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過對廣州市7個主要蔬菜生產地土壤汞含量進行采樣測定,采用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值和廣東省土壤背景值為標準對其單因子污染指數進行分析評價。結果表明,廣州市蔬菜產地土壤汞含量較高,采集的60個樣品中,超過0.05 mg/kg的樣品達43個,其中黃埔區汞含量超標嚴重;從時間角度來看,廣州市蔬菜產地土壤汞平均含量呈現出先下降后增長的趨勢,近幾年的增速較快;60個樣品的汞污染指數為0.073~3.820,平均值為1.139。
關鍵詞:蔬菜產地;土壤汞含量;污染評價;廣州市
中圖分類號:X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5-3069-03
Evaluation on the Mercury Pollution of Main Vegetable Producing Areas in Guangzhou City
LIU Xiao-yu1a,XIE Shi-you1a,1b,WEI Xiu-guo2,HAO Xiu-dong1a
(1a.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1b. Key Laboratory of the Three-Gorge Reservoir Region’s Eco-environ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Soi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Abstract: The mercury content in 60 soil samples from 7 main vegetable producing areas in Guangzhou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mercury pollution situation of these areas were evaluated. Mercury contents of 26 samples were higher than the background mercury content of Guangzhou, and the contents of 43 samples were above 0.05 mg/kg. The single factor pollution indexes of 60 samples were between 0.073~3.820 with a mean value of 1.139. The mercury pollution in Huangpu district was the most serious. The mercury content of vegetables producing areas in Guangzhou decreased in the past, however increas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 vegetable origin; soil mercury content; pollution evaluation; Guangzhou city
土壤重金屬污染一直是國內外土壤科學和環境科學工作者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1-7]。廣州市作為廣東省的省會,同時又是廣東省的經濟中心,工業、生活中的重金屬排放量日漸增多,尤其以汞最為突出。汞被植物根吸收,或是直接被植物的葉片吸收,進入食物鏈,使生物體內的酶受到破壞,對人體健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8]。而目前的研究重點往往是著重于對鎘、鉛、鋅的研究,而對汞的研究甚少[9-11]。
本研究通過采集廣州市主要蔬菜生產地的土壤,測定汞的含量,評價廣州市蔬菜生產地汞的污染情況,總結汞的分布特點,探討其時間變化特征;以期為廣州市環境保護和保障居民健康提供基礎資料和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區概況
廣州市位于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是華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和東北部為山區,中部為丘陵和臺地,南部為珠江三角洲平原。蔬菜地土壤母質來源主要為河流沖積物、三角洲沉積物、洪積-沖積物,以及少量赤紅壤(坡積殘積物)。土壤質地一般多為輕壤土、中壤土、重壤土、壤土和砂壤土,少量為砂土、輕黏土或黏土。地理位置為北緯23°02′24″-23°25′53″,東經113°08′36″-113°34′52″,地處南亞熱帶,屬南亞熱帶典型的季風海洋氣候,濕熱同期,雨量充沛,光熱條件充足。
1.2樣品布設及采集
本次調查在2007年4~8月進行,主要調查土壤重金屬汞的含量,調查的范圍包括廣州市主要的蔬菜生產地——天河區、海珠區、蘿崗區、白云區、黃埔區、荔灣區和越秀區等,考慮到區域的代表性及均勻性,共布設了60個樣點,獲取樣品60個;天河區、海珠區、蘿崗區、白云區、黃埔區、越秀區和荔灣區的采樣點分別為7個、6個、1個、13個、24個、3個和6個。
樣品的采集采用多點混合的方法,采集耕作層0~20 cm的土樣,根據采集的面積、地形條件及土壤的性質確定混合點的數量,混合后采用四分法,最終采集1 kg左右的樣品。
1.3分析方法
土樣經自然風干后,去掉土壤中的侵入體,磨碎過100目尼龍篩[12];樣品經HNO3-HClO4消化處理后,采用原子熒光法進行汞含量的測定。
1.4數據處理
數據分析采用Excel軟件和SPSS 17數據統計軟件進行處理。
1.5評價方法
采用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標準司在1995年發布的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值(GB 15618-1995[13])(表1)。土壤背景值統一采用1990年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提供的廣東土壤背景值[14]。
采用土壤單因子污染評價模式[15,16]。單項污染指數Pi=Ci/Si;式中,Pi為第i種污染物的單因子指數;Ci為第i種污染物的實測值;Si為污染物i的評價標準。
根據土壤和作物中污染物積累的相關數量計算污染指數,確定污染等級,劃分污染指數范圍。①土壤污染顯著積累起始值:指土壤中某污染超過評價標準的數值,采用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中的一級標準,用C1表示。②土壤輕度污染的起始值:指土壤污染物超過一定的限度,使作物體內污染物相應增加,以致于作物開始受到污染;此時,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即為輕度污染起始值,采用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中的二級標準,用C2表示。③土壤重度污染起始值:指土壤中的污染物繼續積累,以致于作物受害加深,作物中的污染物含量接近或超過食物衛生標準;這時,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起始值即為重度污染起始值,采用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 15618-1995)中的三級標準,用C3表示。
根據上述C1、C2、C3的數值,確定污染等級和污染指數范圍:非污染,Pi≤1;輕度污染,1<Pi≤2;中度污染,2<Pi≤3;重度污染,Pi>3。
2結果與分析
2.1廣州市蔬菜產地汞含量
汞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5 mg/kg,廣州市主要蔬菜生產地土壤汞含量范圍在0.011~2.320 mg/kg之間,樣品中汞含量高于地殼中汞含量的樣品有43個,樣品中汞含量高于廣州市土壤汞含量背景值0.161 mg/kg的樣品有26個。其中,天河區、海珠區、蘿崗區和白云區均有1個樣品超標;黃埔區有20個樣品超標,占黃埔區樣品總數的83.3%,超標率較高(表2)。
2.2廣州市蔬菜產地土壤汞含量的時間變化
由表3可知,廣州市蔬菜地土壤中汞含量呈現出先下降后增長的趨勢,下降速度較緩慢,但增長速度較快,尤其在近幾年,呈現了飛速增長的情況。2007年土壤汞平均含量為0.362 mg/kg,遠高于廣州市土壤背景值,土壤重金屬含量的超標必然會影響蔬菜的品質;這個問題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2.3廣州市蔬菜產地汞含量的污染評價
通過廣州市各蔬菜生產地土壤汞的污染評價顯示,廣州市土壤汞污染指數為0.073~3.820,平均1.139。天河區汞污染指數為0.240~2.420,平均0.855;海珠區汞污染指數為0.140~1.143,平均0.465;蘿崗區汞污染指數為2.250,白云區汞污染指數為0.087~1.318,平均0.368;黃埔區汞污染指數為0.600~3.820,平均1.877;越秀區汞污染指數為0.073~0.233,平均0.171;荔灣區汞污染指數為0.613~2.690,平均1.163。
由表4可知,廣州市各蔬菜生產地的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其中越秀區的3個樣品均未受到污染;白云區有1個樣品受輕度污染,總污染率相對較低,為7.7%;天河區和海珠區均有1個樣品分別受中度污染和輕度污染;黃浦區的24個樣品中,有20個受到污染,污染率較高,為83.3%。
3結論與討論
3.1黃埔區汞含量超標嚴重
試驗結果表明,黃埔區汞含量超標嚴重。黃埔區汞含量的平均值是其他產地汞含量平均值的1~26倍,平均污染指數和污染率也較高,所有的重度污染均出自黃埔區。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黃埔區歷來是廣州市的工業重區,工廠分布密集,導致水體、空氣、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的重金屬含量較高;其次,因采樣點比較集中,有可能造成距離較近的采樣點得出的污染指數也較為接近的效果。
3.2廣州市蔬菜產地汞含量高
地殼中汞的平均含量為0.05 mg/kg,但在廣州市蔬菜產地所抽取的60個樣品中,含量超過0.05 mg/kg的樣品達43個;蔬菜產地汞含量的平均值為0.362 mg/kg,是廣州市土壤背景值的2.25倍;這說明廣州市蔬菜產地的含汞量較高。這可能是由于廣州市工業排污處理不當,導致土壤吸收工業排出的重金屬汞,使土壤中汞的含量超標;另外也可能是由于樣品采集的代表性不足引起了偏離,如蘿崗區只采集1個樣品,樣品的含量超標、污染指數也較高,使得蘿崗區的污染率達100%。
參考文獻:
[1] MARTIN A C, RIVERO V C, MARIN M T L. Contamination by heavy metals in soils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a scrapyard of discarded vehicles[J]. Sci Total Environ,1998,212:145-152.
[2] PICHTEL J, SAWYERR H T, CZARNOWSKA K.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metals in soils in warsaw, poland[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1997,98(2):169-174.
[3] TAM N F Y, LIU W K, WONG M H, et a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roadside urban parks and gardens in Hong Kong[J]. Sci Total Environ,1987,59:325-328.
[4] 傅瑞標,何青. 長江南槽重金屬的分布特征[J].中國環境科學,2000,20(4):357-360.
[5] 夏增祿. 土壤環境容量及其應用[M]. 北京:氣象出版社,1986. [6] 夏星輝,陳靜生. 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方法研究進展[J]. 環境科學,1997,18(3):72-76.
[7] 柴世偉,溫琰茂,張云霓,等. 廣州郊區農業土壤重金屬含量與土壤性質的關系[J]. 農業生態環境,2004,20(2):55-58.
[8] 王淑英,馬嘯華.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危害和修復[J].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5,21(5):122-125.
[9] 魏秀國,何江華,王少毅,等. 廣州市菜園土和蔬菜中鎘含量水平及污染評價[J]. 土壤與環境,2002,11(2):129-132.
[10] 羅緒強,王世杰,劉秀明,等. 喀斯特石漠化過程中土壤重金屬鎘的地球化學特征[J]. 生態環境學報,2009,18(1):160-166.
[11] 吳迪,李存雄,鄧琴,等. 貴州省典型鉛鋅礦區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評價[J]. 貴州農業科學,2010,38(1):92-94.
[12] 中國土壤學會農業化學專業委員會. 土壤農業化學常規分析方法[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 457.
[13] GB 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S].
[14]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中國土壤元素背景值[M].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0.354.
[15] 李祚泳,丁晶,彭荔紅. 環境質量評價原理與方法[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275.
[16] 洪堅平. 土壤污染與防治[M]. 第二版.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239.
[17] 魏秀國,何江華,陳俊堅,等. 廣州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狀況調查及評價[J]. 土壤與環境,2002,11(3):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