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安樂死合法化的呼聲不斷高漲,我國司法界也對安樂死的合法化進行了諸多的研究。但遺憾的是,至今,安樂死的合法化地位在我國還未得到司法部門的明確認可。目前,大多數學者以及司法界的專家認為,安樂死應該在一定條件下賦予其合法地位,這是因為安樂死已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法律問題,而是涉及到醫學、倫理、道德、法律、社會學、哲學等諸多學科的綜合性社會問題。而將安樂死賦予合法的地位,對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死亡問題,是每一個活著的人所不可回避的問題。人的死亡,作為一個重要法律事件,必將會引起與之相關的許多法律后果。人的死亡,體現了大自然的普遍規律,但死亡的方式各有不同。安樂死的本質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樂。它并不是解決生還是死的問題,而是要保證死的質量。幾十年來,由于來自民間對安樂死的呼聲日趨強烈,在贊同與反對兩種聲音激烈交鋒的同時,西方民間以絕癥患者實行安樂死已經屢見不鮮。我認為平靜而有尊嚴的死去是人的基本權利,每個人都應當有選擇生的方式和死的自由的權利。
法律作為一種規范社會的工具,是應順社會要求的。安樂死作為人的權利在世界范圍都具有普遍意義,我認為其立法工作也勢在必行。隨著時間的推移,安樂死在我國已成為一個新的社會問題,而我國通常認為實施安樂死的法律來完善對生命權保護的法律體系,加大對生命以及人格權保護的力度,不但具有理論上的可行性,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現階段,安樂死合法化深入民心,這更說明了立法的緊迫性。
一、安樂死合法化的正當性根據
首先,安樂死是天賦人權中的既存權利。“生命權作為人的一種最基本的權利,不僅包括維持生命的許村,派出他人侵害的權利,還應包括生命自決權。”立法通過安樂死,并不意味著法律賦予公民可以隨時結束其生命的權利,相反,通過安樂死的各國均對安樂死的實施進行了嚴格的限制,這充分體現了法律指導人們正從正確合理的角度行使自己生命權。在合理的條件下,安樂死的實行是在可能的限度之內,這就是對生命權的最佳化實現。
再次,安樂死對于社會的整體價值是正面的。“現在醫學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在極大的延長人類的壽命的同時,也使許多身患絕癥的病人的瀕死期變得相當的漫長”,此時,對于病患而言,活著便是一種折磨。“家屬對于家庭成員有照料的義務,但是為了一個無意義的生命去消耗有意義的生命,是過分的要求,對于上述種類的病人(指腦死亡或者不可逆昏迷或者死亡不可避免的病境。安樂死或把他們從這種壓力和為難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希拉波底誓言在這種情況下矛盾重重,醫生究竟該如何處理呢?對于患者、親屬和醫生來講。安樂死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才是對生命的真正尊重。當走到生命的最后,活著并不是全部,體面的離去反而是對尊嚴最后的維護。這是安樂死合法化正當性根據中的社會價值正向性根據。
二、安樂死合法化的必要性
在我國,明確要求實施安樂死的人數很多。據對臨床病例的調查表示,一半以上的病人愿意以安樂死的方式結束自己無止境的病痛,但是無論是院方還是主治醫生都無法滿足類似的要求,因為現行的法律約束著醫療方的行為,盡管這樣的狀況會令病人無所適從。據相關統計表明,我國有數以萬計的病人因為無法治愈的疾病在無盡的痛苦中徘徊,直至離開人世。由于法律及相關體制的不完善,各種半公開的或者是隱秘的對病人實施類似安樂死的做法屢見不鮮。這種因立法空白導致社會實際操作上對生命處置的放任,不利于對人們生命權的保護。實際上,絕癥病人要求安樂死的行為,就是一種行使個人生命權的表現。
三、安樂死合法化的意義
首先,安樂死合法化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盡管安樂死合法化取決于我國傳統文化思想意識的更新以及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但安樂死與傳統生死觀并無相悖,也非對人道主義原則的反動,與醫學本質含義不存在根本沖突,也符合我國目前法治化進城的要求,因此我國安樂死合法化具有可行性,而通過對安樂死立法日益彰顯的現實要求的分析,對我國社會福利事業公正發展,社會、個人與家庭利益綜合考慮,我認為事實安樂死立法與科學發展觀的內在邏輯具有一致性。
再次,安樂死有助于患者的痛苦和患者家屬的負擔。一般家庭都無法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更何況有很多家庭收入低微。因此,有絕癥病人的家庭通常都是心理負擔,對家人更是心理及身體的雙重負擔。而適時,適當的安樂死,對病人個人來說即結束了無休無止的痛苦,也免去了等死的心理壓力,更解除對家中親人的種種愧疚;對病人家庭來說,也不必再承擔巨大的身體與精神壓力,可以更從容的生活下去。雖然,在精神上要承受一定的痛苦,但這種痛苦是必然的,只是或早或晚的問題,家人是必定有心理準備的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考慮病人承受痛苦本身就使家人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痛苦,而病人早一日結束痛苦,家人心理也會早日獲得輕松的。
四、結論
盡管安樂死合法化取決于我國傳統文化思想意識的更新以及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但安樂死與傳統生死觀并無相悖,也非對人道主義原則的反動,與醫學本質含義不存在根本沖突,也符合我國目前法治化進程的要求,因此我國安樂死合法化具有可行性; 根據我國憲法對生命權與人格尊嚴的維護,我國民法對個人利益的保護與尊重,我國刑法對于犯罪行為判定原則,安樂死合法化有其法律意義上的正當性。
參考文獻:
[1]項益才.論安樂死的法律規制.法制與社會[J],2006(08).
(作者簡介:羅 珊(1987-),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