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場,有一座叫太陽山的峰巒,酷似偉人毛澤東的頭顱。他仰面熟睡,神情俊朗,寧靜而安詳。寬闊的額,微閉的眼,筆挺的鼻,溫潤的唇,圓突的痣,纖毫畢現,惟妙惟肖。
他的對面,是“四棱碑”山脈,峰巒迭起,延綿不斷,環(huán)環(huán)拱衛(wèi);他的腳下,是“九股水”河流,清波蕩漾,蜿蜒飄逸,綣繾相依;他的側面,是“南天門”關口,山路陡峭,曲折崎嶇,劍戟鎖途。在四棱碑面對太陽山,他平易近人,可以和他對飲小酌,高歌暢語;在九股水仰望太陽山,他威儀天存,好像被他俯察肺腑,心生虔誠;在南天門側目太陽山,他溫厚慈祥,完全與他親密接觸,融為一體。
太陽山,烏蒙深處一座不起眼的山峰;毛澤東,中國大地一個最偉大的人物。這二者可曾有過什么淵源?“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在偉人毛澤東的眼里,浩莽的烏蒙山巒只不過是紅軍腳下揚起的一顆顆泥土,瞬間化羽飄飛。這是何等的氣魄,何等的情懷?轉戰(zhàn)烏蒙,四渡赤水,揮師北上,驅除倭寇,逐鹿中原,最后天安門城樓莊嚴的宣告,這所有的一切,放眼寰宇,又有幾人能敵?這烏蒙情意,恐怕早就融入了毛澤東滾滾沸騰的熱血中了。
我不知道,太陽山這個名字是怎么來的,但我深深的記住了“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這首歌。我猜想,這座山是不是因為有了這首歌才取名,亦或是千萬年前上天早就有了安排,讓烏蒙浩浩群山,在此等候毛澤東,迎接他救國救民的隊伍,而最后,太陽山成了他魂靈的歸宿,在此安詳地入眠?
太陽山峰頂,裸露的巖石斑駁崢嶸,歷盡滄桑,卻絲毫不影響其兀立藍天的偉拔英姿,反而更顯蒼莽雄奇。躺在太陽山的樹林里,緊密觸及著厚重沉穩(wěn)的山巒,整個身心似乎都投入到了偉人堅實溫暖的懷抱里。流云飛鳥,鮮花麗日,清氣香風,一下子成了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什么煩惱、焦躁、郁悶、憂愁、疲憊和勞累,全都灰飛煙滅,離散九霄,留下的只有清爽、愜意、舒暢和感動。
去牛場,千萬不要錯過瞻仰太陽山的機會。我們沒法回到過去,感受那滾滾的革命潮流,歷經槍林彈雨,但我們可以把握現在,創(chuàng)造幸福,享受生活。走進太陽山,最重要的,是可以在溫暖中親近偉人,在寧靜中回味歷史,在感動中暢想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