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推廣與學校信息技術教育全面普及,互聯網走進了農村學生的生活。網絡以強大的輻射力和感染力吸引著眾多的學生,他們可以從網上更快、更多地獲取信息,為學習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和樂趣。但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對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和沖擊。網絡對我們農村學校的思品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帶來了新的機遇。
一、農村小學生良好思品形成滯后的問題成因
網絡影響,網吧的興起,使部分學生喜好上網,難免會受到網上一些不健康因素的影響;不健康的文學、文藝作品影響,一些經營者非法宣傳銷售黃色口袋本、暴力讀物等;還有就要不適合學生的影音作品的影響,如一些違規的錄像廳、音像制品商店非法播放、銷售黃色錄像帶、光碟等。學校方面主要是農村學校教育中“重智輕德”,“應試教育”觀念依然在師生頭腦中有較牢固的根基。少數教師師德不高,教育方法不得當。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結合不好。在家庭方面,農村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思想也是“重智力輕德育”,多數家長還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品德好壞無所謂。對學生的家庭教育失誤,存在著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給年邁的老人監管,或因婚姻家庭變故致使學生違法犯罪的惡果。
二、網絡對小學生思品形成影響的分析
學生思品教育工作是一個立體化的教育工程,學校、家庭、社會,都要努力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構建一個“三位一體”的綜合的教育大課堂,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教師要提高對網絡思品教育迫切性和復雜性的認識。網絡作為傳播媒介,它以開放性、時效性、匿名性及個體參與性等特點,使學生的思想產生很大的變化,給學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1、網絡的發展削弱了其他傳媒的導向功能。許多內容貌似客觀、公正,向涉世不深的學生展示著新異誘人的信息。網絡充分利用其快速而全面的傳播,逐步確立了其傳媒的主導地位。學生更愿意接受網絡帶給他們的信息,面對更具選擇性和趣味性的網絡,受到新的挑戰。
2、網絡容易導致現實與虛擬世界的內在心理沖突。學生對新異的事物和觀點比較感興趣,經常探索所感興趣、對感官刺激比較強的信息。學生通過網上聊天、瀏覽信息等方式,經常和外面新奇的世界進行交流。網上所充斥的各式各樣的信息,往往與現實世界有很大的反差,很多學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辨別是非能力,會對他們的思想領域產生巨大的沖擊,甚至影響他們的健康及學業發展。
3、網絡改變了學生的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傳媒的迅速發展使學生有了更多與外界交流的機會,而具有廣泛性、間接性和穩定性的互聯網正在構成學生生活的重要環境。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學生能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滿足。當現實世界不如他們的網絡情境時,他們會更加依賴網絡,使得他們原有的生活、學習和思維方式得到全面的更新與發展。
4、學生很容易陷入網絡誤區。網絡的隱蔽性、虛擬性給了人們充分的自由,使外界不易監控。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學生極容易陷入網絡情境不能自拔,從而影響自身的身心健康,甚至誘發未來的網絡犯罪。
三、運用網絡優勢推進小學生思品教育工作
網絡的負面作用遠超過了正面作用。如何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思想教育建設的一個重大課題,做好學生思品教育是當務之急。網絡在給學生思品教育工作帶來富有特色挑戰的同時,也提供了新的機遇。網絡世界,使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多姿多彩。
1、網絡提高了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社會化程度。網絡的出現,消除了學校和社會的圍墻。這對我們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思路,消除了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脫節的弊端。
2、網絡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具靈活性。“網絡”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載體,可以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及網絡匿名性的特點,引導學生在網上發表各自的觀點、意見,把網絡溝通作為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一條重要渠道。通過對主題討論、對話聊天等形式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向深入、細致、高效的方向發展。
3、大容量的信息可以豐富思想教育的素材。網絡技術可以將許多歷史性的、抽象的內容以多媒體的形式逼真的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產生更為深刻的情緒體驗。因此網絡傳播的多媒體特性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更大的作用。
四、切實采取措施,保證網絡思品教育卓有成效
1、加強網絡道德教育。我們應該適應新形勢,大力推進學校網絡思想品德教育的開展,通過一批有特色的思想品德教育專門網站,使之成為利用網絡進行思品教育的領頭羊。
2、要加強對網絡的監控,注意搜集、分析和反饋網上信息。教師要以正確的方向是主動出擊,積極引導。學生思品教育者要積極上網,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網上環境”,過濾不良信息,通過網絡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要精心策劃開展豐富多彩的網上活動。網絡的生命在于內容、在于特色,在于充分發揮網絡傳播的優勢。我們可以開展基本的網絡知識教育,引導師生建立他們自己的網站,在網上擁有自己的空間,成為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交流的大舞臺。
4、要建立一支精干的思品教育隊伍。學校網絡是融思想道德工作和網絡技術于一身的新型管理,這就對思品教育工作提出的挑戰,老師要學習網絡知識,了解網絡,運用網絡,要把思品教育工作融進網絡,把思品教育工作與網絡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教育觀念、內容、途徑和方式等方面都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需要。
網絡是永遠敞開的德育課堂,也是新形勢下思品教育面臨的新領域。要增強憂患意識、陣地意識和創新意識,充分利用網絡這塊思想陣地,使學生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李幼林、吳奉,重慶黔江區鵝池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