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在外語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當今教材多樣化的情形下,如何去編寫、分析和評價教材顯得尤為重要,對教材的評價標準既要反映教學思想和方式,更好的達到所需要的教學目的,促進學生學習。
一、英語教材的概念和作用
教材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材是指英語教學中使用的教科書以及與之配套使用的練習冊、活動冊、故事書、自學手冊、錄音帶、錄像帶、掛圖卡片、教學實物、計算機軟件等等。狹義的英語教材是指傳統觀念中的教材,即指課本(教科書),它集中反映了我國的英語教學意識形態和教學理念,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是師生交往的媒介,“通常教師和學生各有一本,并作為語言課程的基礎系統學習”。教科書是學校教學中最重要的教材,或是教材系列中最主體的部分。
二、教材評價的目的
進行教材評價的原因有許多而且很廣泛。其一,選擇新教材的目的是需要評價的主要的方面;其二,是對于現行使用的教材的強項和弱項確認后,應該更好地發揮教材的優勢,同時也要通過改編或者添補材料來完善現行教材;其三,教材評價也對教師的發展以及從新材料中洞察一種發展趨勢。
三、教材的分析及評價
1.教材評價的發展過程。首先,用來評價教材的一個最主要的標準是《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中學英語課程的綱領性文件,代表了國家和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教學等活動的基本要求。最新制訂的《課程標準》對教材提出了一下幾點要求:(1)思想性原則。它要求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匯其中,并促進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2)發展性和拓展性原則。它要求英語教材應該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培養學生獨立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3)科學性原則。教材的設計應該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并且要選用真實、地道和典型的語言素材。(4)趣味性原則。教材的內容、活動形式、表現形式、裝幀設計等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持續的學習動機。(5)靈活性和開放性原則。這些對教材在方法和內容上的要求構成了我國中學英語教材評價的基本原則,也是國內英語教材評價的指導思想。
其次,教材應該反映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及二語習得理論和外語教學理論的合理內核,體現新的外語學習理論。
最后,一套好的教材還應該考慮到教師教學和職業發展的需要,并具備支持性教學材料,各地的外語教學差異很大,主要表現在師資、設備和學校管理水平等方面。我們要考慮各地外語教學的差異在教材中如何體現出來。編寫教材不能僅面向城市,而應當統籌考慮城市與農村的差異,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的差異。教材的編寫難度應當適中,有一定的彈性,使教師在教學時能夠根據本地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靈活地、有創造性地運用教材。
2.教材評價的過程
(1)明確評價目的。評價目的即評價的原因。教材評價的目的主要有這樣幾種:檢視新教材對于特定的學校、特定的學生是否適用;對正在實施的教材進行改進;在幾種可供選擇的教材方案中選擇一種最優的。
(2)確定評價參照系。評價首先要確定價值主體,價值主體的需要是處于支配地位的,是衡量客體價值的尺度。客體的價值都是相對于特定的價值主體的特定需要而言的,而人的需要是多層次多維度的復雜體系,因此某一事物的價值總是相對于某一種或幾種需要而言的。價值客體無論多么微小簡單,都是一個混沌的多面體人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且不斷變化的。
(3)獲取價值主體的信息。所謂獲取價值主體的信息,實質是要把握作為價值關系一端的價值主體的需要。這包含幾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既要把握價值主體的愿望,又要把握價值主體的真實需要;二是既要把握價值主體此時此地的需要,又要把握主體將來的需要;三是既要把握主體需要的現實狀態,又要把握主體需要發展變化的內在機制。
3.獲取價值客體的信息。評價者還需要獲取有關價值客體的一切信息,包括客體的屬性、結構、功能、過程、背景等方面的信息。教材的相關信息包括教材自身的信息和教材的背景信息。教材自身的信息指該教材的理論取向、教材目標、教材內容、學習活動方式、教材的實施過程、學生成績、教材取得的預期與非預期的效果等。教材的背景信息指教師因素、學校因素、行政管理因素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和這些因素與教材之間的交互作用等
4.作出價值判斷。當評價者獲得了充分的信息后,就要對教材進行價值判斷。不僅評價者進行價值判斷,教材決策者或審議者都會作出自己的價值判斷。每個人進行價值判斷都不可避免地會受自己的價值觀影響。評價者應時時檢討自己的價值觀和它在評價中所起的作用。
四、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教材評價總是具體的,是針對特定的價值主體、在一個特定的參照系中進行評價的,如果價值主體和參照系發生改變,評價的結果也必然發生改變。因此,評價者在提供教材的評價結果時,最好同時提供評價參照系的資料,包括教材使用者的特征與需求、作為比較的其他教材的有關情況等,這樣才能完整的評價教材。
參考文獻:
[1]曹進.新高中英語教材分析與評價[D].東北師大碩士學位論文,2006.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