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蘊婷 王睿 王晉
摘 要:老舍的話劇《茶館》第一幕,出場說話的人物有22位,這些人物的臺詞樸素簡潔,生動傳神,每個人物的語言都十分符合其身份、地位及性格特征。本文通過對中心人物王利發的臺詞進行分析研究,來欣賞老舍精湛的語言藝術,領略其在人物塑造中的特殊價值。
關鍵字: 安分守己;精明能干;圓滑;膽小怕事
在第一幕里,王利發二十多歲,因父親死得早,他年紀輕輕就當上了茶館掌柜。王利發精明、干練、善于經營,在亂世風云中竭力維持茶館的生存。他是該幕里說話次數最多的人,一共說了28次。下面我們就選擇人物的經典語言加以分析。
一、送茶打發唐鐵嘴,好言相勸顯真誠。
“唐先生,你外邊遛遛吧。”這是王利發開場白。打發唐鐵嘴去別處“遛遛”,不要影響他的生意。唐鐵嘴是一個吸食鴉片并以算命看相混飯吃的二流子,他來茶館喝茶,又經常賒欠茶錢,王老版不斷送茶給他,便是為了讓他不要常來打攪,為了茶館的安寧和清靜。“我告訴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煙,就永遠交不了好運!”這句話說得很實在,很真誠。對于這樣的一個人,王利發采取的辦法是好言相勸,送茶打發。寥寥數筆便勾勒出了一個安分守己的生意人形象。
二、息事寧人眾茶客,善意提點常四爺。
“哥兒們,都是街面上的朋友,有話好說。德爺,您后邊坐!”他喚二德子為“德爺”,典型的息事寧人,要他們二人“有話好說”,一方面討好他的主顧,另一方面竭力維護茶館的秩序。
“您不知道這是馬五爺呀!怪不得您也得罪了他!”“剛才您說洋人怎樣,他就是吃洋飯的。信洋教,說洋話,有事情可以一直地找到宛平縣的縣太爺去,要不怎么連官面上都不惹他呢!”王利發作為這個茶館的店掌柜,對一些“大人物”了如指掌,在什么人面前說什么話。一個活靈活現的精明能干而又世故圓滑的生意人形象已經躍然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說話請留點神!”他這些話是提醒給常四爺說的,是善意的提點,他心里是向著常四爺的,能夠明辨是非。
三、巧妙周旋秦二爺,各不得罪暗偏袒。
“多說好話,多請安,討人人的喜歡”這便是他的人生信條。“人緣兒頂要緊”可見要想把買賣繼續做下去,需要一個好的人際關系環境,所以他凡事多說好話,多作揖,討人人的喜歡。“您怕什么呢?那么多的買賣,您的小手指頭都比我的腰還粗!”王利發“嘴皮子甜”,會說話,故意抬高秦仲義,怕秦仲義收回了房子自己的茶館會開不成。
“二爺,您說得對,太對了!可是,這點小事用不著您分心,您派管事的來一趟,我跟他商量,該長多少租錢,我一定照辦!”雖然說得很殷勤很痛快,漲多少錢,是需要“商量”的,這一商量,自然就給自己留下了余地,這樣巧妙的周旋,除了王老板,哪里能夠找來第二個人?怪不得連秦仲義都說“你這小子,比你爸爸還滑!”
“您甭嚇唬著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應我,心疼我,決不會叫我挑著大茶壺,到街上賣熱茶去!”很巧妙的回答,既捧了秦仲義,也堵住了秦仲義的口,還有一部分“耍賴”甚至“撒嬌”的成分在里面,在秦仲義面前裝孫子,說秦仲義“照應”他“心疼”他,明顯是長輩之于晚輩的那種感覺,王利發的手段,到這個時候已經是登峰造極了!
“常四爺,您是積德行好,賞給她們面吃!可是,我告訴您:這路事太多了,太多了!誰也管不了!”轉而又對秦仲義說“二爺,您看我說的對不對!”這樣的對白,真是我們沒有想到的!給足了秦仲義的面子,也息怒了常四爺的怒火,兩方各不得罪。他把常四爺的行為定義為“積德行好”,顯然是對他加以贊揚的,但是一個“可是”就把話鋒一轉,為秦仲義的行為進行圓場。他深諳常四爺和秦仲義的脾氣,也深知兩個人對于自己的厲害關系,孰輕孰重,于是,他進行了暗暗地偏袒,不可謂不聰明!
但王利發畢竟局限于小市民的身份,不明白秦仲義的“實業救國”, “您別這么辦哪,二爺!”“您就專為別人,把財產都出手,不顧自己了嗎?”這些話,既是想勸阻秦仲義不要辦廠,又想保住自己的茶館,不想因為秦仲義的辦廠而收回,這其實是本質的原因。但他也確實是有好心勸阻秦仲義的意思,因為在他看來秦仲義的想法無異于瘋狂。由此也可以看到他思想有很大局限性的小市民,也是一個很實在真誠的人。
四、冷眼旁觀龐秦斗,小心行得萬年船。
秦仲義與龐太監只是偶爾相遇在茶館,只要王利發陪著小心,不亂說話,一切都會平靜都會過去,王利發是深知這其中道理的。所以,我們看到,他只在矛盾已經結束的時候說了一句無關痛癢的話“總管,您里邊歇著吧!”沒有發表任何意見,沒有多嘴多舌,只有尊敬的一聲“總管”,可見,他才是識時務的“俊杰”!
五、 莫談國事掛嘴邊,同情弱者實無奈。
幾個茶客一開始討論譚嗣同的話題,王利發便及時給予了制止:“諸位主顧,咱們還是莫談國事吧!”語氣很溫和,是商量的口氣,實際是在提醒他們,小心啊,不要給自己惹麻煩,更不要給我這個小店惹麻煩。王利發,就是這樣一位謹言慎行之人。
討飯的小妞再次來到王利發的店鋪,王利很無奈地說了一句“唉!出去吧!” 一個“唉”字,飽含的同情,卻難以幫助,把對黑暗的社會無奈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在這民不聊生的年代,他自己糊口都成問題,哪有能力來管這些,所以我們不必對他過于苛責,而是要看到他善良的一面,以及對社會的無聲的譴責!
王利發的語言謙恭、周到,與各種人物應酬反應機敏,對答如流。他的談吐、作派,既不失買賣人的身份,又顧全了自己的得失,充分顯示了一個小商人的精明、干練、巧于處世的特點。他既圓滑、玲瓏,又膽小怕事,心地善良,他的性格是復雜的。他對現實社會黑暗也有不滿,但又深受剝削階級的影響與烙印。《茶館》中的王利發的個性話語言,表達出了人物的思想,顯示出了人物的性格。老舍先生善于根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選取符合人物心理的個性化語言,塑造出了經典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