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闡述了原油中高碳蠟的定義、結蠟機理及影響因素,簡要介紹了目前油井中常用的幾種清防蠟技術,并結合高碳蠟原油的結蠟機理,探索出了適合高碳蠟原油的清防蠟方法。
【關鍵詞】高碳蠟結蠟機理清防蠟
在原油的開采和集輸過程中,隨著溫度和壓力降低,輕質組分不斷逸出,原油中的蠟便以結晶體形式析出,聚集并沉積在油井井壁、輸油管管壁及相關設備等金屬表面,即出現結蠟現象。油田開發過程中的油井結蠟,嚴重影響了油井的正常生產,成為各油田生產單位普遍存在并急需解決的問題。
1 蠟的定義
原油中的蠟通常是指碳數大于C16的正構烷烴以及多種化合物的混合物,多數原油中,蠟的碳數主要分布于C20~C30之間,稱之為低碳蠟;高碳蠟原油除含低碳蠟外,還含有碳數大于C40的蠟,稱之為高碳蠟。高碳蠟在世界上極為罕見,這種蠟容易析出沉積,且蠟質堅硬熔點高,很難清理,嚴重制約油田正常生產。我國西部的吐哈、塔西南、火焰山油田原油中C36~C70的石蠟幾乎占整個蠟含量的50%。
2 高碳蠟結蠟機理
高碳蠟在較高的溫度下就結晶析出,形成多個穩定的晶核,成為蠟分子聚集生長的中心;隨著原油溫度不斷降低,越來越多的蠟分子從原油中結晶析出,很快吸附在高碳蠟晶體或聚集體表面,蠟分子的濃度也會越來越大,使蠟晶增長。蠟沉積量的不斷增加導致泵效降低、抽油機載荷增加及油井產量降低,甚至導致井筒堵塞以致無法生產。油井結蠟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油井產油量,防蠟和清蠟便成為油井管理的重要內容。結蠟過程見圖1:

圖1結蠟過程
3 影響結蠟的因素
影響結蠟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油的組成(蠟、膠質和瀝青含量)、油井的開采條件(溫度、壓力、氣油比和產量)、原油中的雜質(泥、砂和水等)、管壁的光滑程度及表面性質。其中原油組成是結蠟的內在因素,而溫度和壓力等則是外部條件。
4 國內外油田常用清防蠟技術
油田常采用各種手段來防止或減輕原油的結蠟狀況,常用的油井清防蠟技術主要有以下7種:
4.1機械清蠟技術
機械清蠟就是用專門的刮蠟工具,將附著于油井中的沉積蠟刮掉,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刮蠟工具見圖2、3。


圖2“8”字刮蠟片 圖3麻花鉆頭
4.2加熱清防蠟技術
加熱清防蠟技術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熱能來提高油管或抽油桿的溫度,達到清防蠟的目的。
4.3內襯油管防蠟技術
內襯油管就是創造不利于蠟晶在壁面上吸附和沉積的條件,包括玻璃油管和涂料油管。
4.4磁防蠟技術
一般認為強磁場對蠟晶具有“磁致膠體效應”,“氫鍵異變作用”和“內晶核改變”的機理。隨油田含水率的增加,防蠟效果降低,另外對有些特殊油性的原油(如高碳蠟)防蠟效果比較差。
4.5微生物清防蠟技術
微生物清蠟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食蠟性微生物,一種是食膠體瀝青質性微生物。
4.6超聲波清防蠟技術
超聲波+電熱清蠟技術的清蠟機理:一是在超聲波作用下,井內蠟和油管壁之間形成錯位而相互剝離,達到清洗油管壁作用,從而阻礙了蠟對油管壁的重新附著。二是超聲波能夠擊碎蠟的高分子鏈成低分子鏈,從而提高了蠟的流動性,再輔以電熱電纜釋放的熱能(100℃以上)使蠟熔化,然后隨井液一起排出。
4.7化學清防蠟技術
用化學劑對油井進行清蠟和防蠟是目前油田應用比較廣泛的方法。通常將藥劑從油套環空中加入或通過空心抽油桿加入,不會影響油井的正常生產和其他作業。除可以起到清、防蠟效果外,使用某些藥劑還可以起到降凝、降粘、解堵的作用。
5 高碳蠟的清防措施
除了我國西部高碳蠟問題嚴重之外,近些年來,隨著石油海外業務的發展,我國在海外收購的油田越來越多,產量逐年迅速增加,在生產過程中,結蠟問題日益突出。哈薩克斯坦PK油田原油中含大量的高碳蠟,在較高的溫度下就結晶析出,結蠟嚴重,部分油井清蠟周期僅為2天,極大地影響了油井生產的正常進行。通過對結蠟機理的研究,并基于共晶、分散及潤濕理論,綜合考慮清蠟和防蠟兩個方面,研制出了解決高碳蠟問題的清防蠟劑。高碳蠟的清防機理有如下幾點:
(1)在表面活性劑的協同作用下,清防蠟劑沿蠟沉積的縫隙以及蠟與油井管壁的縫隙滲入,促使沉積在管壁表面上的蠟溶解,并與管壁表面脫落,達到清蠟目的。
(2)根據共晶、分散理論,在蠟晶改進劑的分子結構中引入與高碳蠟結構相似的烷基鏈,確保清防蠟劑分子與高碳蠟形成牢固的共晶體,并能將高碳蠟晶穩定地分散在原油中,抑制其在結蠟表面的沉積,實現防蠟效果。
(3)根據潤濕理論,在清防蠟劑的分子結構中引入適宜極性強度的極性基團,以平衡清防蠟劑的親油性和親水性,提高其潤濕性,確保清防蠟劑在結蠟表面形成牢固的水化膜,抑制蠟在金屬表面的沉積,提高防蠟性能。
采用這種清防蠟方法,在解決高碳蠟原油結蠟嚴重的問題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彪.油井結蠟和清防蠟劑[J].精細石油化工,1994,(6):64-71.
[2] 魏剛,劉興勤.高效水基乳液清蠟劑的研制[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0,(26).
[3] 肖進軍.油井結蠟及清防蠟技術探討.化學工程與裝備,2010,(7):65-66.
[4] 趙福麟.采油用劑.山東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2000.
[5] Fu Shengzhang,Jian Ouyang,Muxi Wu. Enhancing water-flood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heavy oil reservoirs by using the viscosity reducer,2010,SPE133214:18-20.
[6] 張付生,方甲中,朱福民等.哈薩克斯坦PKKR原油特性及HS防蠟劑的研究[J].石油學報(石油加工),2010,(5):712-717.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