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藥物煎熬而成的呈黏稠糊狀的特殊劑型,俗稱膏滋藥。
凡需膏方調補者,必有其可補可調之處。總的原則是:虛則補之,偏則調之,以平為期;辨證調補,辨體調補,切忌漫補。
先天不足,稟賦虧虛;后天失養,脾胃虛弱;過度勞累,身心疲憊;年邁之體,形神不支;病后體弱,正虛待復。
膏方所宜:凡因病致虛,因虛致病,尤其是呈慢性的、頑固性的、消耗性的或老年性的疾患,適宜膏方調補。就目前情況看,呈亞健康狀態或明顯體質偏頗的人,前來服用膏方的也不在少數。
膏方所忌:依據古訓,凡宜發散者(急性感染)、宜攻下者(腹滿便秘)、宜通利者(濕阻納果)、宜涌吐者(食積痰嗽),一般不宜用膏方。
首先,中醫學強調“天人相應,冬令趨寒,陽氣潛藏,應之人體”,所以冬季是人體養精蓄銳的最佳時節。
其次,我國是農耕文化養育的民族,冬令嚴寒,不便農作,民眾借此可休養生息,加之冬寒,食物便于保存。
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冬令進補、冬令膏方的民族習慣。
膏方之所以受到普遍歡迎,重要原因之一是辨證調補,因人而異,度身定做。這一特點是任何保健品、調補品無法比擬的。
服用膏方,多宜空腹開水沖服。婦女經期、感冒發熱、傷食腹瀉等時暫停服。
膏方的特點是:以調補為主,也可兼顧攻邪;以脾腎為主,也可兼顧余臟;
以大方為主,也可小方專補;以老人為主。也可不限于此;以葷膏為主,也可制作素膏;以冬令為主,也可f也季應用。
膏方中多會用到膠狀物,這是因為膠狀藥物有助于收膏,其本身也有良好的補虛治病作用。比如龜板膠、鱉甲膠可以滋陰益腎;鹿角膠能溫陽補氣;陳阿膠有助于養血調經。當然,根據需要,也可制作不用膠狀物的素膏。
膏方中往往還會加入一些珍貴藥材,行稱細料,如人參、蟲草、羚羊角、鹿茸、楓斗、牛黃、狗腎、海馬等之類,這些細料可加強膏方的調補作用。
膏方中還需用糖。糖可改善其口味,降低膠狀物的黏稠性而有利于其融化,使之與藥汁充分融合。另外,糖本身也有治療作用,如飴糖可溫中補虛,蜜糖可潤腸通便,冰糖可潤肺止咳。若糖尿病人可改用木糖醇、甜泌素或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