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中 漆漁江 吳林
摘要:對榨菜廢水中的高鹽的鹽漬廢水和中低鹽廢水分別處理,鹽漬廢水變成食用的“榨菜醬油”。 中低鹽廢水采用生化處理達標排放,取得很好的效果。
關鍵詞:含鹽廢水;榨菜醬油;生化處理;嗜鹽菌
一、前言
榨菜廢水排放分別產生于鹽漬、淘洗、脫鹽、脫水、殺菌等工序,廢水中主要污染成分為植物纖維、植物蛋白質、有機酸、醇類、NaCl及鈣、鎂等多種無機元素,直接表現為COD、BOD5、SS、含鹽量等嚴重超過國家允許排放標準。其主要特點均為COD和高含鹽量,其中尤以鹽漬廢水的COD和含鹽量最高。含有機物高的廢水目前普遍采用的效果好、投資低、運行費用省的處理方式為生化法,而高含鹽量又是限制生化處理效果的致命因素。
二、榨菜含鹽廢水分類處理工藝
將含鹽量最高的鹽漬廢水和其余中低含鹽濃度廢水分開收集處理,可減少末端治理的負荷,保證末端治理的效果,同時生產的榨菜醬油也可為公司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
1、高含鹽量的鹽漬廢水處理
榨菜及其相關產品工藝生產中產生的鹽漬廢水含鹽量高,如通過廢水處理站進行處理,成本非常高且很難達標,鹽漬水經過適當的加工,可以變成食用的“榨菜醬油”。使資源得到了綜合利用,還可以為公司增添新的經濟效益。國內目前生產榨菜醬油的生產工藝主要為:將鹽漬廢水過濾凈化后,進行蒸發濃縮,得到的濃鹽液經過加藥熬制得到醬油,殺菌后得到合格的產品,經包裝即得成品。
2、中低含鹽量生產廢水處理
中低濃度含鹽廢水主要指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除鹽漬廢水以外的生產廢水,相比其它工業廢水其含鹽高還是很高。
2.1中低含鹽量生產廢水進出水水質
廢水處理站調節池均化后的廢水主要理化指標表2-1
經處理后排放水質標準均執行《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中一級標準,詳見表2-2。
2.3國內外對高含鹽有機廢水的治理研究現狀及生化法處理的可行性分析
國內外目前對高含鹽有機廢水的治理尚沒有一種普遍適用的方式,為克服高含鹽濃度帶來的不利影響,有的采取電滲析或加水稀釋方案,較多的采取生化(厭氧+好氧)方案。為了保證處理效果常在生化處理末級加直接氧化處理環節或活性炭處理環節,有的采取在前級加Na+拮鈉劑(石灰)或氣提爐渣吸附環節等等。
電滲析在進水含鹽量在500~4000mg/L時技術可行,經濟合理,但這對廢水的預處理要求很高;加水稀釋方案處理成本太高,技術經濟性不好。因此這兩種處理方式均不太適合高含鹽有機廢水的治理。
高含鹽廢水生化處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困難:一是廢水密度差變小,菌膠團難于沉淀、附著在處理裝置內,易隨廢水流失;二是高濃度鹽分對沒有經過鹽環境馴化的微生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三是廢水鹽濃度快速增加或減少,造成微生物細胞結構滲透壓快速改變,導致菌體細胞破裂或抑制細菌生長。因此,如何使生化處理系統穩定,保持微生物的正常生長環境是高含鹽有機廢水處理工藝的最大難點。
目前生化治理高含鹽廢水的研究較少且多數工作局限在配水實驗,但通過國內外學者研究表明,生物方法處理高含鹽廢水是可行的,只是由低鹽到高鹽的外部環境,微生物需要有一個適應期。從淡水環境到高鹽環境時,由于鹽的濃度變化可能引起微生物代謝途徑的改變,菌種選擇的結果使適應高鹽的菌種較少,只有當微生物經培養馴化后,才能產生適應高鹽的菌種,以耐受一定的鹽濃度。微生物按照對鹽的耐受程度來分類:一般在含鹽1%以下能很好生長的微生物為非好鹽微生物,而在1%-2%以上均能生存增殖的微生物為耐鹽微生物。高含鹽廢水生物處理關鍵是要馴化出耐鹽微生物。
微生物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中一些嗜鹽微生物為含鹽廢水的生物處理提供了保證。另外,正常適應于淡水或淡水生物處理設施中的微生物在受到高含鹽的沖擊時,會通過自身的滲透壓調節機制來平衡細胞內的滲透壓或保護細胞內的蛋白質,這說明含鹽廢水的生物處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些對鹽適應性強的微生物在含鹽廢水生化處理中占有重要位置,表2-4對常見的嗜鹽細菌在了簡單概括:
綜上所述,從理論上講,采用生化法處理高含鹽廢水是可行的,其關鍵是要培養出在高鹽濃度下適應性強的微生物,選取一種能保證處理出水效果可靠、長期穩定達標的生化處理工藝。
因此,我們在實踐中采用強化預處理+生化+后續強化處理的工藝。
2.4含鹽有機廢水的治理工藝
中低濃度含鹽廢水通過人工粗格柵和機械自動細格柵預處理去除大顆粒懸浮物后,出水靠重力自流進入混凝沉淀池后流入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調節、均化,在調節池增加潛水攪拌系統更利于高鹽污水的均化調節。混凝沉淀池中通過化學混凝沉淀去除廢水中小顆粒懸浮有機物和膠體狀有機物。出水進入調節池采用液位計自動控制提升泵的啟動,將廢水泵入提升入厭氧嗜鹽菌種為主的厭氧池,厭氧出水自流進入以好氧嗜鹽菌種為主的生物接觸氧化池,經厭氧、好氧處理后,出水由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二沉池出水到中間池,通過活性炭過濾器過濾處理后,水中殘余的有機物大部分被去除,出水到清水池經計量監測池達到一級排放標準排放。
活性炭過濾器過濾一段時間后要進行反沖,反沖出水到生物接觸氧化池進行再處理。
二沉池污泥少量回流至好氧池,二沉池出水部分回流至好氧池,在一定范圍內可減少鹽濃度波動帶來的沖擊。剩余污泥經污泥濃縮池濃縮,再通過螺桿泵泵入板框式壓濾機脫水處理,干污泥外運處置,濾出水和上清液返回生物接觸氧化池繼續處理。
工藝流程參見下圖工藝流程框圖。
三、結論
我們在2010年8月開始對重慶市魚泉榨菜(集團)有限公司含鹽廢水根據含鹽量分別處理,高含鹽的鹽漬廢水用于制榨菜醬油,變廢為寶,產生了經濟效益。中低含鹽量廢水經馴化的嗜鹽菌生化處理后達標排放。并在2010年12月經環境監測站監測后完全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榨菜企業含鹽廢水根據含鹽量分別處理技術上可靠,經濟上可行。通過分類處理,可以減輕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生態和各項經濟的發展,全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