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民群眾更加關注自身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相比而言,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戶,較難獲取文化站的免費服務。這將不利于我國城市化的全面展開;也會抑制城鄉統籌的順利推進。文化站就需要根據上述二者之間的不同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免費服務。應遵循:以為群眾的生產提供知識儲存為主導;以為群眾的生活提供休閑閱讀為輔助。
從現階段所反饋的信息,不難發現:城鎮地區所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更多,其中就包括:處于文化站免費服務的覆蓋范圍內;相比而言,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戶,則較難獲取該免費服務。文化站免費服務對于后者服務的缺失,將不利于我國城市化的全面展開;也會抑制城鄉統籌的順利推進。鑒于此,本文將著重討論:文化站如何有效開展免費服務,來滿足縣域群眾的文化需求。這里還須明確一點:本文所謂的“縣域群眾”,包括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
一、群眾文化需求分析
根據本文對“縣域群眾”的范圍界定,不難知曉:有關對群眾文化需求的分析,須分別就城市人口與農村人口展開。受到他們各自生產與生活方式的差異性作用,必然導致他們在對文化站的免費服務上各有所需。
1.城市人口的文化需求分析。縣域城市人口大都為企事業單位職工,或自由職業者。這就決定了,他們具有強烈的市場意識。包括:對行業發展、企業管理、特種經濟動植物養殖等方面的信息需求強烈。其中:(1)針對行業發展而言。受到地域與生活空間的限制,他們更加關注本省、本市有關行業的發展現狀,以及本地區的招工信息。盡管,當地電視臺也時常傳播上述信息,但是受到時間與收看習慣上的影響,效果并不理想。為此,文化站可以時時提供承載該信息的報刊、雜志,來滿足當地城市人口的需求。(2)針對企業管理而言。縣域內存在著大量的家族式企業,該企業類型正處于向公司制企業的演變過程。并且,伴隨著企業目標市場的擴大與復雜化,一定的企業管理知識則是必備的。(3)針對特種經濟動植物養殖而言。在縣域地區也普遍存在,能開展該項經營的人員,往往具有較多的資金資本。因此,他們大都在居住在城區。其在養殖過程中必然需得到及時的技術支持,文化站包括相關書籍的提供,以及相關農業技術專家的聯系,則成為免費服務的內容。
2.農村人口的文化需求分析。不可否認,隨著我國中西部地區平均工資水平,與東部發達地區間的差距逐漸縮小,中西部農村人口結構所突顯的空心化趨勢有所緩解。然而,從整體上來看仍然以在家務農的中老年人口與小孩子為主。為此,他們對文化信息的需求,更多的還是在于農作物的耕種,以及牲畜的飼養知識。受到其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文化站在免費提供農業技術書籍的閱讀服務時,同樣需要幫助聯系農業技術專家。并且,農戶的農業生產所呈現出的散、廣的特征,規定了文化站提供免費服務的方式。
由此可見,文化站就需要根據上述二者之間的不同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免費服務。
二、針對群眾需求文化站免費服務的目標導向
對于以財政扶持的各級文化站,在開展免費服務時仍須明確自身的目標導向。從組織資源的角度來考察,惟有明確了目標導向,才能有效整合文化站的人力與物力資源。畢竟,從各級文化站所擁有資源,與需求服務的人口數間的比較來看,服務缺口仍是巨大的。
1.以為群眾的生產提供知識儲存為主導。本文所關注的縣域地區,無論從區位上還是群眾的生活水平上,都與地級市的核心城區存在較大差異。這一客觀現實的改變,需要由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向縱深發展而實現。為此,縣域地區群眾現階段更關注的則是收入的提高,以及工作質量的提升問題。該問題的解決,除了需要各級政府有效開展城鄉統籌、新農村建設,還在于當地群眾自身在相關知識方面的儲備。
基于上述考慮,文化站的免費服務應,以為群眾的生產提供知識儲存為主導。
2.以為群眾的生活提供休閑閱讀為輔助。一定的休閑娛樂仍是縣域群眾所必需的。不難發現,縣域農業甚至城區人口的休閑娛樂方式極為單調。因此,文化站的免費服務,還應適度覆蓋為群眾提供休閑閱讀的領域。之所以強調“適度”,則在于:文化站所提供的免費服務,屬于稀缺資源;在此背景下,應將文化站的人力與物力配置在更有效的領域。
三、具體的服務途徑
考察鄉鎮文化站的發展狀況不難發現,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鄉鎮文化站,實現了包括:圖書借閱實行一證通、電子閱覽室、文體器械等均免費制度。現正在推進“農家書屋”工作。在此基礎上,本文圍繞上文所述構建以下服務途徑。
1.根據縣域群眾的文化需求選擇相應圖書。正如上文指出,由于不同縣域的資源稟賦條件不同,這就造成不同縣域人口的閱讀偏好也顯得不盡相同。因此,若更好的完成服務方式的構建,縣級圖書館就需要對上述問題進行實地調研。進而,滿足圖書的內容和種類與當地人口的閱讀偏好相吻合。
2.柔性化開展借閱活動。以西部地區縣域群眾為例:西部縣域內的勞動人口逐步返鄉參與工作。這種態勢逐漸改變了以前縣域人口所呈現的空心化特征,增大了文化站的閱讀密度與閱讀頻率。因此,相應的柔性化借閱活動的開展,將直接提升各級文化站在免費服務方面的社會效益。同時,文化站也可以和當地的鄉、村委員會接觸,通過送書下鄉的形式來滿足縣域農業人口對圖書的閱讀要求。
不可否認:“免費借閱”還與借閱者的素質有關,閱讀后不還的情況時有發生。為此,在展開上述免費服務途徑的同時,還應建立其完善的監督機制。
(作者單位:浙江省桐廬縣橫村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