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RP代表了當代的先進企業管理模式與技術,并能夠解決企業提高整體管理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問題,近年來ERP系統在國內外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如何培養ERP人才是各高校必須考慮的一個科研課題,ERP教學設計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如何設計一個適合教學的ERP課程,是必須考慮研究的教學課題。
【關鍵詞】ERP 沙盤模擬 教學設計
ERP 是由美國Gartner Group Inc. 公司于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是信息時代的現代企業向國際化發展的更高層管理模式。經過10多年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對我國ERP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我國ERP的發展起源于90年代末期,直到2003年,用友、金蝶等軟件公司推出ERP軟件,ERP系統在國內才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其對ERP人才需求逐年增加,ERP軟件公司和高校培養出的ERP人才只能滿足企業需求的30%。我國的本科、高職院校從2003年起才開設ERP課程,主要包括企業經營模擬、ERP理論、ERP軟件應用、ERP綜合實踐等課程,但由于設置時間短,其教學內容各高校都不相同,開出模式也各不相同,教學手段也不成熟,學生畢業后不能完全適合企業的要求。
1 ERP教學設計現狀
目前,經濟管理類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缺乏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過程的全面了解,在進入社會之初,經常出現不適應企業管理的情況,不符合大多數企業用人的實際情況。企業需要的是了解企業實際,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企業在招聘畢業生時會更看中畢業生實習的經歷,選擇在校實習經驗較豐富的學生,以及學生在實習和實踐過程中建立的開闊的視野。學生是否了解并熟悉企業運作,已經成為很多企業在招聘時重點關注的要素。雖然許多高校為學生提供許多實習實訓機會,使學生更好的接觸企業實際,以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關鍵之處,并積極的尋找可以開展實習的合作公司。但是,效果并不明顯,學生普遍反映無法達到實習實訓的目的。分析該項目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1 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
ERP系列課程已經成為高職類經濟管理專業改革創新必須研究的課程,開設ERP課程,體現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是經濟管理類專業創新的方向之一。省內高校如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等目前都建有ERP實驗中心,下設若干個ERP實驗室,開設ERP理論與應用、ERP綜合實踐、企業經營模擬等課程。在招生和就業方面提高了學生競爭力,學生動手能力強。因此經管類專業必須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ERP實驗室,設計適合經管類專業特色的ERP課程,充分體現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創業能力和職業能力。
1.2 不能滿足高校資源共享、整和專業資源的需要
ERP課程憑借其精良的教學設備、完善的教學課件、精心構思的仿真實驗設計,特別是各種功能系統的聯合運行,有效全面地展示了現代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全過程,可滿足經濟管理類專業的畢業實習和專業實習,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ERP實驗課程的建設構想為:把經濟管理類所有專業的學生建立2-3個市場,每個市場內設有工商、稅務、審計、衛生、環保等政府部門,每個部門設3-5人;每個市場內設8-10家公司,每個公司設10-20人,公司人員由任課教師招聘,仿真市場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學生根據生產經營過程取得的各種票據和管理經驗,完成企業經營沙盤模擬、生產制造、財務鏈、供應鏈、人力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等模塊的仿真學習,一般可完成企業五年的生產經營過程,使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了解各類企業的運作過程,解決實習經驗不足問題。在這方面,廣東商學院、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已建設完成,為經管類專業設計ERP系列課程提供了借鑒經驗,其他院校可吸收其特色和優點,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更適合企業信息化發展的ER系列課程。
1.3 企業信息化發展、對ERP人才的需求存在問題
近幾年,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得到迅速發展,很多大、中型企業都在上ERP軟件;業界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第一句說明ERP人才奇缺,各高校培養的ERP人才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或不適合企業的需要;第二句說明ERP是企業向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否則在市場經濟情況下,就會失去競爭力,終將被其他企業淘汰。如果經管類院校不建立ERP實驗室,就難以開設與此相關的ERP課程,課程見實驗項目,難以培養適應企業經營管理需要的畢業生,難以提升畢業生的競爭力,難以提高院校的知名度。可見,設計ERP系列課程的必要性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1.4 學生實習能力存在問題,難以體現“工學結合,深度融合”的教學需要
目前,經管類專業的在校生普遍存在實習地點難找,實驗經驗不足,或到企業去不知道該做什么工作及工作如何下手。ERP實驗課程的設計,將使學生掌握企業五年生產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同時也將兩個學院的學生組合在一起,發揮兩個學院各專業學生的特點,檢驗學生的知識水平,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協調處理能力,增加了團隊精神,為就業找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2 ERP教學設計構思
其一,設計企業經營模擬、ERP軟件應用、ERP綜合實踐等課程教學內容,優化現有實驗教學資源,保證設備完好和ERP實驗教學開出率,擴大ERP軟件和ERP實驗課程的專業應用范圍,使學院相關的專業全部開出ERP實驗。
其二,成立一個虛擬的ERP教研室,將經管類專業所有講授ERP課程的教師及相關教師集中在一起,設計ERP 實驗教學每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實驗過程中用到的各種資料的格式,設計每節課任課教師的人數及授課內容,明確教師之間協調、銜接的方法和步驟;設計學生應掌握的內容及檢查、考核學生辦法。
其三,設計ERP教學中各模塊的主要內容,設計生產制造模塊、供應鏈模塊、財務模塊、人力資源模塊、決策支持模塊等模塊的教學內容,可根據教學需要進行詳細分解,擴大ERP實驗教學的規模,設計各個模塊之間數據交換接口和詳細操作步驟。設計案例教學內容,建立和完善ERP實驗教學中心案例庫;建立課件網絡點播系統,使學生可隨時在網上點播教師課件和案例,方便學生自學。
其四,用創新模式設計ERP實驗中使用的市場和公司,盡量擴大公司規模和業務范圍。設計一個完全仿真公司業務的虛擬環境,即設計公司章程、業務范圍和崗位責任制,詳細設計公司業務工作流程、每個崗位工作內容、數據核算方法,設計公司文件、經營資料、票據的格式及傳遞的過程和程序,嚴格規定交接的步驟。
其五,建立網絡視頻系統,強化互動式教學,教師在辦公室或家里就可指導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方便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建立一個網絡教室,提供一個學生之間自由交流的空間,學生可把解決不了的問題放在網絡課室里,由教師定時上線解答或在課堂上講解。
其六,設計一個學生選課系統,解決學生理論課和實驗課沖突問題。建議學校和各學院根據需要將五、六學期的每學期設2—4周的時間為ERP實驗教學專用時間。或采用招聘制度,ERP實驗中心確定每個公司的工作時間,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課程安排來應聘各公司職位,ERP教研室再根據公司的規模和數量來組織實驗。
3 ERP教學改革目標與實施方案
3.1 設計目標
ERP教學設計目標是滿足“工學結合,深度融合”的教學要求,創建經濟管理專業綜合性模擬實踐教學的創新模式,設計ERP課程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突出學生的參與設計能力,以提高經濟管理類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為主要目標。創新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導向作用相結合、專業知識學習與相關知識學習相結合、理論升華與理論應用相結合,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為一體,開拓出一條培養復合型、高素質、高技能、開放型經濟管理類專業高職人才的新模式。
3.2 ERP教學實施方案
建立ERP教學設計研究團隊,解決ERP系列課程的設計和研究工作;成立虛擬教研室-ERP教研室,設計ERP系列課程的教學大綱,詳細設計ERP系列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完成ERP實訓室和手工沙盤實訓室及電子的、沙盤實訓室建設,保證ERP系列課程的開出。該項目計劃把商學院所有專業的學生建立2-3個虛擬市場,每個市場內設有工商、稅務、審計、衛生、環保等政府部門,每個部門設3-5人;每個市場內設8-10家公司,每個公司設10-20人,公司人員由任課教師招聘,仿真市場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過程,學生根據生產經營過程取得的各種票據和管理經驗,完成企業經營沙盤模擬、生產制造、財務鏈、供應鏈、人力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決策支持系統等模塊的仿真學習,一般可完成企業五-八年的生產經營過程,使學生不出校門,就可了解各類企業的運作過程,解決實習經驗和工作經驗不足問題。
3.3 ERP教學設計實施方法
課題采用模塊分解法、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導演式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教學法、圖表分析等方法,使用數據庫技術、WEB技術、計算機語言編程技術、ERP軟件提供的二次開發技術,詳細設計ERP系列課程;編寫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上機實驗教學多媒體課件,充分利用商學院實驗室和學院現有資源,保證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開出,目前,商學院會計、財務管理專業已開設ERP認證考試科目,為該課題的研究提供了技術保障。
4 結語
ERP市場的成熟為建立ERP實驗室提供了條件。用友和金蝶等ERP軟件公司提供優惠的教學軟件和人才支持,許多院校如廣東商學院、廣東工業大學、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番禺職業技術學院、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等都審時度勢,建立了ERP實驗室,將ERP課程內容帶進課堂,讓教育與市場盡快接軌,實現企業對ERP人才培養的需要,ERP教學設計是高職經管類專業教學改革的方向之一。
參考文獻
[1] 王新玲,ERP沙盤模擬高級指導教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6.
[2] 劉平,企業經營沙盤模擬實訓手冊,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9.
[3] 童杰成,ERP沙盤模擬教程,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