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學國
請你搬家
□ 牛學國
今年春天,受德國建筑協會的邀請,我去柏林進行了為期一周的交流訪問。接待我的是一個叫卡恩的德國設計師,50歲的卡恩,身材瘦長,花白頭發,深藍的眼睛里充滿了睿智。他出身建筑世家,柏林很多有名的建筑都出自他祖上和他的手筆。他曾來過中國,掩飾不住對故宮等古建筑的喜歡,這讓我的心和他拉近了許多。
誰知第二天,卡恩見到我后變得滿面愁容。“怎么了?”我問,卡恩嘆了口氣說,“柏林郊區有一座修建了一百年的別墅,今天正好到了它的設計年限。”“這和你有關系嗎?”我如墜霧里。“當然有關系,那是我爺爺設計的,爺爺臨死之前,把他所有設計過的建筑都詳細地記錄了下來,超過使用年限的,就要我們去提醒住戶,其中有不少都是幾易主人。”“你們真負責啊。”我不禁豎起拇指稱贊。
“有什么可愁的,你直接去告訴現在的主人就可以了。”卡恩搖頭說,“前幾天我就在網上檢索到了這家主人的郵箱,給他發去了郵件,讓他近期修繕或搬家,可是十天過去了,沒有回音,我試著撥打網上留下的電話,暫時無人接聽,因此我必須去實地看看,很抱歉不能陪你了。”卡恩一臉歉意。“是這樣啊。”我勸卡恩不要在意,還寬慰他說,“如果房子壞了,這么多年過去了,也不怨你們。”卡恩看著我,象看外星人一樣,生氣地說,“你錯了,是我們設計的,我們就要負責到底,它的使用年限到了,要么搬家,要么維修,否則會引起嚴重后果。”

當時我想,德國人真呆板。我也不再勸說,便說:“我不忙,和你一起去看看,也算學習一下你祖上的設計風格。”卡恩非常樂意,開車帶我來到柏林郊區,很容易地找到那幢別墅,典型的20世紀初的德式風格,小樓美麗氣派,寬敞結實,完全不像百年建筑。我說:“這座樓估計再用30年都沒問題的,不用找主人了。”卡恩堅決地說不行,“它的設計壽命到了,就不能再這樣使用了。”大門緊鎖,卡恩長按門鈴不止,還是無人應答,卡恩忙把自己寫的通知貼到了大門口。通知是這樣寫的:此樓設計售命已到,請搬家或修繕,改造請與卡恩聯系,后面留下了卡恩的聯系電話和EMAIL。卡恩長出了一口氣,正要離開,隔壁出來一個老太太說,“你們不用找這家人了,這家人一個月前就出國旅游了。”聽到這里,本來放松地卡恩立刻又變得陰云密布,急切地問老太太,“知道他們什么時候回來嗎?”老太太搖搖頭,“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也聯系不上他們。”這可咋辦,卡恩來回地踱步。
開車回來的路上,卡恩一言不發。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一直沒有見到卡恩。在我回國的前一天,卡恩找到我興沖沖地說,“那家主人找到了。”我問,“你這幾天干什么去了?”他說:“這幾天一直在別墅前等主人回來,終于在昨天等到了。他們去日本旅游了,因為日本發生了地震,只得提前回來了,否則,還得晚回來一段時間。”“那你會一直等下去?”卡恩點點頭,“那是一定的,我已經安排這家人去別處暫住,這幢別墅改造方案由我設計執行。”看得出,卡恩滿臉的輕松。卡恩話鋒一轉,“牛先生不好意思,這幾天失陪了。”“沒事,我為你高興。”我是由衷地為卡恩高興。
作為建筑的設計人,或設計人的后人,在建筑物沒有出現質量情況下,主動地告訴房屋居住人,不由得在讓人稱贊的同時,想到了當下中國,連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都敢偷工減料,何談再會主動去告知房屋的使用年限。德國人負責到底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和他們的差別,不單在技術上,更多是在思維和理念上。
悅讀吧欄目投稿郵箱:msweekly@163.com
□ 編輯 董 穎 □ 美編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