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牙克石市聯合廠退休工人王在祥老人的家里,整齊地堆放著一本本創作完成的歌曲作品和在許多報紙上發表的文學作品。盡管有的已歷經30年風雨洗禮,顯得有些陳舊,但王在祥說他要永遠地保留下去,因為這是他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王在祥今年68歲,退休前是聯合廠的一名普通職工。從70年代開始,王在祥就利用業余時間堅持寫詩和自學簡譜,后來又開始了詞曲的創作。用去了多少稿紙,積累了多少作品,他已經無法記得清楚了。就這樣,在沒有任何人指導的情況下,他不斷地進步著。30多年來,為了寫好每一首詩,每一首歌曲,為了掌握更多的漢語知識,他常常廢寢忘食,一練就是小半天,一學就是大半夜。正因為有了這種驚人的毅力,他的許多文學作品先后在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等報刊雜志上發表,歌曲作品也多次在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歌曲創作大賽上獲得多個獎項。
夢斷大學路
1959年秋,時任黑龍江省龍江縣東華鄉初中語文老師的王在祥,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鑄造系,滿心歡喜來到哈工大鑄造系報到,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涯。正在王在祥的興奮還沒有退去的時候,系主任找到王在祥說,戶口和糧食關系沒有收到,王在祥便匆匆回到原來任職的中學調戶口和糧食關系。當時的東華中學師資嚴重不足,校方便沒有同意王在祥離開學校。當時的王在祥真想不要戶口和糧食關系一走了之,可是不要就斷了自己的活路,自己吃什么喝什么呀?他多次與東華中學校方商量,在遭到校方的一再回絕后,滿心失望憂愁的王在祥憤然離開學校,來到當地的生產大隊做起了會計。由于王在祥的勤奮努力,生產大隊在第二年幫助王在祥取回了戶口和糧食關系,王在祥便投奔在牙克石的哥哥,成為了一名林業工人。
情系林海草原間
王在祥來到林區后,繼續堅持詩歌的創作,并且逐漸掌握了創作歌曲的要領,在呼倫貝爾地區多年的生產生活帶來的創作靈感,結合林區、草原、少數民族風情創作了《五月林海多風采》、《青年呵,青年》等大量反映呼倫貝爾地區群眾生產生活、秀麗的山川景色的歌曲。多角度地反映了呼倫貝爾地區的民俗風情,歌頌了呼倫貝爾人民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王在祥十七大以來創作的歌曲更是體現了林區兒女正在努力為建設保護好大興安嶺這片綠色屏障作出不懈的努力。在2008年3月王在祥創作的歌曲《祝福你北京奧運》,在北京奧組委聯合中國廣播電臺舉辦的“放飛奧運,祝北京好運”、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群眾征歌活動中入圍。
退休后的王在祥老人始終關心國家的政策以及林區的發展建設情況,并且每天堅持打打拳、寫一些文學作品、創作歌曲、打乒乓球,王老覺得自己始終徜徉在富有詩意的優美畫卷中,也算是一種踏踏實實的特別的“藝術人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