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闡釋】
奉獻是首動人的歌。奉獻是火把,它無怨無悔地燃燒;奉獻是春雨,它潤物細無聲;奉獻是金秋的大地,它把累累碩果都交付給枝頭。春蠶吐絲至死,為人類奉獻了一生;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了別人的前程。無論時代發生怎樣的變化,奉獻精神永遠熠熠生輝,光耀人間,它永遠是一種鼓舞和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巨大力量。
【閱讀選文一】
母親只剩9顆牙
□馬永紅
母親只剩9顆牙了。母親張開嘴,空曠的牙床上,的確歪歪斜斜地殘留著9顆“散兵游勇”。
心,一下子空了,比母親的牙床還要空。
一直以為母親還不太老,還硬朗,沒想到她老了,老得這樣快。
以前從沒聽母親說過她掉牙的事,“老掉牙”的事原就不必說的吧?不像我的孩子,每換掉一顆牙,就大驚小怪地舉著戰利品一樣的牙,興沖沖地跑來向我報告。實在是這9顆牙如今難以擔當重任,它們像深山里的居民一樣,東一個西一個地散得很開,不能齊心協力地幫母親的忙。母親愛吃的甘蔗,即使皮被削完了,她也吃不動了;一小塊肉,含在嘴里左挪挪右放放地輾轉多次,也不能把它“零打碎敲”,最終只能“囫圇吞棗”地咽下。這怎么好消化呢?難怪最近母親總說腸胃不好,我只知買山楂、消食片給她,卻不知是牙齒少的緣故?。?/p>
那么多好吃的,母親從此再也嚼不動了嗎?這樣下去,豁牙露齒的母親說話會跑風,莫要說聽她嘮叨了,連吃飯都成問題的。我立刻去超市揀容易入口的香蕉、綠豆糕等抱給她,看著母親一點點吃下,焦慮也一點點塞滿我的心——這怎么行呢?“民以食為天”,不能吃飯,只靠吃些零食,身體會垮的?!把篮茫缚诰秃?,吃嘛嘛香啊。”必須給母親鑲牙。
母親一個勁地搖頭。她嫌價錢貴。
這錢是我出的啊。
誰出也不行——母親的理由:誰出也是貴。
錢是小事,母親不能吃想吃的東西,才是我最揪心的大事。
生兒育女防老,養大了的兒女愿給父母做任何事,就像他們無怨無悔地為小時候的我們做的一切。
最終我伶牙俐齒地說服了母親。她歡喜地到我給聯系好的醫生朋友那里去了。因為母親身體虛弱,一次只能拔一顆,等全部拔掉后,才能鑲新牙。這也是新陳代謝吧?
感謝發達的醫學,能讓母親重新擁有滿口牙。即便是假的,只要能發揮牙的作用,不也是可喜可賀的嗎?否則面對滿盤佳肴、滿桌果品,母親眼饞至極卻難以下咽時,當兒女的眼睜睜地看著卻無能為力,該是多么痛心。
母親能再次大快朵頤時,她會笑得合不攏嘴的。
我的孩子換了9顆牙,她一天天長大;我的母親只剩9顆牙,她一天天老去。
驚人的巧合。
我,人到中年,承上啟下,任重而道遠。
(選自《羊城晚報》2010年8月24日)
鑒賞品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為兒女操勞了一生,奉獻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女兒想方設法讓母親安度晚年,這是一曲愛的頌歌。全文夾敘夾議,重于抒情議論,結尾醒目,余味無窮。
閱讀思考
1.文中的母親為什么不同意換牙?
2.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3.結尾一句有什么深刻含意?
【閱讀選文二】
我的祖國,我拿什么奉獻給你
□王文靜
農民用火紅的辣椒和金色的玉米,拼鑲成絢麗的國旗;卡車司機鳴響喇叭,合成《祝你生日快樂》的旋律;網民用百十種方言和調式,吟誦著同一支贊曲……
我啊,種不出豐美的莊稼,鳴不響和諧的汽笛,學不會若干種方言。我問自己:我拿什么奉獻給你?
曙色半明,我追隨著孩子的腳步在校園清爽的林蔭道走過。露水,是我的嘮叨,樹葉,是我的矚目。我把人性這原始的愛獻給你吧,獻給你!
當四周燈火已然闌珊,我的書房依然不肯睡去。書卷,訴說著天地南北的古今;鍵盤,敲擊著衣食住行的百態。我把這追尋智慧的恒心獻給你吧,獻給你!
除了這些,我還能給你什么呢?我給你的是多么的微薄啊,一個自然人力求善良和文明地生存,算得上禮物?算不上禮物?無論我怎樣說服自己,我的心里,百轉千回,冥昧難語。我只有偏執地問自己:究竟,我拿什么奉獻給你?
環顧我的所有:半壁或舊或新的書籍,一摞或厚或薄的筆記,幾捆已經訴出或是等待起訴的案件卷宗……這些,是我的工具,也是我的難題,怎么能將之視為禮物送給你呢?我從看守所提審回院,昂然走近嶄新的辦公大樓,我知道,這是湖北省檢察院漢江分院的賀禮!它把八年成長的經歷,濃縮成從一紙機構成立文書到今天的勃勃生機,它接受檢閱,它期待典禮,它準備著在特別的時刻綻放特別的笑靨。大樓前像蟻群一樣的勞動者,在塵土和嗓音里令人感動地奔忙,裝燈的、鋪路的、清掃的,一撥一撥的人們,淳樸相似,勤懇相似。在即將鋪就的正門花壇前,一位婦女揚臉看見了我,和我親切地打招呼,我細看她,紅潤的臉灰白的發,竟是一個已判決被告人的家屬?!澳€好嗎?您在這里打工?”我問她。她告訴我,聽過我的勸解聽過我的庭審,覺得自己的老公罪有應得,她們一家人也得到了受害孩子父母的諒解,“現在心里舒坦多了,他改造得挺好的,真得謝謝您呢?!闭f完她又劃拉著臂膀高聲說:“您看我們擺的字正嗎?這里的工人很多是我們村的,大伙可都想幫你們把院子弄得漂漂亮亮的?!蔽曳叛弁^去,綠色的草襯著黃色的菊,突出著“JC”的字母?!罢婧?”我由衷贊道。
婦人溫暖的微笑讓我有一絲自豪,我開始覺得,其實我有自己的財富獻給你。我可以用一次次精細的提審,用一場場莊嚴的公訴,用一回回耐心的接訪,用身后一簇簇信任的目光,用這些點滴凝成的責任和忠誠,奉獻給你。
很輕吧,不夠吧?如果,我和所有的公民一道呢,如果,我和所有的檢察官一起呢?如果我們能夠小心地遵循和維護,能夠在陽光下自由地吐納、在幸福里安寧地度春迎夏,這應該就是你要的吧?當我像水珠一樣消失在水中,你可以看到河吧,可以看到海吧?可以在洶涌奔騰的浪花中看到每一滴水歡悅的晶瑩吧?
我好像有所悟,可還是止不住思索。在某一個中午,電視里播放了一個專輯,有著各色頭發的德國人,百口齊開,吐出的竟是純粹雄渾的中國之聲《黃河大合唱》。我從沙發上悄悄立起,那個遙遠的德國漢堡樂隊,在以隆重的方式表示對你的敬意的同時,也接受著一個中國女子對其最真誠的謝意。這一刻,我仍在問自己:我,拿什么奉獻給你?
在某天的深夜,當我再一次讀到蘇力院長“我看到了共和國,我看到了共和體”的心語,我又一次問自己:我,拿什么奉獻給你?
于是,我在博客上寫下:即使生命有如風過,熱愛和信仰也要穿越胸膛。我在囈語,我在宣誓,我就把這渺小的存在獻給你吧,獻給你!
我知道,我的一生,都會為這個問題所困惑。那么,就讓我永遠地問自己:我,拿什么奉獻給你?至少,我還可以,把這不倦的提醒來獻給你!
(選自《檢察日報》2009年10月1日)
鑒賞品讀
有一種精神能使人高尚,這就是奉獻精神。奉獻精神從來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全文感情真摯,用語樸實自然,字里行間流露的是作者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
閱讀思考
1.快速閱讀文章,說說作者要拿什么奉獻給自己的祖國?
2.文章開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幾乎每段結尾都有“我,拿什么奉獻給你”,在結構和內容上有什么作用?
4.結尾“至少,我還可以,把這不倦的提醒來獻給你”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從最后的一問中悟到了什么?
本版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