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初中數學教學風起云涌,它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和手段,適應了信息時代要求。目前,網絡教學還處于新生階段,優點和不足同時存在。本文通過闡述初中數學網絡教學過程,剖析問題和不足,提出了具體建議。
【關鍵詞】網絡教學初中數學提高質量
初中是人生學習成長的關鍵階段,初中生是充滿好奇、富有激情和創造力的一代,是計算機網絡應用的主要人群。開展網絡教學以其先進的技術、強大的功能和多樣的模式,適應了初中生學習成長的需要,對于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教學中得到迅速廣泛應用。
1 開展初中數學網絡教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開展網絡教學符合信息時代要求,是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要求: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計算機網絡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了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教學活動,是適應信息化浪潮而出現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的根本不同在于運用了計算機和網絡,但無論哪種教學手段,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開展計算機網絡教學是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網絡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其強大的交互功能,為學習創設了廣闊而自由的環境。基于計算機網絡環境下的教學,確立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了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較好的體現了因人施教原則。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學校現代教育裝備水平逐步提高,現代教育技術得到普及和廣泛應用,教師普遍掌握了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計算機基礎知識,其應用能力在不斷提高,這些為開展網絡教學提供了必備條件。
開展計算機網絡教學是適應數學學科特點,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數學本身是集嚴密性、邏輯性、精確性、創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學,需要借助一定的直觀形象來幫助學生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這為現代教育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提供了充分條件。計算機、多媒體的應用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網絡資源,加大了數學課堂的課堂容量,比傳統的“黑板+粉筆”方式節約大量時間,比單調的教學手段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如,講授函數及其圖像這一章節時,教師在課堂上用粉筆繪制函數圖象,既不精確,又不能讓學生清楚認識圖像的形成過程。如果教師課前制作或利用網絡資源中所提供的課件,則短時間內就可實現。
2 網絡教學的主要模式和網絡課堂的主要形式
目前,網絡教學以自主探究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方式,模式主要有以下兩種。一是利用網絡豐富的信息資源開展教學。課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收集相關圖片、音視頻資料等,整合制作成網頁、教學課件等教學資源。課上,組織學生結合教師布置的學習內容和情景演示,利用網絡進行自主探索學習。二是利用網絡先進的技術開展教學。網絡有先進的BBS、在線聊天等實時交流互動功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平等交流的空間,為教學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途徑。課前,教師通過BBS、E-mail等形式向學生發布學習任務;課上,同學們利用BBS、QQ在線聊天等形式進行課堂學習交流,提交課堂作業;課后,通過這些途徑,教師布置家庭作業或安排復習任務,學生提交作業,教師再對學生作業情況進行反饋。
按照初中生身心發展的特征,網絡教學主要采用網絡課堂教學作為主要形式。一般的,網絡課堂教學可總結為“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索→網上協作→知識小結→課上測試→課后延伸”這七個環節。
以初中數學《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這一課為例進行說明。
創設情境:教師制作類如介紹金字塔的外形結構等生活實例中的網頁鏈接,創設與等腰三角形教學有關的學習情境。同時配合實物圖片展示,來認識等腰三角形,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底邊、頂角、底角。
提出問題:教師指出本節課要學習的知識點,用計算機演示等腰三角形兩腰疊在一起出現的情形。提問學生,等腰三角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如果是,那么對稱軸是在什么地方?邊、角有什么關系?等腰三角形有哪些特征?你能用所學的知識驗證嗎?
自主探索: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提示,對等腰三角形所具有的性質進行獨自思考,猜想答案。分小組瀏覽網頁,查找相關資料,和自己的猜想進行對比,查找問題,梳理歸納結果。在這一環節,要為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網上協作:學生在網上進行人機對話同時,可以通過BBS、留言板和語音交流等方式進行師生、生生之間互動交流,探討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驗證自己的想法。必要時,教師可予以進一步提示點播。
知識小結:讓學生獨自完成內容小結,按小組進行組內討論、匯總。教師抽取幾個小組的同學進行口頭總結,其它小組進行補充。最后,教師進行點評,對本課知識點進行全面總結。
課上測試:小結后,教師可通過出示提前制作的ppt測試題目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測試。有條件的,讓學生進入在線測試系統進行知識檢測,深化知識的掌握。
課后延伸:學生在校內或家里上網,瀏覽教師指定的網頁鏈接,完成教師通過網絡布置的家庭作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3 妨礙初中數學網絡教學的因素
網絡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受限于硬件和人為因素,目前還沒有完善的模式,而且還常常伴隨出現搞形式主義等問題。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教師因素。教師的計算機網絡應用水平參差不齊,有些教師思想落后,擔心出現“不必要”的麻煩,不愿意使用網絡。二是學生因素。初中生處于生理和心理快速發展的階段,信息技術知識儲備不足,自控能力不強,沒有教師的“灌輸”感到無所適從,尤其是有些中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聊天等。三是學校軟硬件條件。有的學校缺少必備的多媒體、計算機網絡、軟件等硬件設備,或設備陳舊;部分學校對網絡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使用積極性不高。四是課程設計問題。網絡課程設計不合理,教學過程過于紛雜,和初中數學實際教學需要相脫節,影響了學生注意力,造成教學效果不佳。
4 提高初中數學網絡教學效果的辦法
要上好網絡課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為學校和教師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一是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開展網絡教學成功與否關鍵在學校,關鍵在教師。學校要充分認識網絡教學的巨大潛力, 鼓勵教師會用網絡、善用網絡。教師要放開手腳,積極大膽大進行教學改革嘗試與創新。二是提高師生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和應用水平。加強教師現代信息技術培訓,掌握基本的教學設計技能、多媒體課件制作、遠程教學等技能。發揮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的精神,設計合理高效的數學網絡課程,實現計算機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引導學生健康使用網絡,加強學生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尤其是計算機應用能力教學,提高學生在網絡教學環境下的學習能力。三是加強網絡教學硬件裝配。學校要重視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教育裝配水平的配備和提高,為更好的開展教學提供必備的物質保障。還要加強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注重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與使用,推動學校網絡教學的開展。
上好網絡課是深化初中數學網絡教學的關鍵。在網絡環境下的主要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但課堂上必要的板書、師生互動、語言交流等傳統教學手段不能少。網上資源龐雜,篩選數學資料時,應該做到多而不雜。一般的,比較抽象的數學知識、信息量較大的課等,比較適合進行計算機網絡教學。如,對數學概念的教學。數學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傳統形勢下,僅靠教師的講解,初中生理解程度不夠?!皵祵W來源于生活”,運用計算機網絡提供的豐富數學概念資源和實驗,創設富于啟發性和針對性的教學情景,能夠大大縮短數學概念與學生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