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讓路被罰款
事情發生在2010年10月2日,星期六。那一天格沃茲杰娃開著自己的汽車,在莫斯科盧布列沃一烏斯片斯科耶一邵瑟大街上正常行駛。這時,一支速度很快、車頂開著藍色閃光燈的警察車隊從她后面開了過來。在警車后面,是兩輛沒有任何標記的奔馳轎車。
格沃茲杰娃說,她給那隊警車讓了路,但是并沒有給后面那兩輛奔馳轎車讓路。其中一輛奔馳車一直跟在她的車子后面,來到她居住的茹科夫卡社區。一個年輕男人從奔馳車內走了出來,威脅格沃茲杰娃,聲稱要吊銷她的駕駛執照。這個年輕男子拒絕向格沃茲杰娃出示身份證明,自稱是聯邦警衛事務所的官員,職責是給政府高級官員提供安全保護。
這個男人走了以后,警方于當天找到了格沃茲杰娃的女鄰居——顯然,警方把這個鄰居當成了格沃茲杰娃。他們對這位感到莫名其妙的鄰居說,她阻擋了總檢察長的車隊。
第二天,格沃茲杰娃被警察局傳喚,并被罰款500盧布,理由是,她沒有給開著藍色閃光燈的特權車讓路。車主是總檢察長的兒子
起初,格沃茲杰娃無法確認威脅她的年輕男人的身份,不過后來她收到一封匿名電子郵件,指稱那名男子就是俄羅斯總檢察長尤里·柴卡21歲的小兒子伊戈爾柴卡。格沃茲杰娃通過一個社交網站找到了伊戈爾柴卡的照片,發現他與那名威脅她的男人長得幾乎一模一樣。“我不敢肯定說那個威脅我的人就是聯邦總檢察長的兒子伊戈爾柴卡,但看起來非常像他。”格沃茲杰娃說。她還表示,伊戈爾柴卡并不是政府高級官員,他沒有任何交通特權,出行也不應該有警車開道。
據報道,俄羅斯總檢察長尤里-柴卡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阿爾喬姆柴卡是一名律師和商人,被懷疑威脅了格沃茲杰娃的是其小兒子伊戈爾-柴卡,在莫斯袢去學院讀書。
需要指出的是,2000年,阿爾喬姆柴卡在一樁刑事案件中出庭作證。他給受到起訴的兩個男人發放了司法部的專用車通行證,使他們免受警察的檢查。當時,他的父親尤里柴卡是俄羅斯司法部部長。那兩個男人后來因勒索罪被判入獄,而阿爾喬姆柴卡沒有受到任伺處罰。
這一事件也加劇了格沃茲杰娃的擔心。“當我了解到他哥哥是這樣一個人時,我不知道還能對他有什么期望。”
車主自裝“藍水桶”,抗議政府藍燈車特權
格沃茲杰娃被罰款以后,姘巴自己的遭遇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貼在“藍桶協會”網站上,馬上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和爭論。
“藍桶協會”網站源自俄羅斯民眾對本國特權車的深惡痛絕。俄羅斯政要們乘坐的汽車頂部通常會安裝藍色警燈,以確保其在交通擁堵時能夠優先通行。俄羅斯民眾認為這是對特權的濫用,損害了公共利益,并且使其他司機覺得自己是公路上的“二等公民”。因此,許多司機在自己車子的頂部安裝一個藍色水桶,遠遠望去就像是警燈,以此表達抗議;甚至有人在摩托車上也安裝了藍色水桶。這些“山寨版特權車”常常使俄羅斯交警哭笑不得。“藍桶協會”網站便是俄羅斯“山寨版特權車”司機自發形成的民間組織,大家可以在網上交流自己的搞“惡作劇”心得,述說駕車遭遇。
許多網友對格沃茲杰娃表示了支持,他們早就限透了這些閃爍著藍色燈光、經常呼嘯而來、呼嘯而去的特權車。保護司機權益委員會莫斯科分部的負責人多佐羅認為,特權車將國家官員和普通民眾分隔開來,閃著藍光的車子可以超速行駛,無視各種交通法規,警察也無權攔截他們,這是對公共交通安全及尊嚴的最大漠視。有抗議者表示:“除了執行緊急救援任務的車輛,其他車輛在公路上應該享有平等地位。”
民眾對特權車怨聲載道
根據俄羅斯法律,在路上行駛的普通車輛必須給“特種車輛”讓路,“特種車輛”包括高官的車、警車、救護車、消防車等。
俄羅斯一些高宮乘坐的特權車經常不遵守交通規則,在街上橫沖直撞。隨著俄羅斯近年來經濟高速增長,私家車數量激增,道路嚴重擁堵。不過,擁堵影響不到特權車,因為莫斯科的一些主要街道設有專門的“特權車道”,百姓的車和公交車無權使用,否則就要被罰款。在莫斯科的交通高峰時段經常出現這樣的場面:百姓的車堵成了長龍,特權車卻從專用車道上呼嘯而過。
此外,特權車也成為一些官員賺錢牟利的工具,他們把自己的特權車出租給有錢人。一些不法分子通過非法交易,買來警燈等裝備冒充特權車,使得民眾怨聲載道。
特權車還容易引發車禍。2005年8月7日上午,阿爾泰邊疆函亍政長官米啥伊爾·葉夫多基莫夫一行4人乘坐一輛奔馳車以每小時150公里的速度超速行駛并且試圖超車,與鐵路工人奧列格-謝爾賓斯基一家人乘坐的豐田汽車相撞以后,中向了路邊的灌溉渠。奔馳車在空中“飛行”了25~30米,最后撞到一棵白樺樹上,前半部分幾乎整個縮了進去。結果葉夫多基莫夫、他的保鏢以及司機三人當場死亡,他的妻子撞成重傷,謝爾賓斯基車上的5個人安然無恙。
雖然警方得出結論,葉夫多基莫夫的奔馳車超速行駛加上違規超車,應承擔全部責任,但在法庭上法官仍然認為,謝爾賓斯基對行政長官之死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他沒有為具有優先通過權的奔馳車讓路。事實上,當時葉夫多基莫夫的奔馳車以這么高的速度行駛,雙方看到對方時已相距不到50米,謝爾賓斯基根本來不及讓路。
法官的判決結果引發了俄羅斯許多城市民眾的大游行,許多市民在車窗上貼出海報,以表示對特權車的不滿和對謝爾賓斯基的支持,并最終觸動了俄羅斯高層。2006年9月,當時的俄羅斯總統普京為平息民憤簽署法令整治特權車。
在此之前,俄羅斯大約有7500輛特權車,其中莫斯科就有1600多輛。這些車多為高官乘坐的奔馳、寶馬等高級轎車。在普京總統簽署法令后不到一年,特權車就減少到原來的15%。按照官方的說法,俄羅斯目前共有964輛特權車。但是據俄羅斯媒體統計,目前俄羅斯至少有1123輛特權車。
(李有觀編譯自俄羅斯《莫斯科時報》
(俄)亞歷山大-布拉特爾斯基文)
編輯:陳暢嗚charm】ngchI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