文獻44.67萬種,占所有文獻入藏總量的80.98%。
2.2 縣級圖書館年入藏文獻資源類型結構
受基礎設施及購書經費的限制,縣級圖書館的文獻入藏情況遠不如市圖書館。本次針對10個縣級公共圖書館進行調查分析,在這10個圖書館中,藏書總量20萬冊以上的1個,15~20萬冊之間的3個,10~15萬冊之間的1個,5~10萬冊之間的5個。10個圖書館各類型文獻年入藏量共計110253冊,其中年入藏量1萬冊以上的只有1個,6000~7000冊2個,4000~5000冊1個,3000~4000種3個,2000~3000冊3個。
(1)各館圖書入藏情況。縣級館圖書年入藏量中,霸州市圖書館最高,達到12634冊,占全年文獻入藏總量的17.24%;冀州市、豐南區圖書館的入藏量為6000多冊,分別占本館年入藏總量的99.41%和88.53%;青龍縣圖書館為4300冊,占本館年入藏總量的94.78%;寬城縣、井陘縣、遵化市圖書館年入藏均在3500-3600冊,分別占本館年入藏總量的93.31%、94.52%、85.35%;棗強縣李玉霞圖書館和任丘市圖書館年入藏2500多冊,分別占本館年入藏總量的98.27%和92.59%;武安市圖書館最低為2000冊,占年入藏總量的80%。
從文獻種數的入藏比率上看,圖書仍是縣級圖書館館藏中絕對的中堅力量,其它各類的館藏幾乎成了點綴。圖書年入藏比率達到90%以上的有6個圖書館;80~90%的有3個;霸州市圖書館最低,相當于一個市圖書館的比率,為17.24%,但其圖書的入藏量是最高,入藏比率低只是因為它入藏了6萬種數字資源。十個圖書館的圖書年入藏量共為46758冊,占十個圖書館年度入藏總量的42.41%,和市圖書館的15.80%相比高得多,但如果不把霸州市圖書館6萬種數字文獻計算在內,縣級圖書館的圖書入藏比率會在93%以上,數據表明,部分縣級圖書館仍停留在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上。
(2)各館報刊文獻入藏情況。報刊文獻的入藏具有連續性,而部分縣級館經費緊張,或沒有納入財政預算,無法保證大量入藏報刊的連續性,受辦館規模與讀者數量影響,縣級圖書館的報刊入藏量普遍比市級館低很多。霸州市圖書館的報刊訂購量最高,達到了533種,占本館年入藏總量的0.73%;豐南區圖書館、武安市圖書館均為400多種,分別占本館年入藏總量的6.05%和16%;遵化市圖書館350多種,占本館年入藏總量的8.65%;寬城縣、青龍縣、任丘市圖書館的報刊入藏量都是200多種,分別占本館年入藏總量的5.52%、4.56%、7.41%;棗強縣李玉霞圖書館和冀州市圖書館只有40種左右,分別占本館年入藏總量的1.73%、0.59%。
從入藏比率上看,由于大部分縣館的數字資源非常有限,其報刊所占的比率就比市圖書館的要高。武安市圖書館最高,達到16%;5-10%的有4個,1-5%的有3個,1%以下2個。10個縣圖書館年入藏報刊共2530種,占各類文獻入藏總量的2.29%,高于市圖書館的比率。
(3)視聽文獻入藏情況。視聽文獻館內服務,需要相應技術設備的支持,受經費和設備的限制,縣級館的視聽文獻入藏量非常低,10個圖書館中有4個館的視聽文獻入藏量為0,即使有入藏也非常少。遵化市圖書館最多,也只有137件,分別占本館年入藏文獻總量的3.33%;霸州、武安市圖書館均為100件,分別占本館年入藏文獻總量的0.14%和4%;寬城縣、井陘縣、青龍縣的入藏量只有三、四十種,分別占本館年入藏文獻總量的1.17%、0.96%、0.66%。
縣級圖書館的視聽文獻入藏率急需提高,入藏比率在3~4%的只有2家,1~2%的1家,1%以下的3家,入藏量為0的4家。和10個縣級館年入藏視聽文獻僅448件,占各類文獻總量的0.41%,入藏率已幾近于無,希望各縣級館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并盡量為讀者提供一個舒適、輕松的多媒體閱讀環境。
(4)電子及數字資源入藏情況。受館內硬件設備、人員技術、經費限制,及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網絡普及程度、讀者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各縣級館的電子及數字資源更不容樂觀。10個圖書館中,有6個館的電子及數字資源為空白,只有霸州市圖書館達到了6萬種,占本館年入藏文獻總量的81.89%,當然這與廊坊市圖書館的支持也分不開;豐南區圖書館年入藏367種,占本館年入藏文獻總量的5.42%;遵化市圖書館的為110種,占2.67%;井陘縣只有40種,占本館年入藏文獻總量的1.06%。
10個縣級圖書館中,不論從電子及數字資源的入藏量還是入藏比率上,霸州市圖書館都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其它的只有3個館入藏,也是少的可憐,其余6個館入藏量為零。10個縣級館電子及數字資源的年入藏量為60517種,占54.89%,此項僅霸州市圖書館就6萬種,其他9個縣級館的電子及數字資源幾乎可以忽略。不過,多數縣級館的讀者可以通過網絡共享市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基本能滿足讀者需求。
2 河北省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類型結構分析
2.1 各市、縣圖書館的文獻類型結構綜合統計分析
累計本次調研的所有圖書館的文獻入藏數據,18個圖書館年入藏圖書共13.94萬冊,占所有類型文獻總量的20.87%;報刊共10273種,占1.54%;視聽文獻共1.1萬件,占1.65%;電子及數字資源共50.73萬種,占75.94%。可見,圖書和數字資源所占比重較大,視聽與報刊文獻所占的比重相當。
從各類文獻所占的比率來看,電子及數字資源最大,它幾乎涵蓋了中外文圖書、期刊、報紙、視聽資料等所有文獻類型。相對于印刷型文獻,數字及電子資源的成本較低,價格要便宜得多,除了需要相應的設備外,占據空間很小,一般是以包庫的形式購買,數量較大。隨著人們對網絡的利用率越來越高,電子及數字資源需求會不斷增加,再加上數字化文獻的海量增長,它在圖書館館藏資源中的比率會越來越大。
隨著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的普及,電子及數字文獻將逐步擠占視聽文獻的占有率。隨著電子圖書、數字化期刊與報紙品種的增加,印刷型文獻的利用率也會有所降低。但印刷型文獻比較符合人們的閱讀習慣,傳統的紙質文獻將一直是圖書館服務的重要資源。隨著國家對公共服務投入力度的加大,公共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圖書館服務的公益性也進一步加強,圖書館的閱讀環境會越來越人性化,越來越舒適,人們將會越來越喜歡圖書館。傳統文獻的閱覽能為讀者營造更加溫馨的學習氛圍,雖然圖書及報刊在圖書館館藏資源中的比例有可能會下降,但品種、數量一定會不斷增長。
2.2 市、縣級圖書館各類型文獻入藏比較分析
八個市級圖書館和十個縣級圖書館共入藏各類文獻66.8萬種(冊),其中8個市級圖書館共55.17萬種(冊),占82.58%;10個縣級圖書館共11.63萬種(冊),僅占17.42%。圖書共入藏139446種(冊),其中市級館共87188種(冊),占62.52%;縣級館共52258種,占37.48%。報刊共入藏10273種,其中市級館共7491種,占72.92%;縣級館2782種,占27.08%。視聽文獻共入藏10990件,其中市級館共10252件,占93.28%;縣級館僅有738件,占6.72%。電子及數字資源共507300種,其中市級館共446743種,占88.06%;縣級館60557種,占11.94%。從統計結果來看,市級圖書館的各類文獻入藏量都遠遠大于縣級圖書館,只有四個區域經濟發展較好的縣級圖書館文獻入藏量較高。這與各圖書館的辦館規模與當地經濟發展狀況相關,與政府對各級公共圖書館的重視程度與投入力度有著直接關系。
多數市級圖書館的各類文獻結構較為合理,基本能滿足讀者需求。大多數縣級館仍停留在傳統的印刷型文獻服務上,且只注重圖書的采購,報刊入藏量偏低,視聽文獻與數字資源的入藏則相當匱乏,幾乎一半的圖書館沒有館藏的現狀讓人擔憂。
2.3 受各種因素影響,市、縣級圖書館在入藏文獻類型上各有側重
從調研結果看,市級圖書館的圖書入藏比率要比縣市圖書館的低很多,這與各縣級圖書館的數字及電子資源入藏率低甚至為零有著直接關系。市級圖書館服務對象是整個市轄范圍內的所有公民,涵蓋其所屬的縣、鄉、村。為了打破時間與地域的界限,最大限度方便讀者,各市級圖書館在保證傳統印刷型文獻及視聽文獻能滿足本館讀者需求的基礎上,加大了電子及數字資源建設力度。市級圖書館所處的社會環境較好,基礎設施及區域的網絡環境較好,讀者素質也較高,部分讀者生活節奏較快,沒有時間或不太方便到館借閱文獻,更傾向于通過網絡享受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服務,這也是市級圖書館電子及數字資源建設力度不斷加大的影響因素之一。
縣級圖書館的服務區域較小,雖然也需要跨地域服務,但需求要小的多。況且大部分縣級圖書館的購書經費不足,能夠保證傳統文獻的正常入藏、保證報刊的連續性已經非常不易,已經沒有能力去訂購電子及數字資源。另外,部分市級圖書館和所屬縣級圖書館建立了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縣級館的讀者可以通過網絡共享市圖書館的數字資源。
電子及數字資源的加工、管理與服務,需要圖書館有足夠的自動化設備、相應的技術人員做保障。但多數縣級圖書館的人員編制不足,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另外,縣級圖書館服務半徑要小的多,基層讀者的網絡環境也要差一些,甚至部分讀者不具備網絡環境,所以對數字資源的需求沒有那么迫切。
在報刊文獻的訂購上,因不能保證資金的連續性,為避免出現斷檔情況,只能在經費允許的范圍內,盡量保證讀者需求最大的報刊訂購。因此,大部分縣級館將經費用在了傳統文獻的采購上,并且主要是中文圖書的采購。
3 建議
3.1 抓住文化改革發展的契機,積極爭取購書經費
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推進,公共文化建設將進一步加強,公共服務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各圖書館尤其是縣級圖書館應抓住機會,積極向政府爭取足額經費,改善辦館條件,豐富館藏文獻,優化館藏結構,優化服務環境,提高服務能力。通過豐富優質的館藏資源,產生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促進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提高圖書館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得到政府和公眾的重視與支持,使圖書館的發展步入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3.2 進行讀者分析,建立適合本館讀者的館藏類型結構
各圖書館要科學合理地進行館藏文獻類型分配,有效利用有限的購書經費。要根據本地社會文化及經濟發展特色,根據讀者的地理環境、知識結構等進行讀者需求分析,構建傳統文獻與現代文獻資源相結合,各類型文獻資源合理搭配的館藏文獻結構。
3.3 依據購書經費,合理分配傳統文獻與數字文獻的比例
對于經費充裕的圖書館,可以盡量加大傳統文獻與數字資源的入藏力度,通過多種途徑,最大限度方便讀者。經費緊張的圖書館則要傳統文獻與數字資源在內容上互補,以保證館藏文獻的知識結構,通過多種形式盡量滿足讀者需求。
3.4 加強圖書館間的數字資源共享,豐富基層圖書館的數字資源
數字資源的服務可以通過網絡打破時間與地域界限,各級圖書館要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的軟硬件資源及網絡環境,做好數字資源的共建共享工作。既節省人力、財力,又豐富了基層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解決了基層圖書館設備與人力資源不足的難題。
作者簡介:馮寶秀(1970-),女,河北省圖書館副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