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是尊師的楷模。他12歲時進三味書屋,跟隨壽鏡吾先生學習了四年多。壽先生是當地有名的宿儒,品德高尚,學問淵博,對學生要求很嚴。魯迅對壽先生十分敬重,上課用心聽講,課后虛心向壽先生請教。有一次,魯迅因事遲到,壽先生批評了他,他虛心接受了批評,在課桌上刻了“早”字來監督自己。魯迅去日本留學后,還經常給壽先生寫信問安,歸國后又多次去三味書屋看望壽先生。
17歲的魯迅到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求學。該校校長俞明震先生是一位擁護新政、主張維新的開明人士,俞先生很欣賞魯迅的才華,對魯迅很器重。魯迅赴日本留學時,俞先生親自陪送他到日本。魯迅從未間斷過與俞先生的往來,在教育部任職時,俞先生也在京城,魯迅常常抽空去看望俞先生。在魯迅的日記中,每提到俞先生,總以“俞師”或“俞恪士師”相稱。1918年11月22日,俞明震在杭州西湖病逝,魯迅得知后,特從北京寄去祭幛以表哀悼。
魯迅留學日本仙臺醫專時,有一位藤野先生給了他許多教誨。魯迅離開仙臺時,藤野先生送他一張寫有“惜別”的照片。魯迅一直珍藏這張照片,回國后把它掛在北京寓所的東壁上以激勵自己。后來,他專門撰文紀念藤野先生,稱他是“最使我感激,使我鼓勵”的一位老師。日本為出版《魯迅選集》征求他的意見時,魯迅唯一要求的是將《藤野先生》一文選入該集中。
魯迅在日本時,曾向章太炎先生學習文字學。在此后的30年里,盡管見面的機會不很多,但魯迅對章太炎始終保持深厚的感情,他的日記中多次出現“章師”的記載。1913年至1916年,章太炎因反對袁世凱被囚禁于北京,魯迅常冒著危險前往探視慰問。章太炎逝世后,魯迅臥在病榻上寫了《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和《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的紀念文章,以此表達了魯迅對太炎先生的深深敬意。這不僅是對章太炎先生蓋棺定論的力作,也是魯迅先生一生的絕筆。
(選自《中國教育報》2001年9月4日)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