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看那滿天飄零的花朵,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有誰會記得這世界他曾經來過……”
2010的秋天,一部短片《11度青春之老男孩》火速在網絡上躥紅,短片中對于80后一代在成長中體悟到的夢想與現實的碰撞,對于青春逝去的感傷的敘述,觸動了絕大多數青年人的淚點,并帶動起了一陣“懷舊風”,片尾曲《老男孩》更是讓網友飆淚。據統計,該片僅在優酷網官方播放次數就已達到了5962萬次。正是通過這部短片,筷子兄弟成員肖央與王太利也開始被觀眾所熟知。
牛刀初試——《男藝妓回憶錄》《你在哪里》
2005年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影視廣告導演專業的肖央,本是一名廣告導演,他拍攝了多部在業內很有影響力的作品,是公認的新銳廣告導演。而大他11歲的王太利是一名資深的音樂制作人,在音樂圈自成一派,片尾曲《老男孩》的歌詞便是出自他之手。可以說,他們倆都是影視圈的“圈外人士”,而談起他們的“不務正業”,還得從2007年說起。
2007年,是肖央和王太利的第一次合作,這是一部由王太利制作音樂,肖央掌鏡,并兩人聯合主演的音樂故事短片《男藝妓回憶錄》。講的是在古代的日本,浪人肖桑(肖央扮)遇見了絕色的男藝妓老王(王太利扮),纏綿過后,肖桑踏上征程,男藝妓依依不舍尾隨其后,正當兩人的感情開始升華的那一剎那,一只飛鏢飛來……由此,展開了兩人尷尬捧腹的前世今生。
該視頻一經推出,不到一周便在新浪、騰訊、TOM、優酷等各大門戶網站上以首頁頭條推薦,點擊率迅速突破千萬。《男藝妓回憶錄》借助其幽默搞笑的表演與感傷風格的音樂迅速博得了廣大網友們的喜愛,“筷子兄弟”被一部分人熟知,從此開始了他們電影之路的慢慢征程。
2008年,“筷子兄弟”聯手打造了他們的第二部音樂短片《你在哪里》,然而,這部短片卻沒有他們的第一部作品反響強烈。“坦誠地說,2007年的時候沒有太多壓力,因為社會對我們也沒有期望,所以當時就拍得比較放松。2008年拍《你在哪里》的時候心里就有點沉重,有包袱了。”肖央告訴我,也正因如此,2009年這一整年,筷子兄弟都沒有出作品,“主要是想先沉淀一下,對下一部作品好好地構思,將前兩部短篇積累下來的經驗運用到新的電影里去,也有從單純的音樂往電影市場去轉型,從短篇轉向長篇的想法。”
橫空出世——《老男孩》
經過了一年的沉淀與積累,肖央和王太利對他們的第三部作品先是有了一個模糊的構思。“《老男孩》這個故事最初想拍成一個MV,故事的整個創意就是根據音樂來的。有了創意以后就去推敲歌詞,有了歌詞后再推敲故事。”王太利說,他們拍《老男孩》的最初想法主要是想圓自己的一個夢想,沒有想到最后竟然能引起這么多80后的共鳴。肖央說,2009年對他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一年,因為這一年他將面臨30歲,因此他把2009年定義為他告別青春的一年。“剛好太利的那首《老男孩》制作出來,我一聽非常有感觸。”于是肖央和王太利一拍即合,《老男孩》電影也就問世了。
這部音樂短片講述的是一對中學時代的好友,組成樂隊參加“歡樂男生”選秀節目,在舞臺上,他們的參選歌曲《老男孩》不僅將他們倆,也將和他們同一時代的如今已而立之年的人們帶回到了那個MJ、吉他、BP機、校園戀愛的學生時代。劇中的幽默對于無論是60后還是90后,都能引起共鳴。在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青蔥歲月里,都會有不羈的念頭和天馬行空的想法,而當過了而立之年,生活就如同一把無情的刻刀,改變了我們每個人的模樣。
在影片結尾處的一行字幕是這樣寫的:夢想這東西和經典一樣,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反而更顯珍貴。
從前期籌劃、中期拍攝到后期剪輯,《老男孩》總共用了40多天。也就在這40多分鐘的短片中,沒有超炫的特效和大牌明星,更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而電影的制作人肖央和王太利用他們真摯的感情打動了每個人。對大多數網友來說,這部短片并不僅僅是輕松搞笑那么簡單,而是包含了太多的元素:夢想、命運、奮斗、挫折等,觸動了年輕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有網友甚至評論道:這是一場沒有觀眾的電影,我們每個人都是主角。正如歌中唱的那樣: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看那滿天飄零的花朵,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有誰會記得這世界他曾經來過。
乘勝追擊——《贏家》
當去年的一部《老男孩》感動無數網友后,沉寂了數月的筷子兄弟又帶著他們的新作《贏家》重新回到了公眾的視線。從4月21日下午六點開始,短短四個小時總播放量已經逼近了300萬。
《贏家》同樣也是30分鐘的短片,通過倒敘的方式,講述了由王太利飾演的主角步入中年,盡管事業有成,但是忙于工作漸漸與妻子疏遠。在出車禍昏迷期間,王太利靈魂出竅,以旁人的眼光重新審視他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前一部影片《老男孩》的巨大成功,使得《贏家》獲得了更多的資金贊助,不僅整部片子都按照電影規格制作,而且還租借了“燒錢機器”高速攝影機來拍攝,片中的特技也做得非常精致,絲毫不輸所謂“大片”。
《贏家》聚集于現實的困惑,有網友甚至稱“它無疑是一枚炸彈,在我殘酷現實的枕邊炸開”。《贏家》的草根質感依然淋漓和犀利,片中的純真和幽默也觸動了很多人的神經。雖然《贏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它卻始終在《老男孩》的影響之下,也有人稱《贏家》是《老男孩》的續集。對此,肖央直言道:“《老男孩》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
談及今后的工作,肖央告訴我,他們打算接著把電影進行到底,去做一些更長的故事片或者是歌舞片,當然還要去掙錢。對于拍廣告片出身的肖央來說,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故事片這種“副業”當中來,對于謀生的“正業”會有很大影響。“起碼收入沒有那么多了。”肖央笑著說。而當我問到是否為了電影而“拋棄”廣告拍攝,肖央說:“肯定會不舍,因為拍廣告是我謀生的一種手段,而做電影確實要付出很多,很長時間之內可能沒有做廣告時掙得多,甚至差得很遠。”王太利也說,之前他想做一名知名的音樂經紀人,“我想培養一些好的藝人,之后把自己的想法附著到他們的身上去。”“找來找去,這個人原來就是自己。”肖央插話道。
一個是青年導演,一個是音樂人,他們的這種合作能夠把音樂和影像結合在一起,互相給予靈感。而對于“筷子兄弟”這個稱呼,王太利強調,筷子兄弟并不是他和肖央兩個人,而是一個團隊,今天他們所獲的成就,劇組中的每個工作人員都功不可沒,因此他們是一簍筷子。
(編輯#8197;#8197;任涓)
#8197;woshirenju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