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記事那一刻起,就看到外婆拄著拐杖,用另一只手拉著我、抱著我,甚至把我摟在佝僂的背上哄著我睡覺,這樣的一個場景,讓我記憶猶新。
有一天,母親去很遠的地方趕集,不能帶上我,我任性地跟在母親的后面追。外婆想要把我拉回,也在后面吃力地追趕。我終究沒有追上母親,外婆也沒有趕上我。后來我才明白,外婆為什么總拄著杖,為什么跑不快?因為她腳小。
天氣暖和的時候,就看見外婆把她那雙用布條纏了一層又一層的小腳解開,找把剪刀修著指甲。外婆的腳,只比我的大一小點,仿佛受過傷,就像是被開水燙過一樣,還在脫皮。我說:“外婆,你的腳怎么了,是不是那天追我的時候弄傷的?”外婆聽了笑逐顏開地說:“是呀!你以后還跑不跑?”我聽了很難過地說:“不跑了,外婆,我錯了,我以后,一定聽你的話。”外婆更加開心地笑了,我卻為這件事傷心了很久,總覺得對不起外婆。
有一天,我見到和外婆差不多年紀的姑外婆,她的腳也和外婆的一樣,很小,上面裹著布條,走起路來也是一拐一拐的,手里同樣拄著杖。于是,我好奇地問:“姑外婆,你的腳也和外婆一樣,也是追趕小娃娃的時候弄傷的吧?”外婆和姑外婆聽了哈哈大笑。姑外婆就給我講故事,說從前有只狐貍成精后來到人間,嫁給皇帝,她的腳很小,就推崇女人以腳小為美,要求全國的女子從小就把腳用布一層一層纏起,后來腳上的骨頭變了形,腳也長不大了,成了小腳。這帶子纏在腳上千百年了,最后終于還是被解開了。我說:“人們為什么要聽她的?”外婆說:“不聽她的不行,哪個不聽,哪個就要被打死!”雖然我不知道狐貍精長什么樣,但從那時起,我就開始對狐貍這種動物沒有好感,甚至恨它!
外婆是個苦命的人,親身經歷了十來次生離死別。她一生養育過十幾個兒女,最后長大成人的僅有四個女兒大姨媽、二姨媽、母親和四嫣后來見到一個無家可歸的小男孩,好心的外公就收留了他。從此,這個小男孩就跟著外公挑沙鍋,長大后成了外公的女婿,也就是我的父親。
外婆一生辛勞。她從小就生活在窮苦人家,練就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了一雙能干的手,年少時的外婆謹遵女性的傳統美德,不能“拋頭露面”、足不出戶,但家里的一切事務都難不倒外婆。后來,隨著改革開放,家里有了真正屬于自己的土地,可那時的外公早已被病魔折磨得弱不禁風,不能再下地了,于是土地就成了父母的命根子,天剛蒙蒙亮,父母就要叫醒姐姐們,扛著鋤頭、挑著撮箕到地里去勞作。外婆就留在家里操持家務,還要照看年幼的我。她老人家雖然拄著杖,卻能把家里的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父母他們回到家里能吃上熱呼呼的飯菜。
外婆忠厚善良,為人處世更是口碑載道。她對母親、姨媽、嚷嚷愛護有加,對姨爹、父親更是視如己出,尤其是對父親,給予了無私的大愛和重于泰山的養育之恩;對我家幾姊妹猶如掌上明珠,尤其對我,這種關懷我至今都難以找到適當的語言來形容,只知道就是一個“好”字。記得每次我做錯了事情,父母對我嚴懲的時候,外婆都要站出來護著我,父親只好作罷,母親有時會跟外婆頂兩句,外婆就會說:“要打,你們就先把我打死算了,免得活著礙事。”母親就不敢再說什么。父親和母親對外婆很孝順,有好吃的就用個小鍋煮給外婆,其他人都不許沾邊,這時,外婆就會偷偷在我和姐姐們碗底里藏些。被父母發現的話,又要責備外婆說:“別慣壞他們,等他們長大后,日子將會更好,想吃什么都會有。”
外婆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外面都受人尊重。當她拄著拐杖在門前的小路上行走時,村里的人,不管是男女老少,都要給她讓路,就算有人騎著高頭大馬,遠遠見到她就要下馬,和她打招呼。
外婆每天從早到晚,拄著杖忙忙碌碌,直到十八年前的一個冬天,我外出讀書的時候,她老人家悄悄走了,沒有留下一句話,沒有對別人提過任何要求,也沒有讓我見到她老人家最后一面,只有那條拐杖依舊默默地守候著故鄉的老屋。
地址:657000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