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芳劉宏軍
(1.大連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遼寧 大連 116035;2.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遼寧 大連 116024)
ARL(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是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的縮寫,它是高校圖書館界非盈利性的行業協會組織,由美國和加拿大123個研究圖書館組成,其中包括CALIFORNIA-BERKELEY、HOWARD、ILLINOIS-URBANA、MICHIGAN、MIT、YALE等著名大學的圖書館。ARL成員館每年的圖書資料總支出平均超過36億美元,在北美大學圖書館界占有主導地位,并引領著大學圖書館的未來發展趨勢。同時,ARL在開發,測試和應用學術圖書館業績計量、統計、和管理工具方面也發揮著引領作用。
ARL-Statistics始于1907年,是北美最早、最完整的圖書館系列統計數據。ARL統計年度報告始于1961~1962年,每年發布并在網上有公開報告。統計數據整體上反映了北美/美國大學圖書館的現狀、變化及發展趨勢,通過統計數據可追蹤演變中的北美研究圖書館[1]。ARL統計一直被許多國內外大學圖書館作為制定評估標準和發展方向以及國際化定位等的重要參考。
ARL-Statistics共有大約42項指標,其中VOLUMES AND TITLES:3 Q;OTHER COLLECTIONS:10 Q;EXPENDITURES:12 Q;PERSONNEL AND PUBLIC SERVICES:6 Q;PUBLICSERVICESAND LOCALCHARACTERISTICS:11 Q[2],每項指標中又有若干細化指標用以描述ARL圖書館的館藏、經費支出、人員配備和服務活動等,在每一重要數據后面都附有詳細報表的具體序號和頁碼,ARL發布的年度統計報告會顯示出其變化趨勢的數據和共享調查結果。通過閱讀ARL統計報告及分析其統計數據,可以基本了解ARL大學圖書館概況,并能掌握其發展趨勢。
筆者結合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的實際,對一些重要的ARL統計指標進行介紹分析。
館藏統計是圖書館統計工作的基礎。圖書館在確保一定館藏數量、種類的同時,要隨時利用統計數據并結合學校建設、社會發展和讀者需求,及時調整藏書建設、優化藏書結構,使圖書館的藏書建設走向科學化、規范化。
表1為ARL-Statistics近4個統計年度的主要館藏統計平均值。從ARL近5個年度的統計來看,藏書總量略有增加,但是凈增量很小,2005~2006、2006~2007、2007~2008 最小增量出現負數,同時,電子現刊有了顯著增長,2006~2007、2007~2008增加了訂購電子現刊的統計。

表1 ARL2003~2008主要館藏統計(中間值)[3]
表2為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館藏統計,與ARL類似,該館藏書總量略有增加,但是凈增量很小,圖書訂購量變化不大,現刊訂購量逐年減少,電子圖書特別是電子期刊的訂購量大幅增加。說明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的館藏也偏重電子出版物的收藏。

表2 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主要館藏統計
如何將辦館經費這一有限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以發揮其最大效益是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對圖書館的經費支出統計分析是圖書館管理的重要環節,是使圖書館經費得到有效使用的重要措施,是圖書館各項活動和計劃得以實現的首要前提。
圖1反映ARL經費支出趨勢,與1986年相比,ARL圖書館總經費增加173%,文獻建設經費增加255%,連續出版物支出增加340%,專著支出增加87%,運行費增加129%。


表3 ARL 2003~2008年經費支出統計(中間值)[3]
表3為ARL2003~2008年度的經費支出統計,ARL成員館在過去10年中不僅電子材料支出大幅增長,其成長率也遠遠超過了圖書館資料的總支出。表3所示:在近5個年度統計中,電子材料支出急劇上升,在2003~2008這5年期間,所有ARL學院電子資源支出平均每年上升85.32%[3]。電子資源已經成為學生們,尤其是大學本科階段的學生收集信息的最主要工具。
表4為2004~2008年間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經費支出統計,與ARL圖書館類似,該館在電子材料上的經費支出大幅增長,2008年的經費支出已占文獻經費支出的50%。說明本館與ARL圖書館一樣,重點都在加強電子資源的建設。

表4 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經費支出統計
服務是圖書館永恒的主題,它不僅直接體現著圖書館的性質,而且是檢驗圖書館工作任務完成狀況的尺度,也直接影響著圖書館整體工作的質量和成效。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的服務理念、服務手段、服務功能、信息資源保障、開放程度等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深刻了解這些變化并總結其規律,對于改進服務、把握機遇、掌握圖書館的變化趨勢具有重要的意義。
表5為ARL2003~2008年度圖書館服務趨勢的變化,相比2003年,2008年ARL圖書館的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總量增加26%,圖書館舉辦講座次數變化不大,參加講座的人數增加24%,流通總量減少12%,參考咨詢量減少51%。

表5 ARL 2003~2008年服務趨勢[4]

表6 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服務統計
與ARL圖書館的服務變化趨勢相類似,2005~2008年間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的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總量增加達90%以上;圖書館舉辦講座次數增加56%、參加講座的人數增加93%、流通總量減少12%,館員人數基本不變,參考咨詢量略有增加。
隨著網絡環境的形成,各種非印刷型文獻載體的出現,使圖書館的館藏建設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表1的統計數據顯示,ARL圖書館紙本館藏增加平緩,電子資源的館藏增加迅速,2006~2007、2007~2008兩個統計年度間電子期刊增加了28%;表2中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館藏統計數據顯示,其藏書增加速度平緩,每年的增幅持平,現刊的訂購逐年減少,電子期刊增加迅速,2006~2008年間電子期刊增加了41%。這說明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以印刷型文獻為主的傳統圖書館將會與數字圖書館并存,二者互相補充,印刷版書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依然是圖書館的基礎,主要原因是印刷版書刊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受其他條件的限制,使用方便。其次是傳統的閱讀習慣使得人們難以完全拋棄印刷版書刊。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將不再是單一的印刷版書刊,圖書館將形成以印刷版書刊為基礎、電子書刊為補充、網絡書刊為主導的多元館藏體系,圖書館將得益于新技術的發展而成為集傳統圖書館、電子圖書館、網絡圖書館于一體的多維圖書館[4]。
隨著館藏的變化,圖書館的業務管理及對文獻信息處理方式等都隨之轉變,圖書館的經費支出也必將隨之發生很大的變化。
圖1顯示,與1986年相比,ARL圖書館文獻建設經費增加255%,其中很大部分用于電子資源建設;表3顯示,2007~2008年度電子資源費用占文獻資源費用支出的53%以上。ARL的統計數字顯示,排名前10位的圖書館用在電子資源的開支占圖書館資料總預算的15%~47%。有些館的電子材料支出超過其總預算的1/3(最高值達到3/4)[5];圖2所示為大連理工大學與ARL大學圖書館電子費支出占總經費支出百分比的對比。2004~2007年間,該館的經費在電子材料支出上大幅增長,盡管與ARL圖書館有些差距,但不是很大,而且也是同比增長。表4顯示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的經費支出增加迅速,2008年的費用支出占文獻費用支出的48%,說明該館與ARL圖書館一樣,重點都在加強電子資源的建設。上述統計數據顯示:加大數字信息資源采集、開發、傳播和利用是現代大學圖書館建設的核心,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要調整資源的采購策略,加大網絡數據庫等數字化信息資源的搜集和采購,并建立相應的檢索信息服務系統或電子閱覽室;擁有全文數據庫、書目數據庫和專題數據庫并使之得到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表5為ARL圖書館的服務發展趨勢數據統計。統計數據顯示: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總量增加迅速,圖書館舉辦講座次數、參加講座的人數增加迅速,而流通總量、參考咨詢量減少很多,ARL圖書館中流通和使用內部材料情況呈下降的趨勢[6],與1991年相比,館際互借增長168%,培訓參加人數增加117%、培訓次數增加58%,而總流通量減少16%,咨詢人數減少26%。與ARL圖書館的服務變化趨勢相類似,2005~2008年間,大連理工大學圖書館的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總量增加達90%以上;圖書館舉辦講座次數增加56%、參加講座的人數增加93%、流通總量減少12%,館員人數基本不變,參考咨詢量略微增加。這說明讀者對大學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已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應對這種變化,圖書館員應主動調整服務模式,以保證讀者能有效地利用圖書館提供的服務。現今圖書館的借閱服務、咨詢服務、定題服務、文獻檢索服務等也都可以在網上進行。這種服務方式徹底改變了大學圖書館傳統被動型的服務,圖書館員的工作變成了主動了解用戶需求,搜集網上信息,進行評價、綜合、預測、生成多種多樣的新信息,并提供給網上用戶使用,真正體現了主動服務的新理論。
另外,大學圖書館應采取全面協調的發展策略,擴展其服務方式,諸如:電話咨詢、基于網絡的指南和輔導、普遍存在的E-mail參考咨詢以及最近才推出的實時參考咨詢(Chat reference)和基于文字的實時留言。作為擴展在線咨詢服務的一種方式,在ARL成員館中,實時咨詢服務正在迅速開展起來,而且他們也嘗試各種不同的軟件和軟件商提供的各種支持服務。如美國在線的即時留言(AOL instantmessaging)或Internet在線聊天系統(IRC,Internet Relay Chat),它們支持兩個或多個用戶之間的基于文本的交談;也有在呼叫中心使用的成熟的軟件,它可將基于文本的交談與聲音、圖像、電子白板、網絡電話(VoIP)、發送網頁和文件等功能相結合[7]。
ARL統計以其豐富的數據,為國內圖書館界提供了一個多角度觀察了解國外大學圖書館發展動態的重要窗口,為圖書館工作的整體國際化定位及國際化接軌提供了一個重要參考。國內大學圖書館應參照ARL的統計指標,對圖書館館藏、人員編制、經費支出、服務、管理等建立相應的統計體系,并將統計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通過對統計結果的深入分析,為圖書館的建設、服務、管理決策提供定量化的依據。同時,這些統計資料也可為日后的“中國的ARL統計”所用,以便為相關的學術研究和專業評估[8],為中國大學圖書館的整體定位、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 Michael Stoller.A decade of ARL collection development:a look at the data[J].Collection Building 25/2(2006):45-51.
[2] http://www.arl.org/bm~doc/08arlstatistics.pdf.
[3] http://www.arl.org/stats/annualsurveys/arlstats/index.shtm l.
[4] 托雅,王艷軍.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的變革及應對措施[J].現代情報,2006(6):63-64.
[5] Taryn Resnick,etc.E-resources:transforming access services for the digital age[J].Library Hi Tech,2008(1):141-156.
[6] Bill V.Opperman New roles for an academic library:currentmeasurements.
[7] 葉鷹.美國一流大學及其圖書館調研報告[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