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在全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會議上具體安排部署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民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以“保護兒童、告別流浪”為主題的“接送流浪孩子回家”專項行動,幫助流浪未成年人順利回歸家庭、融入社會,防止其再度流浪。 民政部要求,在本次專項行動中,各地要開展拉網式全面排查,徹底摸清流浪未成年人生存現狀,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救助。流入地要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充分發揮救助保護服務網絡和村(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的作用,積極勸告、引導、護送流浪未成年人到救助保護機構接受救助,對脅迫、誘騙、利用未成年人乞討和拐賣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活動,要堅決予以打擊。同時,民政部門和救助保護機構要積極開展街頭主動救助,及時接收公安等部門護送的流浪未成年人,積極協調、配合衛生部門做好突發疾病的流浪未成年人的救治工作,切實安排好生活照料,及時查找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無力自行返鄉的,救助保護機構要加強與流出地的溝通和銜接,安排好接送返鄉工作。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級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在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學之際組織開展教育收費檢查。通知指出,今年教育收費專項檢查的范圍是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所)、地方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門涉及教育的收費行為。重點檢查2010年秋季開學以來發生的收費行為。專項檢查從9月1日開始,至12月15日結束。
9月5日,2011—2013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工作會在北京召開,標志著這項工作進入了正式評審階段。
評審專家組成員對全國573個提出申報的縣(市、區)、鄉鎮(街道)進行了材料評審,并將在9月中旬分赴各地進行實地抽查。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是1987年文化部為推動民間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豐富活躍基層群眾文化生活而設立的一個文化品牌項目。截至目前,文化部共收到全國573個區縣、鄉鎮的申報材料,其中表演藝術類309個、造型藝術類134個、民俗類96個、民間技藝類88個。
截至9月5日,貴州、云南、重慶、四川、廣西五省區市農作物受旱面積達4840多萬畝。當前正值晚秋作物生產的重要時節,為支持重災區抗旱自救,農業部近日派出專家指導組,分赴貴州和云南等省幫助、指導農業抗旱救災工作,推動農業抗旱措施落實到位。專家指導組將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查看旱情和作物長勢,根據當地旱情、氣象條件和農時季節,幫助災區完善晚秋作物生產技術方案,開展巡回技術指導,舉辦技術培訓班,解答疑難問題,指導農民切實落實“大春損失晚秋補”的抗旱自救措施。
近半年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0.8萬人參加了全國 《社會保險法》知識競賽活動,其中人社系統參賽人數達到17.1萬人,占全部參賽人數的34%。除人社系統外,參加知識競賽的還有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醫療服務機構和社區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以及城鄉居民、在校學生和離退休人員。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強調,要以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為指引,以《社會保險法》頒布實施為動力,扎實有效地推進社會保險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將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民生建設的各項要求盡快變成現實,更好地造福百姓。當前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社會保險法》,要繼續扎實有效地抓好《社會保險法》宣傳工作,要抓緊落實《社會保險法》及配套政策法規,要抓緊抓好當前的社會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