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案例教學模式的推廣,案例教學模式中教師角色發生了重大變化,如何做好組織者、引導者、協調者,已成為案例教學模式中教授角色主要任務。
案例是生活和生產中所經歷的并經過加工,典型的,能與講述教材中的理論知識緊密結合的實例,是真實事件的有意截取。案例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和研究的教學方法,就是以實際問題為中心,把抽象的理論融入到具體的實踐中。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提供者,而是協助者,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有利于知識建構的外部學習環境。教師通過給學生設置適當的問題情境,制造學生在認識上的沖突,以引導、幫助、支持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活動去組合、分析、判斷新舊知識的差異,進而構建起自己新的認知結構。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主體,而在案例教學模式中,學習者為主體,教師與學習者的角色都發生了變化。教師角色的正確把握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目標是否能實現。
一、案例教學背景下教師角色概念界定
1.教師角色的內涵。教師角色是指教師在與學校開設課程有關的關系中所體現的一種身份,且由此而限定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模式的總和,它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種既重要又特殊的角色。教師角色代表的是教師在社會中的地位,教師的地位也是教師責任和教師權利的集合。這里所指教師責任是指作為從事教育的專職人員所必須履行的特殊社會責任;這里所指的教師權利是指作為從事教育的專職人員所擁有的自由權,教師只有實現了教師責任和教師權利才算真正扮演了教師角色。教師角色包含著社會對教師的期望,教師角色同時也是一種心理需要,并且教師角色在社會活動中是不斷實施轉換的。
2.案例教學背景下的教師角色轉換。案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再是傳統教學中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關系,在此,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變成以學生“學”為主題,教師“教“為主導的關系,這就要求教師的角色隨教學方式的改變進行轉換。這是教師角色并非是一個單層面、靜態的人格模型,而是具有多層面、動態的復合系統。案例教學中,在外在因素的支持下,教師通過自身的努力找到需要轉換的角色,并進一步對新角色系統把握,成為課堂的組織者角色、交流者角色、激發者角色、管理者角色、咨詢者角色等。
二、案例教學背景下教師角色轉換現狀
在實際的課堂中,案例教學中的教師容易扮演一些錯誤角色:
第一,放任自流型。由于教師過分放大學生在案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此,在教學過程中,給出案例提出問題后就袖手旁觀,不作任何引導,任由學習者自己完成案例分析、討論,對最終的結論不進行公正的評價。
第二,大包大攬型。由于教師習慣與傳統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實施案例教學中,依舊大包大攬,留給學習者的自由空間很小,學生只能處于簡單地回答“是”與“否”,“好”與“壞”的被動境地,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實現。
第三,急于求成型。一些教師雖然認識到案例教學中學習者的主體地位,也有意識的去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在實際的課堂討論中,卻急于得出教師自己期望的結論,或著不支持學生得出與教師意見不一致的結論,強行要求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
三、技術經濟學案例教學對教師提出的要求
技術經濟學案例教學作為一種開放型、探究型的教學模式,它不僅僅要求教師對課程的內容和所選案例十分熟悉,并且要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真正把握好案例教學的課程,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淵博的理論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將理論和時間有機的融合,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1.更新教學理念。在技術經濟學案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要建立一種新的關系,教師從課堂的“獨奏者”的角色向課堂的“伴奏者”的角色進行過渡。教師應樹立新的教學理念,走上不再是以傳授知之為主,而是幫助學生去組織、發現和管理知識,是引導學生而非塑造學生之路。
2.教學案例的準備。案例教學中的“案例”,相當于一部戲劇的劇本,在課前作為“導演”的教師要精心的選編“劇本”。所選“劇本”,要符合課堂教學目標的需要有針對性,并且能夠獲得案例的全部事實材料。也可根據技術經濟學課程內容的需要,提前告知學生部分案例題目,一邊學生在課前收集整理相關的資料,為課堂討論、分析做好準備。案例的選擇上,也可以選擇一些與常理和公認的理論邏輯相悖的實件,充滿矛盾存在沖突,引導學生用所學理論知識判斷否定或者解決矛盾。
3.豐富案例教學手段。案例的呈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使印發材料、口頭描述、多媒體展現、模擬再現情境等,充分發揮多形式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效的學習工具。從某種角度上說,技術經濟學案例教學的實質既是積極創造一些有利的外部條件,其中,包括先進的教學手段的應用,已達到培養具有一定理論水平,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目標。有關資料已表明:人們能從視覺中獲得25%知識的記憶內容,從聽覺中獲得15%知識的記憶內容,而將聽覺和視覺兩者結可使記憶內容達到65%。因此,在案例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活情景再現呈現案例的手段,可以增強案例的直觀生動感,從而引起學生對案例的關注和信息的獲取,提高課堂效果的實效。
技術經濟學案例教學時一種操作性強、內涵豐富的教學模式,這種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轉變角色,更快更好的適應新角色。我們相信只要是我們不斷的探索不斷的提高,教師能夠在案例教學中展現其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田祥宇.論財務管理教學中的案例教學[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3 (4).
(作者單位:菏澤學院經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