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教育”的內涵和特點
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在教育實踐及教育思維活動中形成的對“教育應然”的理性認識和主觀要求,是陶行知整個教育思想體系的主體部分,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彼暮诵乃枷?,就是生活即教育、 社會即學校。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做合一”。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自己的長進說是學,對人的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涵義是: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做,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
二、生活教育與大學英語教學的關系
(一)“生活即教育”——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方向
陶行知先生指出:“中國教育所以弄到山窮水盡,沒有路走,是因為大家??课淖?、書本做唯一無二的工具,并且把文字、書本這個工具用錯了。”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語言教學中的趣味性、想象性、創造性和人文性教育變成枯燥乏味的技藝之學、知識之學、應試訓練的現象。英語教育如何改變這種狀況,還其本來面目,發揮其本身潛在的社會功能,就要像陶行知先生說的那樣“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因此大學英語教學必須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和學生發展的實際,采用開放的靈活的方式方法,做到“課內教學與實際生活結合”,“教師教與學生用相結合”。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改變英語教學不合時宜、脫離生活的現象,樹立大學英語教育觀,和社會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等全面的語言綜合運用素質。
因此,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不應是單一的,而是在打好外語基礎的前提下,實施多元化、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吸收國外知識精華,教學中應以培養外語熟練運用能力未主,如聽說、寫作能力。從教學內容來講,具體的語法講得再透徹,學生到了國際場合,還是聽不懂英語,更談不上說得清了。從教學形式來講,老師講得再多,學生沒有運用語言的機會,學到的知識無法在實際生活中驗證其實用性,那么大學英語教學從本質上來說是和實際生活脫節的,就是無效或者低效的。
(二)“社會即學校”——大學英語教學的途徑
陶行知先生指出:“從前的學校完全是一只鳥籠,改良的學校是放大的鳥籠。要把孩子從鳥籠中解放出來?!夥帕丝臻g,才能收集豐富的資料,擴大認識的眼界,以發揮其內在的創造力?!薄霸谏鐣膫ゴ髮W校里 ,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同學,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學生。隨手抓來都是活書,都是學問,都是本領?!边@里陶先生明確地指出了學校與社會的關系—教育要面向社會,社會是教育的內容。只有把學生放到社會這個大課堂中去學習,他們的知識才能豐富,才會產生實際效果。
大學英語作為整個高等教育中的一個基礎的工具學科,它介入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各個層面。英語是科學界的第一語言,世界上權威的期刊、書籍和計算機檢索數據庫基本上都以英語出版。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會議、國外專家來華講學或國內學子出國深造或交流,主要使用的還是英語。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國際地位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涉外業務越發頻繁,熟練運用外語是從業者的基本要求。因此,英語學習不僅是課堂教學的事,英語課堂不可能擔起英語學習的全部,只有讓英語學習通向生活,通向社會活動,英語學習才會呈現豐富多彩、姹紫嫣紅的生活活力。
(三)“教學做合一”—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立志救國圖強,向東西方尋求治國救民的良方。在教育方面,他既反對“沿襲陳法”的傳統教育,又反對“儀型他國”的洋化教育?!敖虒W做合一”就是他在探索和實踐救國救民的道路上創造性地提出的教育命題。
“教學做合一”,陶行知先生解釋說:“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庇终f:“一個活動對事說是做;對己說是學;對人說是教?!边@里陶行知先生把教學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認識,告訴人們求知不僅要讀書,還要實踐,知識儲藏于書本,也孕育于生活實踐中,書本知識和實踐知識兩者不能偏廢,必須結合。
目前,上流行于我國高校的大學英語教育中還是不乏很多應試教育,完全圍繞課本,脫離實踐。一節課的時間被老師的重復講解占去大半,學生們聽得昏昏欲睡。這種教育方法,過多地強調了知識性、規范性和對內容的理解,丟掉了英語作為文化載體的功能,和作為交流工具的特性。于是出現了很多怪異的現象,筆試拿高分的學生,卻不會開口說話,在需要用英語交流的場合中表現如啞巴。使得很多學生開始質疑自己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英語學習上是否值得,家長開始質疑學生學習英語是否真的有必要。
1999年教育部頒發了統一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提出:要培養學生能用英語交流信息。即不僅要求順利閱讀,而且要求聽懂英語并用英語進行口頭或筆頭表達。要滿足這個需要,繼續走應試教育的模式,割裂教與學的關系是行不通的,只有把讀寫能力和理解相結合、與生活相結合,才能培養出適應未來需要的復合型人才??上驳氖?,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探討教學做合一,適應新世紀人才的要求方面已邁出了寶貴的一步,如“研究性學習”“任務型學習”“合作學習”等。
從“生活教育”與大學英語教學的關系中我們可以看到,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是發展的,創造的,并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進步、不斷創新。在大學英語教育處于大變革時代的今天,為了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求、文化傳承的使命與人全面發展的需要,我們重新考慮大學英語教育的目標,內容及方法,思考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大學英語教育的關系,對我們大學英語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庚靖.試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產生的歷史背景[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1999(6).
[2]宋雅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現代闡述[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0(6).
[3]王清.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與素質教育[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6).
[4]朱麗.生活與教育—杜威“教育即生活”與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之比較[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2(12).
[5]劉飛.淺談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教師角色的轉變[J].絲綢之路,2010(9).
[6]龔婷.淺談大學英語精讀課教學法改革[J].黑龍江科技信,2011(26).
(作者簡介:龔 婷,女,陜西理工學院外語系教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及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