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稀土在世界經濟和軍事領域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小到計算機硬盤,大到衛星、火箭,都離不開稀土元素。近年來,伴隨著稀土股價的不斷飆升,稀土生產所帶來的輻射和污染正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內蒙古包頭市包鋼稀土廠南墻外,包鋼煉鐵形成的稀土廢渣隨廢液通過長滿鐵銹的管道穿過新光村,向村西3公里外的打拉亥村旁的尾礦壩匯集。
遠遠望去,尾礦壩的壩堤猶如高聳的城墻,連綿數里。壩堤之上,是一根直徑約1米的鋼管沿堤環繞,每隔數十米就分流出一根出水管,排出暗紅色的尾漿。尾漿撞擊著壩中沉淀的礦渣發出轟隆的聲響,震耳欲聾。
經過長達45年的日積月累,尾礦壩己經形成了占地近20平方公里,現存約1.7億噸尾礦,其中約含930萬噸稀土,堪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稀土湖”。
新光村東面是包鋼主廠區,西面是“稀土湖”,西北是稀土廠,南面是工業垃圾場和熱電廠儲灰池,包頭市昆區卜爾漢圖鎮新光村被夾在工業廠區的中央。一旦風起,暴露在空氣中的廢渣便隨風飛揚,方圓10里,散發著一股刺鼻的氣味。
“污染太嚴重了,莊稼地以前能種小麥和白菜,現在只能種玉米了。”53歲的村民侯占山兩年前患上了肺氣腫,現在靠收廢鐵為生,“包頭市環保局在8年前就認定這里為‘特別嚴重的污染村,不適合人類生存’”。
“你敢喝當地的水嗎?”26歲的村民段春林苦笑著喝起了礦泉水。5年前的一天,段春林蓋房子翻越1米高的墻時,竟然造成腳后跟粉碎性骨折,至今都好不了。近年來,在“稀土村”—新光村和打拉亥村像段春林這樣的年青“骨質疏松”患者正不斷增加。就打拉亥村而言,從1993年至2005年底,66人死于癌癥;2006年以來,全村死亡人數為14人,其中11人死于癌癥。
據包頭市環境監測站“包環站糾(2006)第01號”《污染糾紛監測報告》顯示,打拉亥上村的地下水溶解性固體、硫酸鹽、總硬度、氯化物均超標,屬于劣五類水,已經不具備農灌功能,更不適合人畜飲用。該報告還認為“該區域的地下水中的主要超標污染物與包鋼尾礦壩內廢水中污染物特征一致”。“距尾礦壩越近的農灌水井水質污染越嚴重,水質污染由東向西遞減,說明該區域的地下水污染來源于包鋼尾礦壩的滲漏。”
據包鋼集團環保科科長杜有錄介紹,包鋼尾礦壩內除鑭、鈰、鐠等稀土元素外,還有大量的天然放射性元素“釷”。“釷”是潛在的核燃料,其核廢料比“鈾”元素少50%。資料顯示,如果狗在短期內吸入了每立方米76毫克的硝酸釷,就會出現嘔吐和咳嗽。
針對“稀土湖”周邊村莊反映強烈的污染問題,包頭市政府與包鋼集團共同出資5億元,對新光村和打拉亥村5000名村民實施移民搬遷工程。目前,移民小區已經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