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0年1 2月29日發表了《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這是新中國誕生以來,中國政府第一次比較全面、系統地向國內外介紹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堅決反對腐敗,加強廉政建設的基本情況。這是黨和政府向世人的真情告白,彰顯了中國加強反腐倡廉的原則立場、價值取向和重要經驗。
昭示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的堅定決心
白皮書,它是由官方制定發布的闡明及執行的規范報告,是一國政府或議會正式發表的以白色封面裝幀的重要文件或報告書的別稱。中國自1991年發布第一部白皮書開始,截至2010年底,中國已發表了60多部白皮書。現在,中國首次發布《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白皮書,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和普遍好評。
腐敗作為—種社會歷史現象,古今中外早已有之,它是一個世界性的痼疾,也是社會公眾十分關注的問題。對腐敗現象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堅決反對腐敗、加強廉政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堅定立場。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黨和政府反對腐敗、加強廉政建設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取得了顯著成績,其主要表現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反腐倡廉理論不斷發展、指導思想與時俱進;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服從服務于全黨全國工作大局:繼續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的工作力度,堅決懲處腐敗分子;重視解決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注重從源頭上做好防治腐敗的工作;切實加強對黨政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監督: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斷完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反腐倡廉的社會評價有所提高,形成了比較有利的社會氛圍和環境:反腐敗國際合作不斷擴大。
當前,反腐倡廉總的形勢是好的,但也必須清醒看到,由于中國的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人們的思想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在一些地方和部門,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一些領域的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有的案件涉案金額巨大,違法違紀行為趨于隱蔽化、智能化、復雜化。特別是制度漏洞導致權力制衡難實現,發生在一些領導干部尤其是高級領導干部身上的嚴重違犯法罪案件,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問題依然存在,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繁重。全體同志必須深刻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心、艱巨心性,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推進反腐倡廉各項工作,不斷取得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新成效。
告示反腐倡廉建設的基本經驗
中國黨和政府以《白皮書》形式向世人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我國反腐敗和廉政建設基本情況,實質上是主動呼應國內人民意愿,積極回應國際社會關切,全面反映反腐倡廉建設基本經驗。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以堅決的態度反對腐敗,加強廉政建設。從建國初的“三反”、“五反”運動,到改革開放時期的打擊嚴重經濟犯罪活動的專項斗爭:從世紀之交的加大反腐敗斗爭力度和加強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設,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制定建立健全反腐敗的國家戰略,整體推進反腐敗和廉政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反腐倡廉呈現出系統治理、整體推進的良好態勢。
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探索,中國在反腐敗和廉政建設上認識不斷深化,實踐不斷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促進了經濟較快發展和社會穩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2003年至2010年,中國公眾對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成效的滿意度平穩上升,從51.9%提高到70.6%:公眾認為消極腐敗現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從68.1%上升到83.8%。伴隨著中國反腐1昌廉不斷取得進展和顯著成績,國際社會對于中國反腐倡廉建設成效的評價日俱增。在2003年的國際反貪污大會上,許多與會的國際代表在發言中充分肯定中國反腐敗的決心。2005年9月28日,在第五次亞太地區反腐敗會議上,一些與會人員對中國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進展給予了積極評價,對中國經驗表示贊賞。
實踐證明,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之所以取得顯著成效,最根本的就在于我們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反腐倡廉特點和規律,不斷探索和積累開展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的寶貴經驗。這些成功經驗主要包括:第一,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建立和完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第二,必須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保證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第三,必須堅持服從服務于科學發展,始終把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置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來開展。第四,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五,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第六,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反腐敗和廉政建設各項工作。當然,這些經驗還需要在反腐倡廉的實踐中不斷地總結和完善,加深對新形勢下反腐倡廉的規律性生認識,不斷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學化水平。
宣示走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改革開放以來30年反腐倡廉的成功實踐,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方面,中國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在堅決懲治腐敗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拓展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工作領域,逐步形成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加強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等。中國特色反腐昌廉道路,是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道路的具體道路之一,是一條與中國現階段發展相適應的反腐倡廉之路。
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最顯著的特征,集中體現在從過去的‘廷動反腐”轉變為“制度反腐”。特別是在領導體制與工作機制方面,我國以中國憲法為依據,制定了一系列反腐唱廉法律法規;以中國共產黨章程為依據,制定了一系列中國共產黨黨內制度規定,逐步形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在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方面,我國已形成了由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政府內部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司法監督、公民監督和輿論監督組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監督體系。各監督主體既相對獨立,又密切配合,形成了整體合力。這兩者結合,顯示了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的優勢。
《白皮書》從“堅定不移地推進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等八個部分,詳細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相中國政府反腐敗的堅定立場以及所作的不懈努力和基本經驗。從一定意義上說,它全面而系統地解析了中國特色反腐1昌廉的總體思路、領導體制與工作機制、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法律法規制度體系、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依法依紀查處腐敗案件、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反腐敗國際交流與合作等重要內容和基本做法,使人們對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有一種形象化的了解。
揭示建立健全懲防腐敗體系的總體部署
《白皮書》的最大特色和亮點,是把反腐敗和廉政建設作為一項國家級的戰略性規劃提出來,進行總體部署、系統治理、整體推進。2005年l月,中共中央印發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2008年5月,中其中央又印發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劃》,從教育、制度、監督、改革、糾風、懲處等方面,形成了對懲防腐敗體系建設的總體布局。《白皮書》旨在表明,中國根據自己的國情,已經制定了建立健全懲防腐敗體系的國家戰略。
就《白皮書》概述的懲防腐敗“體系”的戰略構想而言,其核心層面的體系內容,主要包括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法律法規制度體系、權力制約和監督體系;其賴以支撐和不可或缺的體系內容,主要包括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促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不斷發展和法律制度體系的逐步完備、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信息化體系的建設等等。當前我們必須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整體推進反腐敗和廉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