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燕,夏祖猛,賴寶林,陳道陽,王利勝#(1.廣東肇慶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肇慶市 56060;.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廣州市 510006;.廣東省人民政府機關門診部,廣州市 510040)
川芎嗪(Ligustrazine,化學名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razine,TMP),為傘形科植物川芎和姜科植物溫莪術根莖及大戟科植物痛風麻瘋樹莖的主要化學成分之一。現代研究表明[1],TMP具有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腦缺血等多種作用。同時,TMP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急性期、恢復期及其后遺癥,如腦供血不足、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腦動脈硬化等均有較好療效;能改善這些疾病引起的偏癱、失語、吞咽困難、走路不穩、記憶力減退等癥狀[2,3]。芎冰微乳是由TMP、冰片與適宜的乳化劑、助乳化劑制成的微乳,主治急性缺血性中風,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保護大鼠腦缺血的作用[4]。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評價芎冰微乳中TMP以iv、ig 2種不同給藥途徑在兔血液中的藥動學行為,并比較不同給藥途徑的藥動學特性,為臨床選擇給藥途徑提供理論依據。
Waters HPLC儀,包括515泵、2487紫外檢測器(美國Waters公司);N3000色譜工作站(浙江大學);AUW120D型十萬分之一分析天平(日本島津公司);XW80A 4型高速離心機、XW-80A型微型渦旋混合儀(上海滬西分析儀器廠有限公司);KQ5200DV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芎冰微乳(筆者自制);TMP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817-200305);TMP(江蘇南京澤朗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含量:≥98.5%);1%肝素鈉(0.9%NaCl溶液介質)、3%戊巴比妥鈉溶液、乙腈(色譜純,重慶迪馬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新西蘭兔10只,♀♂兼半,體重2.0~2.5 kg,由廣州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生產許可證號:SCXK(粵)2008-0020)。
色譜柱:迪馬Platisil ODS柱(250mm×4.6mm,5 μm),Phenomenex保護柱;流動相:乙腈-0.5%冰乙酸(36∶64);流速:1mL·min-1;檢測波長:295 nm;柱溫:25 ℃;進樣量:10μL。
取血漿200μL,加入600μL甲醇,渦旋1min,10000 r·min-1離心10min,取10μL上清液進樣分析。
在“2.1”項色譜條件下,分別將空白血漿、樣品血漿和空白血漿+TMP對照品,按“2.2”項下方法操作進樣分析。結果,TMP峰形良好,無雜峰干擾,表明本方法有良好的專屬性。川芎嗪的HPLC見圖1。
精密稱取3.10mg TMP對照品,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50mL,配成TMP濃度為62.0μg·mL-1的對照品貯備液,4 ℃貯藏,備用。

圖1 川芎嗪的HPLC圖A.空白血漿;B.空白血漿+TMP對照品;C.iv給藥15min后的血漿樣品Fig 1 HPLC chromatogram of TMPA.blank plasma;B.blank plasma+TMP control;C.plasma sample 15min after i.v.administration
分別取TMP對照品貯備液和空白血漿適量,配制成濃度為0.062、0.124、0.248、0.620、1.550、3.100、4.130、6.200μg·mL-1的TMP血漿樣品。分別按“2.2”項下方法處理進樣,記錄峰面積。所得數據以峰面積積分值(Y)為縱坐標,進樣濃度(X)為橫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為Y=6579.17X+484.08(r=0.9984)。結果表明,TMP對照品檢測濃度在0.062~6.200μg·mL-1范圍內與峰面積積分值線性關系良好。
2.6.1 精密度試驗 分別取TMP對照品貯備液和空白血漿適量,按“2.5”項下方法配制低、中、高濃度(0.124、1.550、6.200μg·mL-1)樣品,各5份,按“2.2”項下方法操作進樣分析。于1 d內測定5次,連續測定3 d,測得日間與日內RSD。精密度試驗結果見表1。

表1 精密度與方法回收率試驗結果(n=5)Tab 1 Results of methods recovery and precision tests(n=5)
2.6.2 方法回收率試驗 分別取TMP對照品貯備液和空白血漿適量,按“2.5”項下方法配制低、中、高濃度(0.124、1.550、6.200μg·mL-1)樣品,各 5份,按“2.2”項下方法操作進樣分析。所得峰面積與同量對照品溶液直接進樣所得峰面積比值,即為血漿中TMP的回收率。方法回收率試驗結果見表1。
取健康新西蘭兔(實驗前12 h禁食不禁水),稱重,記錄體重和性別,耳緣iv 3%戊巴比妥鈉30~40mg·kg-1麻醉,背臥固定于手術臺上。先用紗布蘸生理鹽水濕潤兔頸喉頭與胸骨之間的毛,用彎頭剪刀緊貼皮膚將毛剪去。手術區剪毛后,用解剖刀在喉頭與胸骨之間沿頸腹正中線作一切口約5cm左右,用止血鉗分離皮下結締組織、肌肉和神經,分離出動脈約2~3cm左右,在其下穿兩根經生理鹽水濕潤的絲線,結扎遠心端,保留近心端。用動脈夾夾住近心端,再于兩線中間的一段動脈上小心剪一“V”型切口,插入硅膠管(已肝素化),用線結扎牢固,以備取血用。用另一動脈夾夾住采血硅膠管。
將實驗家兔隨機分為芎冰微乳ig以及耳緣iv2組,每組5只,給藥劑量均為2mL·kg-1芎冰微乳(參考201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內容[5])。iv給藥:從耳緣靜脈迅速推注藥液,搶注完畢時間計為零時。ig給藥:借助開口器,從兔口腔將胃管插入,檢查胃管開口端無氣泡逸出,用注射器將藥液迅速推入,灌完藥液的瞬間記為零時。并開始記錄藥后取血時間,分別為取藥前,藥后0、5、10、15、20、30、45、60、80、100min和2、2.5 h。頸總動脈取血約1mL置于肝素化離心管中,3000 r·min-1離心10min,分離血漿,置于-20℃貯藏,備用。
“2.8”項下樣品均按“2.2”項下方法進樣分析,血藥濃度-時間數據采用DAS2.1藥動學軟件進行最佳擬合。結果,TMP在兔體內血液藥動學符合二室模型。不同給藥途徑芎冰微乳中游離TMP的濃度-時間曲線見圖2;不同給藥途徑芎冰微乳中TMP在血液中的藥動學參數見表2。

圖2 不同給藥途徑芎冰微乳中游離TMP的濃度-時間曲線Fig 2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s of unbound TMP in Xiongbing microemulsion after different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表2 不同給藥途徑芎冰微乳中TMP在血液中的藥動學參數(n=5)Tal 2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 of TMP in Xiongbing microemulsion after different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n=5)
TMP不同給藥途徑在新西蘭兔體內藥動學比較研究結果表明,TMP2種給藥途徑在兔體內的藥動學均符合二室模型。iv給藥與課題組之前用小鼠眼眶取血法的藥動學研究結果一致,分布、消除快,平均滯留時間較短,但芎冰微乳較同劑量的水溶液指標有所增加[6]。
ig給藥后,血液藥物濃度達峰時間是15min,說明芎冰微乳口服吸收迅速,達峰時間快。其消除半衰期(t1/2β)為56.417min,體內平均滯留時間為76.356min,說明代謝速度相對較慢,有利于藥物療效的發揮。藥-時曲線下面積(AUC)均明顯要低于iv給藥方式,TMP在血液中絕對生物利用度(F)僅為37.26%,說明生物利用度較低,可能會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iv給藥后,TMP的濃度從第1個取樣點開始急劇下降,顯示其消除半衰期短(t1/2β=20.318min);平均滯留時間也明顯要短,說明iv TMP代謝迅速,發揮治療時間相對較短。
因此,2種給藥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有研究表明[7],鼻內用藥可避免藥物對胃腸道的剌激作用和肝-胃腸道對藥物首次通過的代謝作用,鼻腔黏膜對藥物的代謝非常微弱,可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本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微乳提高了TMP在血中的濃度及生物利用度[6,8];而本研究結果表明,微乳iv給藥TMP在體內依然存在消除半衰期較短、消除速度較快的缺點,而ig給藥生物利用度又低,故有待進一步的制劑、給藥途徑及其相關研究,以延長藥物在體內的作用時間,提高制劑的臨床療效。
[1]周昌奎,吳曉華.川芎嗪臨床應用及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04,16(6):3.
[2]賈金玉.川芎嗪注射液為主治療腦梗塞56例[J].陜西中醫,2004,25(2):122.
[3]李云田,張同嶺,李玉琴.川芎嗪合尿激酶治療急性缺血性腦梗塞60例療效分析[J].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2004,2(5A):627.
[4]郭 琦,王利勝,石宗豐,等.芎冰微乳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研究[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0,21(5):477.
[5]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13.
[6]王利勝,郭 琦,韓 堅,等.川芎嗪在小鼠血、腦和肝中的藥動學研究[J].中草藥,2009,40(6):935.
[7]陳曉飛,高洪志,劉澤源.鮭魚降鈣素噴鼻劑的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國藥師,2007,10(4):340.
[8]王利勝,袁愛賢,韓 堅,等.HPLC法測定川芎嗪在小鼠血漿、腦、肝中的含量[J].中國藥房,2008,19(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