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好你的生活,用你的人生軌跡而非話語去影響別人。
——王寧《態度》
一個關于成功人士的法則:被媒體過度消費,就離毀滅不遠了。因此紅得發紫的人應該遵從這樣一個準則:遠離媒體,珍愛生命。但遺憾的是,好多人離開媒體已經活不下去了。
——媒體人石述思
人在何時最清醒:大禍臨頭時,重病纏身時,遭受重挫后,退休閑暇時。人在何時最糊涂:春風得意時,得權專橫時,迷戀情愛時,想占便宜時。
——似水流年微博
我剛去了趟洛杉磯,發現那里的油價比中國的還便宜兩塊錢。我就想,中石油、中石化這是怎么回事啊?你們怎么玩的啊,甚至還玩出虧損來了?
——央視主持人崔永元
很多明清古建筑躲過了抗戰,躲過了內戰,甚至“文革”也躲過去了,但是它們躲不過拆遷。
——網民說拆遷
男人主動提出要埋單時,在某種程度上他的意思是:我對你很感興趣,我希望能有第二次約會。如果女人讓男人為她埋單,她基本上就是在暗示希望能有第二次約會。
——發表在《進化心理學》雜志上的一篇文章分析男女約會,“如果一個女人堅持要埋單,或至少是分攤費用,這可能就是約會失敗的訊號”
我想與你談一談,但立刻察覺出了異樣,猶如一陣風掠過發際。我實在是無法給你寫信,而是想出去看一看,當一個詩人剛剛呼喚過另一個詩人,空氣和天空會出現什么樣的變化。
——帕斯捷爾納克致茨維塔耶娃的信
鵝卵石為什么被人捏在手里玩?就是因為它沒有棱角。
——韓寒
你能從一只脫盡了羽毛的孔雀身上發現,它的美全是皮毛。
——馮驥才
任何一種環境或一個人,初次見面就預感到離別的隱痛時,你必定愛上它/他了。
——黃永玉《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
近年來,中國社會各階層已出現過度求穩的心態,折射出人們的信心不足,沒有人再去專心踏實發展實業、積極創業。
——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認為公務員熱將成為中國發展的障礙
出新政策了,沒錢的買不上,有錢的不讓買。賣報!賣報!
——房地產新政出臺,各方爭論不休,賣報大姐的一句話總結終止了這場爭論
夫妻二人辛辛苦苦打拼,買了個海景別墅,房貸壓力巨大,每天早出晚歸。他們家保姆每天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抱著他們的狗在陽臺上看海,喝咖啡。
——現代人生活之一種
經常遲到、情緒化的員工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經常遲到的人越到夜里便做得越起勁;情緒化的員工往往特別有創意。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研究發現
在美國,每當什么事不對勁的時候,人們不是責備華爾街和華盛頓,就是責備中國。
——沃倫·巴菲特
事業上和官二代競爭,物質上和富二代競爭。
——網友感嘆,當下對普通年輕人而言,最悲哀的事莫過于此
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羅大佑《鹿港小鎮》。城市化的代價大體如此
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總是給我夾菜,這就跟沒有競爭的社會一樣,忒沒勁。
——一個中學生作文中的句子。其中所體現的“新時代精神”讓人欣喜讓人憂
人家這是正當防衛。
——白俄羅斯一名獵人外出獵狐,他打了狐貍一槍后,上前想用槍托把它解決掉。狐貍激烈反抗,它的爪子碰巧扣到了扳機……至今獵人還在醫院里躺著
希望國內多一些單位能選拔和支持一些“慢”的人,特別是一些年輕人。
——北京大學教授饒毅希望中國學術界潛心學術,摒棄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