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先說明重視口語教學的重要性,然后指出為何在目前的大學教育中,口語如此難以實施的主要原因呢,最后,針對以上的原因提出可行的提高的方法,以供英語教學者們參考,提高學生的全面的素質的提高。
一、口語教學的必要性
一直以來,大學英語作為大學本科生的必修課,占到學生學分的很大一部分。按時間來算,歷時通常是兩年。英語教學一直不斷的在改革,也取得了很好的收效。但是,口語教學一直是教師和學生心中的痛。可是,作為英語學習的人來說,能夠運用語言,也就是能夠說出來才是真正衡量英語是否掌握的重要標準之一。另外,口語能力也是目前自改革開放的浪潮下,外資企業,甚至是國內企業事業錄用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
二、英語口語差的主要原因
1.長期以來,大學英語教學都是大班教學,60-80人左右一個班。通常教師無法進行口語教學。因為即使布置一個任務,學生們很少有參與的機會,并且教師很難控制全班的動向也無法回饋。
2.教學觀念無法轉變。大多數的課堂,以前都是填鴨式,不停的給學生灌輸知識,似乎沒有教師全堂講授,教師就沒有上課,學生似乎也沒有學到東西。
3.考試制度所造成的后果。大家都清楚,在目前我國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中,沒有口語考試。也就是說,學生們多年來訓練的目標就是高考,就是應試考試,而非語言的運用能力,要從根本上改變這個現狀,必須從源頭開始抓起。
三、英語口語不好帶來的負面的影響
1.因為知道口語的重要性,作為語言學習者,無法開口說出一口流利的英文,最大的負面影響是會大大的削減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會讓學生們覺得花了那么多的時間 和精力學的都沒有用。除了會考試,就什么也不會,但是,真正進入社會是實戰的,不是考試過關可以的。所以,這種能力培養和需求的脫節使得他們很難產生學習的興趣。
2.口語差,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其他各項能力的發展和掌握。聽說是一起的。如果學生的口語比較差,那么,聽力也是很難提高的。同樣,如果口語部好,學生們就很 難建立起來英文思維的模式,也就很難去閱讀英文資料。從而,沒有語言的輸入,語言輸出的寫作業難以拔高。所以,英語能力的聽說讀寫譯是一體的。它們是相輔 相成的。在鍛煉某一個能力的同時,也是在培養其它的能。相反,如果其中一項能力存在缺陷,自然地,其它幾項也會收到阻礙。
四、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教師也需要很好的課堂涉及和把握能力。主要分為如下三大項:
1.教師一定要轉換好自己的角色。應該作為一個提示作用。也就是說,不要過多的參與和打斷學生的口語活動。可以后面做總結,可以提示,但是不要過多干涉,引導學生深入的探討一個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2. 教師還應該做到積極鼓勵和表揚學生,要給予學生考口說的勇氣和信息。因為學生用二語進行交流本身就存在焦慮。教師要做到,不管學生說得正確與否,都要用積極地態度先讓學生參與進來,然后,在適時地進行有創意的更正。甚至是讓學生自己糾正,而不是自己提出來。
3.教師在選材的時候,一定要是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喝他們能夠掌控的知識范圍內的。無論提出的問題,還是給的時事,或是作文題目,討論的話題,都應該是學生們比較熟悉的,有話可說的內容。如果給一個連中文都不知道怎樣闡述的信息點,自然,學生就無法開口。
五、四種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方法
1.回答問題。課堂上,教師給定一定的信息,然后開放性地給出各種提問,或是課堂的教學任務,以此任務來促使學生能夠打破思維定式,提出具有創造性的問題或是答案。在任務 設置的時候,教師應該開拓多條思路。這樣,在應對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學生才能做到有話可說。從而讓學生對口語話題或是相關的任務產生出濃厚的興趣。有了興 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相應有具有高度的注意力。
2.復述。一共有三種改變的方法:一,可以讓學生講已經聽或讀到的信息中人稱,時態,語態進行一些改變。二,可以根據所得的信息驚醒內容的推理,概括,分析,總結段落 或是全文大意。這種方法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三,可以叫做發展或深入式復述。也及是說,學生可以根據已得信息繼續創造下去。
3.口頭作文。給出作文題目的同時,教師可以帶著全班的學生進行討論。討論過程可以依據:提出個人觀點,給出個人支持或是反對觀點的原因,簡單陳述論據。給出學生可供思考的大的方向,然后,讓學生根據信息進行自己的語言組織和編碼。
4.課堂討論。我們經常說,在討論中可以激發思想的火花,說的其實同樣是一個意思。在公開的討論中,學生們可以補充思想,從別人那里得到一些有價值的信息,然后再結合自己 的觀點,通常可以產生新的觀點。在課堂上,首先給學生創造一個焦慮適中的氛圍,然后提出一些比較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大家可以各抒己見,但是,必須論據充 分。在口語鍛煉的同時,鍛煉了大家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以上是筆者對于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幾點思考,雖然口語教學如前所述存在一些客觀的因素,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引導學生重視口語練習,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成為社會更加需要的人才。
(作者簡介:張牡丹,武昌理工學院外語學院英語教師,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