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正式形成金融監管新體制
分別監管銀行業、保險業和金融市場交易活動的歐盟三大監管機構日前正式宣告成立,這三大機構將成為歐盟加強金融市場監管、規避新的大規模金融危機爆發的重要工具。加上去年12月成立的歐洲系統性風險委員會,歐盟計劃的泛歐金融監管新體制已經成形。
在1月2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歐盟委員會負責內部市場和服務的委員米歇爾·巴尼耶表示,“歐盟正在從國際金融危機中吸取教訓,新的監管體制不僅有控制塔,而且還有雷達。一旦發現問題可以讓歐盟及時、有效并且協調有序地應對”。
印度須應對雙重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月5日發布的一份報告稱,印度經濟近期將保持高速增長,但要應對通脹壓力上升和財政整頓等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醒,鑒于政府負債水平高,國內需求強勁,加上大規模資本流入,印度宜收緊財政政策,加強財政整頓。此外,印度還需積極應對不斷攀升的通脹壓力。受食品價格上漲帶動,目前印度通貨膨脹率已升至8.5%至10.5%水平。
智利啟動史上最大外匯干預
2011年1月4日,比索兌美元繼續升值,從1月3日的468.01升至466.05,從而達到2008年5月以來的歷史最高位。此時,智利央行已按捺不住,宣布將啟動120億美元的外匯購買計劃,購買期限為1月5日到今年12月底。
智利央行稱,這一干預將減少比索升值給智利經濟帶來的壓力,并讓比索的外匯儲備達到和智利經濟相對應的水平。“這是我國史上最大的外匯干預。”智利財長Felipe Larrain在圣地亞哥公開場合表示。智利比索目前漲至近三年高點,使智利國內出口商遭受重創。
輸家
日本財政狀況已臨近懸崖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仙谷由人2011年1月6日表示,日本的財政狀況正在“臨近懸崖”。據經合組織(OECD)的預測,日本2011年政府債務將達到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兩倍,2012年將達到210%,政府債務負擔居OECD成員國之首。
2010年12月,日本政府確定了總額約92萬億日元的2011財政年度預算案。數據顯示,日本政府拓展財源已迫在眉睫。因此分析人士認為,仙谷由人此刻表態可能在暗示,菅直人內閣將重啟關于提高消費稅的討論。日本當前的消費稅率為5%,低于發達經濟體平均水平。消費稅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日本政府就能多收到近2.5萬億日元的稅收。
贏家
南非成為“金磚第五國”
近日,中國作為“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輪值主席國,與俄羅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該合作機制。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磚四國”概念,囊括了全球最大的四個新興市場國家。“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該詞與英文中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2009年6月,四國領導人首次在俄羅斯舉行首次會晤。至此,“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