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是當前高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網球文化作為特有的體育文化,對構建和諧校園,推動我國網球運動的普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綜合分析法闡述高校網球文化的內涵及其特征,并對構建網球文化的途徑作了深入的闡述。
關鍵詞:高校;網球文化;文化現象
高等教育的改革浪潮正在快速開展,校園文化建設作為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個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網球作為一項新興體育項目,備受關注。網球文化也隨之興起,網球文化建設特別是高校網球文化建設受到學者的廣泛關注。
一、我國高校網球文化的內涵及其特征
(一)高校網球文化的內涵
文化按照《辭海》的解釋是:“人類社會歷史在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也特指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
網球文化是在一定區域內人類從事網球運動,所形成的各種網球現象,形成一定的與網球運動有關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種人類社會活動現象。高校網球文化是網球運動帶來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是以師生為研究對象,以網球活動為內容的特有文化現象。
(二)高校網球文化的特征
高校網球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這一特殊的意識形態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
第一,高校網球文化是高校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網球文化在我國高校構建和諧校園的實踐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影響著師生的思想和行為。
第二,高校網球文化將成為全民網球運動普及與發展的先導。高校一般是所在地區或城市的文化、體育中心。網球運動在高校的蓬勃發展會形成具有學校自身特色的網球文化,并將對高校所在地的網球運動產生推動作用。
二、高校網球文化建設在我國開展的意義
高校是培養尖端人才的重要場所,網球運動能夠促進在校學生的健身觀、終身體育觀以及綜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高校自身建設發展的要求
“為適應現代社會培養人才的需求和《全民健身計劃條例》的實施需要,并將現代終身體育思想貫穿于我國高等教育之中,高校必須不失時機地實行改革。”高校網球運動的發展,形成了學校特色的網球文化。高校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社會未來的支柱,將要滲透到社會各行各業,把網球文化帶到社會的各個體育鍛煉的角落。
(二)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建設
網球文化是一種特殊的體育文化,特別是和諧校園、和諧發展、和諧規劃的教育理念在高校內被廣泛接受,多元化文化建設豐富校園文化,更加促進校園和諧。良好的網球文化氛圍是無聲的育人載體,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有利于網球運動在中國的發展
網球文化和網球運動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網球運動的發展離不開網球文化建設;網球運動的積極開展形成了更加充滿活力的文化現象。據調查可知,網球運動已經成為一種長期健身的運動項目,能夠成為終身體育的運動項目所選。同時也受到高校學生的認可。網球運動在校園內備受歡迎和追寵。高校網球文化將成為高校乃至全民網球運動普及與開展的先導,產生積極的社會影響,從而推動我國網球運動的普及。
三、構建我國高校網球文化的途徑
(一)加強對網球運動的重視程度
網球運動作為一項高雅的運動項目,成為人們休閑和健身的首選,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李婷和孫甜甜在雙打中取得冠軍之后,網球運動備受關注。在此基礎上,我們須重視網球文化的建設,推動網球運動在高校的開展和普及,使其文化價值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為網球運動的開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加強和推進網球課程體系建設
在我們已有的認知基礎上,繼續深入了解網球運動項目規律,力求準確把握該項目發展的方向。在課堂教學方面,結合教學實踐,研究不同年齡、水平的學生對網球運動的認知,對網球運動文化的了解,有針對性地引導網球愛好者。同時,根據實踐中出現的新知識、新問題,不斷研究和認識尚未發展的教學規律。
(三)營造良好競賽氛圍,積極開展和參與校內與校外網球競賽活動
營造良好的競賽氛圍,舉辦各種網球比賽,搭建網球文化平臺。在校內,成立網球協會,定期組織一些較高水平的比賽,推動網球運動的發展,普及網球文化。在校外,全國大學生網球協會已經成立,全國性的大學生網球比賽每年定期舉辦,但仍存在一些弊端,導致一些院校無法參加或不愿參加。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調動教育和社會的各方力量,營造良好的競賽氛圍,搭建文化平臺推動網球運動在我國高校的開展。
注釋:
[1]王寧、張強:《我國高校網球運動發展的奧運效應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