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平2009年5月任讀者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時值讀者出版集團推進股份制改造的關鍵時期,在他的帶領下,集團確立了“開放、發展、合作、共贏”的和諧發展理念,以深化改革、推動股份制改造、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為突破口,積極開展對外合作,實現了由《讀者》的“一枝獨秀”向多元發展的跨越。據世界品牌實驗室最新評估,《讀者》2010年品牌價值達到50.08億元,集團多次被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優秀企業”,被商務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列入2009至2010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名單。
和諧合作:夯實主業、多元發展
《讀者》雜志是讀者集團的核心品牌,創刊三十年來以高雅文化、人文關懷為主調,贏得了廣大讀者的贊譽,發行量位居中國和亞洲第一、世界第三,被國人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但由于一刊獨大,集團存在著盈利模式傳統、發展鏈條單一的問題。吉西平同志以實施“走出去”戰略為抓手,兩年邁出四大步。一是《讀者》跨越海峽進入臺灣。這是大陸第一本進入臺灣的雜志,開創了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新紀錄。臺灣《聯合報》稱:“這是兩岸交流進入以文化交流為重點的具體體現”。二是《讀者》數字出版首戰告捷。讀者出版傳媒股份公司與甘肅深藍數碼科技公司合資成立讀者甘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經過研發,推出了兩代讀者電紙書。《讀者》手機雜志已接入中國聯通全網平臺,門戶網站開通上線。三是資本運作和戰略投資取得突破。集團與光大資本投資公司、甘肅電投集團等6個新股東單位簽署了協議書,融資額度達到2.2億元,本次發行的市盈率為11倍,市凈率達到2.82倍,超過了部分傳媒業上市公司水平,充分體現了讀者品牌價值。四是天津讀者新媒體大廈奠基動工。充分利用國家發展創意產業和動漫產業優惠政策,在天津濱海新區成立了讀者新媒體公司,近5萬平米的新媒體大廈進入工程建設階段。
和諧共享:上下同欲、凝聚力量
吉西平帶領集團領導班子加大深化改革力度,大膽突破、積極推進,于2009年12月24日與中國化工集團、時代出版傳媒公司、甘肅國投集團、酒泉鋼鐵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了讀者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的成立,標志著集團的體制機制改革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市場化程度實現了質的突破。吉西平提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集團實現科學發展的基礎上,人人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面對轉制過程中新老問題的疊加和職工的思想情緒的波動,吉西平率先垂范,與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通過進行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同時,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和上市公司要求,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實行經營管理目標責任制和重點項目領導責任制,著力構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體系,重新制訂薪酬和績效考核辦法,保障職工權益和利益,極大的調動了員工積極性。目前集團上下風正、氣順、勁足,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2010年,集團全年出書1848種,增長11.78%:資產總額達到11.02億元,資產總額、凈資產分別增長了17.6%和17.85%,銷售收入與2009年持平,利潤增長了25%。集團的改革,不僅沒有裁員,而且職工基礎工資收入和福利都較上年有新的增長。
和諧擔當:承擔責任、回饋社會
吉西平認為,支持社會公益事業既是讀者人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更是傳播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使命的具體體現。為此,集團每年都拿出幾十萬元扶貧濟困和向社會捐贈優秀圖書,汶川地震后,集團向災區一次性捐款110萬元,并編印出版了一大批抗震救災圖書和期刊。特別是今年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后,正在外地出差的他提議緊急召開集團董事會,研究決定在中央電視臺《情系玉樹大愛無疆》抗震救災晚會捐款500萬元。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發生后,他心急如焚,第二天便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以實際行動支援搶險救災,通過甘肅慈善總會向舟曲捐款200萬元。在得知舟曲中小學教材被淹后,他立即組織集團有關單位連夜印制中小學秋季教材和教輔讀物,并準備書包、作業本、筆等學習用品5500套緊急送往舟曲,盡顯了讀者人回報祖國和人民的一片赤誠。2010年12月,集團入選由甘肅省慈善總會、甘肅日報社主辦的“甘肅十大慈善單位”。在他的帶領和影響下,讀者人深深感到:集團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回饋社會、服務人民是集團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