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根本而言,品牌是客戶腦子里的那個畫面,它有助于推銷你的產品。”我概括了我們前面達成的一致看法。
彼得使勁點頭稱是。他意識到,只要擁有專屬的大腦畫面或品牌概念,他的企業將會如虎添翼。
“如果你認真分析這個大腦畫面,就會看到,它由四個要素構成。”我說著在白板上列出品牌四要素——公司名稱、標識、廣告語和廣告宣傳。
“舉個例子,想到耐克,你腦海里浮現出什么?”
彼得閉上眼睛。這是個好征兆,說明他在用心分析腦海中的意象。
“我看到了耐克品牌隨處可見的那個鉤形標記,”他繼續閉著眼睛,“還有廣告語‘只管去做’。我看到一個漂亮女人身穿慢跑運動衣。我甚至能看見簡單的‘耐克’標識。”
“很好。”我說著在白板上的四要素外面分別勾了一個圈。“很好,你看到了大腦圖像的四個要素。它們結合起來就是品牌。這四個要素讓品牌變得生動,它們不能割裂,因為客戶幾乎是同時感受到它們。”
“我以前沒有意識到原來所有的信息是密不可分地結合在一起的。”彼得說。
“很奇妙,是吧?”我回答道,“你知不知道這四個要素是怎么結合在一起傳達賣點的?二十多年來,耐克在人們腦海里中構建的圖像一直在幫助它推銷產品。它搶在別人前面,率先激發了客戶身上熱愛運動的潛質。”
彼得點了點頭,表示接受品牌是多要素的結合而非單個要素作用的結果。
“彼得,下面要講的就是打造大品牌的關鍵。你找到賣點以后,必須一切都以它為中心。”我說著畫了一條箭頭把唯一的品牌概念與四要素連起來,“特別是這四個要素,它們是品牌的基礎。”“你用它來檢驗公司名是不是表達了品牌概念。如果沒有,就放棄現有公司名。檢驗廣告語有沒有傳達賣點的理念和力度。如果沒有,換一句廣告語。檢驗標識有沒有體現品牌的效力。如果沒有,換一個標識。檢驗廣告宣傳活動是不是傳達了賣點。如果沒有,把它換掉。一切必須以這些要素為出發點,一切都必須強化這些要素,只有這樣才能打造有影響力的品牌。”
“好的,請你慢點說,”彼得說,神情有點激動,“我懂了,這四個要素共同打造品牌的總體印象。可是我有兩點不明白。先說第一點。你一直在說品牌概念和賣點,好像它們是一回事。”
我頓了頓。以前企業主們從來沒有對這個問題產生過質疑。當然,他說得對。彼得·吉本斯極聰慧。我得跟他講得深一點。
“你說得對。這是一個概念的兩種說法,”我說,“品牌概念用四個品牌要素來表達,形成大腦圖像。通過耐克的例子,你知道了要看它的名稱、標識、廣告語和宣傳畫面。這是站在你的角度。而客戶見到你的品牌時,品牌要素的大腦畫面就會浮現,觸動賣點。”
“請你再講細一點,”彼得說。
“品牌是那個對你的銷售有利的概念。它用畫面和文字來表達,包括名稱、標識、廣告語和廣告宣傳活動。”我指著四要素說。然后,我用藍筆畫了一個圓圈,里面寫了品牌二字,把四要素跟它用等號連起來。在品牌旁邊,我畫了一個人在注視它,表示品牌觸發賣點。“這就是神奇的地方,彼得,”我說,“只要你明白了這個,就掌握了品牌營銷的奧秘。”
“品牌四要素引發大腦畫面,大腦畫面觸發賣點。當你的品牌的大腦畫面契合了客戶未被滿足的欲望,賣點就會出現。所以,品牌概念和賣點好比一枚硬幣的正反面;正面是你創造的東西,反面是客戶產生的感受。”
彼得在思考這些話。他一字一頓地把我的話的大概意思復述了一遍。
“所以,你把這個過程簡化,說四要素形成的大腦畫面觸發了賣點。我明白了。”
跟這么聰明透頂的客戶探討營銷的妙趣,我也很興奮。“你剛剛弄懂的內容非常重要。現在,你明白了打造品牌與銷售的關系。如果名稱、標識、廣告語和廣告宣傳活動這四個要素沒有合力形成你專有的賣點,突出你的差異性,滿足客戶尚待滿足的欲望,你的銷售就很難奏效。”“時間越往后拖,銷售就越難。”我說,“現在,人們接觸的信息不斷增多,他們必須在短時間內快速搜尋,尋找自己生活中用得著的東西。你的品牌突出一個鮮明的概念,他們搜尋起來就很容易,這大大增加了你達成銷售的可能性。”
“我想是因為品牌不突出,我們目前才無法突破平臺期,是不是這樣?”彼得說,“這也是公司全靠我勉強維持的原因。目前的賣點是客戶公司信任我和幾名銷售骨干,要求我們滿足他們的需求。現在我們只做到這一步。”
我點點頭。這30分鐘他可謂收獲不小。
我調整好心態,準備聽他為過去的做法辯護。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收效甚微的營銷固有習慣絕不甘心退出歷史舞臺。這些習慣是企業垮臺的劊子手。它們使企業只能在原地打轉,無法前進。
“可是,詹姆斯,你說到耐克,”彼得說,“它們花了幾千萬美元做廣告。像我這樣的小公司沒有多少錢,怎么能跟它比呢?”
“你要學它做得最好的地方,要學它激發客戶的大腦畫面的方法。”他的反應果然不出我所料。“什么都要學,就是不要學它的廣告開銷。耐克花幾百萬美元做營銷和品牌推廣,因為它們的銷售目標是上億。你的目標是銷售上億、引領世界嗎?”
“怎么可能呢?”彼得說,“我不過是想這幾年把業績翻兩番到三番。”
“很好。那么,你就不要像它那樣花錢,”我說,“耐克要說服幾百萬客戶購買它的產品。你想讓多少客戶購買你的產品?”我問。
“不到100個。”彼得聳了聳肩膀。
“耐克還必須突出差異性,要知道,它的競爭對手個個都不弱,客戶的可選范圍很廣,他們完全可以挑選別的品牌。”
“是的。”彼得說。
“所以,它用強有力的品牌要素突出差異性,培養形成了觸發賣點的大腦畫面。”我說。
“彼得,”我轉身對他說,“你也必須這么做。你必須也用一模一樣的品牌要素來說服100多家客戶選擇你,而不選擇其他廠家。當然最好是你的同行不這么做——他們還是你以前的想法。他們以為,像你這樣的中小企業用不著最好的營銷方法,這樣你就可以先發制人。”
彼得點頭同意。他又看到了自己的優勢。
“你要這么想,”我接著說,“既然你已經通過行業廣告、宣傳手冊和網站讓客戶認識了你。你還必須設計自己的公司名、標識、廣告語和廣告宣傳活動。為什么不借鑒世界一流品牌的做法,把你這個中型企業發展壯大呢?除了營銷費用,全都可以借鑒。”
“我只舉了耐克的例子,因為這個例子你很熟悉,用它來講解營銷的策略比較容易理解。你應該用這些策略來樹立你的品牌。說老實話,你可以比耐克做得還要好——因為營銷預算少,犯錯的幾率也小得多。”看得出來,這個目標定得有點高,即便有我這樣的專家幫忙,他對重新思考品牌定位還是有點底氣不足。我也看到,他既躊躇滿志,又想打退堂鼓,回到他擅長的經營和新產品開發的老路上。彼得的公司要想再上一個臺階,必須克服壞的營銷習慣,打響改邪歸正的戰斗。
“彼得,如果你希望讓企業從‘好’變成‘優’,就必須同時開動企業發展的第三臺發動機:也就是品牌營銷。你如果繼續把重點放在經營和財務上,企業規模就沒法壯大兩倍或者三倍。營銷和財務不可能帶來真正的突破。”品牌營銷意味著要退回到第一步:用賣點做品牌定位,再用四個要素為品牌賦予生命。
“彼得,你有三個選擇。你可以學習鴕鳥,自欺欺人,結果會是企業毫無改進。也可以繼續大把花錢,嘗試各種戰術,卻收效甚微。當然,你也可以作出正確選擇。”“你說的有道理。”彼得意識到他別無選擇。“我還有一個問題,”他說,似乎在給自己打氣,“我想,你接下來是不是要拿我的公司名稱開刀?”
更多內容請見《完美營銷》原著
[作者簡介]
詹姆斯#12539;康納
紐約品牌戰略和全方位品牌服務廣告公司“詹姆斯集團”的創辦者兼CEO。十幾年來詹姆斯精心醞釀出一套完美營銷的流程,幫助各公司締造了70多個成功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