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地方,給我們遮風避雨,讓我們出生和成長,它就是家;有一些人,給我們溫暖與關愛,給我們支持與激勵,給我們自信和撫慰,他們就是親人。親情是世間最珍貴的情感,它溫暖著我們的心房,它伴隨著我們的成長。
請你圍繞家庭生活,以“感受親情”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感情真摯,內容充實;題目自擬;600字左右。
■
親情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我們在文中直接抒寫感受或發表見解,一定是膚淺和空泛的。其實寫這篇作文的過程就是我們把對親情的感受通過具體的人和事形象地表現出來的過程。
如何使自己的表達更形象,更符合題目的要求呢?
1.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
在選材上,我們應著重選擇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這樣寫起來才能了然于胸,得心應手。可以寫自己與父母、兄弟、姐妹、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親戚之間的或親人之間的生活經歷、情感糾葛、動人故事、感人真情等。我們要在敘述事情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獨特感受。
2.注意化大為小、化粗為細、化虛為實。
小角度切入是寫好文章的關鍵。比如寫父愛,可以選取反映父愛的一個側面、一個典型事例。如果把父愛比做高山,那么你只要選擇一塊山石或山上的一棵樹或一棵草就可以了,從這些小角度切入,可以更形象、更準確地表現如山般厚重而又偉大的父愛。
3.選材新穎,突出個性。
每個人的親情體驗大體相似,但表現的途徑卻可以多種多樣。選擇那些少有人走過的路,即使沒有鮮花,小草也同樣可以讓人趣味盎然。至于父親雨夜背你上醫院、母親省吃儉用供你上學這些被人用濫了的材料要堅決摒棄,不可老生常談,要推陳出新。只有選材新穎,我們才能寫出突出個性的文章。
■
三人演義
□陳翔
各位聽眾,下面請聽我講講我們一家三口的演義。
說起老媽,那可了不得,沒有老媽,我和老爸就只能餓著肚子吞口水了。老媽做的飯菜那可叫一個絕。什么宮保雞丁、紅燒鯉魚、油燜大蝦、清蒸蘑菇、油淋茄子……對老媽而言全都是小菜一碟。這不,老媽又做了一盤“可樂雞翅”,我和老爸見了立刻就垂涎三尺了。要是我和老爸惹老媽生氣了,老媽就會把圍裙一解,說,這飯我不做了,我和老爸馬上就會俯首稱臣。
再說老爸,他是我們本地的一個技術高超的粉刷匠。他每天天不亮就出去了,到天黑了才會回來,中午就在工地上吃盒飯。我家的財政收入大部分來自老爸,于是,雖然老媽經常鬧情緒,但老爸在家里的老大地位是輕易動搖不了的。我問老爸,天天這樣粉刷煩不煩。只見老爸手舞足蹈,嘴里哼著歌:“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強,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老爸說:“你看,我每天粉刷就像是在跳舞,好玩極了。”我和老媽被逗得哈哈大笑。
現在說說我吧。我是一個精靈搞怪的渾小子,又是家里的開心果,讓我告訴你我的一個杰作吧——
一天東方剛泛白,我就起床了。閑著沒事,我就想給老爸來一個“惡作劇”。我找來鋼筆,在本子上寫道:兇惡的老爸,你對我太不好了,天天都逼著我學這學那,我想了一夜,決定離家出走,一年之后再回來,請代我向老媽說聲再見。寫完之后,我把字條放在老爸的鞋里面,之后,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躲在了床底下。老爸起床之后就穿鞋子,他發現鞋子里有東西,便拿出來看。讀完字條之后,老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然后喊道:“我的寶貝兒子呀!你到哪里去了?都是我不好,整天逼著你學這學那……”這時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老爸往床底下一看,原來他的寶貝兒子就在這兒呢!這時,老爸把我揪出來就是一頓暴“打”(就是用手胳肢我,弄得我大笑不止)。
這就是我的家,經常笑聲不斷,一家三口,演繹著溫馨與幸福。
點評
家是溫馨的,因為它充滿了親情;親情從何而來,從生活中來。本文敘述了一家三口之間富有特色的生活故事,展示了一個家庭溫馨和睦的情景。文章結構清晰,詳略得當,重點寫了“我”對老爸搞的“惡作劇”,突出了中心;語言生動活潑,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
小保姆
□肖甜
小姨要上班,她家中的老奶奶有事出門去了,我兩歲半的外甥磊磊沒人看管。剛好我不用去學校,小姨就請我當一次保姆。我覺得這件事挺有意思,就答應了。
誰知道這差事并不好做,因為磊磊講的話我不大聽得懂,再加上他又調皮,不一會兒我就被折騰得暈頭轉向了。我叫他坐好,他坐著對我傻笑;我命令他要聽話,他一通嘰里呱啦。
不知為什么,磊磊突然哇哇大哭起來。我手忙腳亂地塞給他一些玩具,可他哭得更厲害了。我不高興了:“怎么了,哭得煩死人啦!”他見我這副兇模樣,反倒不哭了,望著我說:“鵝、鵝、鵝,溜來。”我聽不懂,趕快想:“鵝”不就是“餓”嗎,“溜來”是什么東西?對了,原來是牛奶!怪不得他哭得這么厲害。原來他餓了,要喝牛奶。我忙拿來奶瓶,轉眼半瓶奶進了磊磊的肚子。磊磊喝飽了,隨手一扔,“啪!”牛奶瓶摔到了地上。我急忙從地上撿起來一看,還好,瓶子沒有破,但牛奶卻灑了一地,在地上畫了一幅“中國地圖”。我趕緊拿了拖把將地拖干凈。
隨后,磊磊叫道:“點絲,洗油機!”啊!我又一次目瞪口呆,耐著性子研究起來:“點絲”就是“電視”,“洗油機”大概就是“西游記”吧。我問他幾頻道,他說:“死頻道。”這回我沒繞多大的彎子就明白了他要看四頻道。打開電視,《西游記》剛開演。看他看得如癡如醉的樣子,我苦笑著說:“你要是再來幾句,我就成幼兒語言翻譯家了。”看完電視,磊磊打了個哈欠,往沙發上一躺,睡著了。
下午,小姨回家了。她笑著對我說:“當了一回保姆,有意思吧?”“別提了!我腰酸背痛,骨頭都快散架了。”我向小姨訴苦。小姨聽后,平靜地對我說:“我每天都是這么帶孩子的。”
事后,我想了很多。小時候,我是個好哭的孩子,不知讓母親操了多少心,但母親用她的耐心和無微不至的關愛把我養大。此刻,我真想對母親說:“媽媽,您真偉大,謝謝您!”
點評
“條條大路通羅馬”,表現母愛的文章千千萬,本文作者卻不走尋常路,沒有正面去寫母親、表現母愛,而是從自己當了一回臨時保姆這個角度入手,寫了帶孩子所經歷的種種辛苦,從側面來表現母愛的偉大,有創意,有效果。文章條理清楚,語言幽默風趣,結尾適時地點題,突出了中心。
■
星愿
——致爸爸的一封信
□周盈
親愛的爸爸:
您好!
也許此時您還在烈日下工作,也許您還在為弟弟的學習而煩惱,也許您還在想念家中的親人,也許……請您歇息一下,聽聽女兒的心聲。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您總是很忙,別人全家和和美美地圍坐在一起談笑,而咱們家卻總是冷冷清清的……于是,從那時起,我便學會了等待。等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漫長得連我的十個小手指頭也不夠數了。每次,我哭著喊著要爸爸時,奶奶就會告訴我,如果想爸爸,可以把這個愿望告訴天上的星星,它會轉告給爸爸,把爸爸帶回來。從此,只要有星星的夜晚,我都會一邊看星星,一邊想您。
終于,在每個熱鬧非凡的大年三十,星星都會把您帶回來,每次見到您,我都會很開心地投入您的懷抱,那么真實而親切地感受著您懷抱中的溫暖。
我6歲那年上了學,當我第一次領到課本時,我就迫切地盼望黑夜的降臨。我手里拿著課本等呀等,直到我睡著。當我從夢中醒來時,終于發現夜空中閃耀著一顆顆星星。我開心極了,趕緊大聲讀出我認識的字。我想讓星星告訴爸爸:盈盈上學了,她很乖,會認字了。
9歲那年,我寫了第一封信給您。當我滿懷希望地等著您的回信時,媽媽卻告訴我信沒有寄出去。這次我沒有哭泣,我默默地重新寫了一封更長的信,親自到郵局去寄。后來您回信了,那段只屬于我和您的美好回憶至今還保存在我身邊。
也許是長大了的緣故,我已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一切都順從您依賴您了。我有了自己絢麗的世界:朋友、學業、獨立思想、還有我的私人小秘密……可是這一切卻遭到了您粗暴的干涉和扼殺。多少個不眠之夜,我都會望著夜空發呆甚至落淚,我在尋找那顆陪伴我十多年的星星。我想問它,我的好爸爸為什么變了。爸爸,我曾是您羽翼下的一只小鳥,但我漸漸長大了,不能總生活在您的羽翼下,我要展開翅膀,飛向那高遠的天空。
星星,請把我的心愿帶給爸爸,期待爸爸能放手,讓我自由地飛向藍天。
您的女兒:盈盈
2010年12月22日
點評
本文作者寫了自己對爸爸的依戀,也寫了自己的叛逆,看似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感糾葛,卻深刻地體現了親情的深沉和寬廣。文章反映了生活實際,讀來真摯感人。本文采用了書信的體裁,托物抒懷的手法以及第一人稱的傾訴手法,使文章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
1.家是母親做好的飄香的飯菜,家是父親勞作后收獲的糧食,家是兒女成長的搖籃。家是舞臺,我們的歡樂在這里上演;家是港灣,疲憊的我們在這里停靠;家是圖畫,我們七彩的生活在這里呈現……
一定有許多關于家的畫面讓你難忘,一定有許多關于家的事情讓你銘記。
請以“我愛我家”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2.當我們受傷的時候,是親人給了我們撫慰;當我們疲憊的時候,是親人給了我們力量;當我們遇到人生的寒冬時,是親人給了我們溫暖;當我們志得意滿時,是親人給了我們提醒。你是否也感受到了親情給你帶來的影響?
請以“親情讓我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