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一年級“小豆包”剛開始兩個月都過得很痛苦,原因嗎,就是寫字慢,寫不好字。
其實,讓寶寶從即將上幼兒園時就開始玩一些寫字游戲,熟悉握筆的感覺,
提高對書寫的興趣,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家長,最糾結的一件事是什么?是寶寶寫不好字,寫字狂慢!這一煩惱的發生率為69%,遠遠高于寶寶愛做小動作、不專心和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很多家長認為寶寶寫字能力的不足,大大影響了他的學習競爭力和自信心,甚至影響了老師對他的評價,受到“家長論壇”上這些議論的影響,不少爸媽在寶寶剛上小班時,不管寶寶手部的小肌肉發育是否到位,抓握力、手眼協調能力、專注力是否齊備,就急不可耐地讓他在米字格里寫字,寶寶寫不好,就斥罵不休。最后導致一說到寫字,寶寶就眼淚汪汪,抗拒得很。但是,這種方式絕對不可取,最有效的是通過一些小游戲,讓寶寶循序漸近地愛上寫字!
對3歲以下的幼兒而言,提筆寫字有相當的困難,這時媽媽可以先拿砂紙剪成“大、小,上、下、中”等字樣,然后讓寶寶用手指沿著砂紙字描繪一次,這個小游戲不只可以給寶寶足夠觸覺的刺激,還可以讓寶寶熟悉字的基本筆劃,對寫字有個初步認識,一舉兩得。
除砂紙外,媽媽也可以拿不同顏色的碎布或毛線拼貼成寶寶的名字,家人的名字和稱謂,讓寶寶沿著字體觸摸,順便讓寶寶認識不同的顏色。
不要小看用蠟筆或水彩筆涂格子的妙用,涂滿格子但不會超出格子之外,這正是訓練寶寶手部小肌肉的控制力及專注力的好辦法,也可以借此養成寶寶手眼協調能力,這都是培養寶寶未來寫字能力的基礎呢!
媽媽可以在A4紙上打各種格子來加大涂色的難度,先是方格子,然后要求寶寶在田字格的對角格子上涂上一樣的顏色,而在相鄰的田字格上一樣涂或反過來涂,最后,看A4紙上出現怎樣的連續圖案。
等寶寶在方格子和田字格上都涂熟練了,就可以在難度更高的米字格上練習,將米字格用兩鐘顏色間隔著涂滿,看上去是不是像藍天下的紅風車,或紅霞里的藍風車?
剛開始學寫字時,不見得要使用筆,手指頭就是很好的工具!媽媽可以先拿圖卡和寶寶玩認字游戲,如先拿圖卡給寶寶看,先教寶寶念和說,給予寶寶視覺、聽覺的刺激,接著,打亂圖卡,隨意抽出一張,再問寶寶這是什么,待寶寶看到圖卡可以找到對應的字之后,媽媽就可以手把手地教寶寶用手指沿著字畫一遍,加深寶寶對字的形態的認知。
媽媽要記住,一開始讀卡認字時,最好選擇寶寶生活周遭就看得到或是比較感興趣的物品,如小汽車、娃娃、蘋果之類的。
連連看有點類似于描紅,不僅能加強寶寶對字的印象,還可以強化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專注力、運筆的穩定度。
媽媽可以自制“連連看”小游戲和寶寶一起玩,讓寶寶逐漸對寫字感興趣!媽媽先用鉛筆寫上一個簡單的字,接著用彩色筆沿著字點上虛線,再將鉛筆筆跡擦拭掉,然后媽媽就可以請寶寶拿不同顏色的蠟筆或彩色筆沿著虛線連成一個字!
寶寶滿了4歲,就可以開始在格子里玩描紅寫字游戲,要注意的是,一開始,格子越小,對寶寶手部小肌肉的控制力要求越高,寶寶寫來越可能抱怨手酸痛,易使寶寶表現不佳,之后可能就會缺乏學習動機,而無法集中注意力。所以描紅本的格子要大,2×2厘米甚至3×3厘米都是可以的,熟練后,再慢慢縮小格子,一般要到5歲后,寶寶才能寫1.5×1.5厘米,及1×1厘米的標準格子。
怎樣為初學寫字的寶寶選對書寫工具
一開始就讓寶寶用圓桿的鉛筆,會讓寶寶手打滑,不易控制,所以最好使用圓潤的橫截面是三角形的鉛筆,因為三角形的筆,容易找到手握支撐點,握住了不易打滑。握筆熟練后可改為橫截面是六角形的鉛筆或水彩筆。若是非要用圓桿鉛筆,則需套上握筆器,這樣才能讓寶寶正確握筆,寫起來不累。
握筆姿勢不對,怎么辦
要是寶寶的握筆姿勢已經不對了,應當怎么辦?媽媽可以在寶寶的鉛筆上套上一個“矯正握筆器”,它由內外兩個套組成,內套里面有螺紋,鉛筆可選進旋出控制握筆高低,又可帶動鉛筆轉動。外套作用,讓手指按三原則定位握筆。套上后在最短時間內連寫一千個“永”字,任何不當握筆姿勢都能矯正過來!
給寶寶的九字握筆口訣
寶寶一開始寫字,媽媽就要教給他九個字的握筆原則,“一寸距,二指圓,三指齊”,即握筆的手指離筆尖1寸距離,約3厘米;握筆的拇指與食指外圍彎成圓形,且指端相對不相挨;托筆的中指上節與拇指、食指大致對齊。這樣寫起字來才伸縮靈活,運筆自如,且中指不疼,視野開闊,不會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