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淼,楊繼章,王云志,李艷玲,康麗娟(1.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石家莊市 05001;.河北醫科大學,石家莊市 050017;.河北醫科大學制藥廠,石家莊市 050017)
香桂化濁膠囊處方為臨床多年應用的經驗方,由廣藿香、土大黃、肉桂等藥材組成。其療效確切、可靠,具有芳香醒脾,清化濕濁之功,主治因各種疾病后邪留未盡,脾胃內傷所致長期大便溏泄或有黏液、腹脹腸鳴、納呆或有低熱、舌苔白膩或白滑或見微黃、脈濡緩。主要用于慢性腸炎、真菌感染致腸炎屬脾虛濕困證的治療。關于本方制劑工藝的研究已進行了報道[1,2]。為了有效控制其質量,筆者采用薄層色譜(TLC)法對方中土大黃、肉桂分別進行了定性鑒別,采用氣相色譜(GC)法對方中君藥廣藿香中百秋里醇的含量進行了測定,建立了準確、可靠、專屬性強的質量控制方法。
GC-4000A型GC儀、FID檢測器、ANASTAR色譜工作站(北京東西分析儀器有限公司);RQ2200E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功率:100 W,工作頻率:40 kHz)。
香桂化濁膠囊和陰性樣品均為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自制;百秋李醇(批號:110772-200404)、土大黃苷(批號:110794-200103)、桂皮醛(批號:111710-200513)對照品均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薄層層析硅膠G(青島海洋化工有限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1.1 土大黃的TLC鑒別[3]取本品內容物約3 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10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同法制備陰性對照溶液;另取土大黃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TLC法[4]試驗,吸取上述溶液各3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25∶3∶2.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結果,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土大黃的TLC見圖1。
2.1.2 肉桂的TLC鑒別[4]取本品內容物約6 g,加入無水乙醇20mL,超聲處理10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無水乙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同法制備陰性對照溶液;另取桂皮醛對照品2μL,加無水乙醇定容至2mL,作為對照品溶液。照TLC法[4]試驗,吸取供試品、陰性對照溶液各10μL,對照品溶液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85∶1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試液,熱風吹干,日光下檢視。結果,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肉桂的TLC見圖2。
2.2.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檢測器: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色譜柱:OV-17彈性石英毛細管柱(30 m×0.25mm);氫氣:0.05 MPa;空氣:0.2 MPa;載氣(N2):0.17 MPa;柱前壓:0.14 MPa;分流比:26∶1;進樣口溫度:260℃;檢測器溫度:280℃;柱溫:采用程序升溫(初始溫度160℃,以4℃·min-1升至180℃,再以1℃·min-1升至184℃,保持4min,最后以2℃·min-1升至194℃)。在選定色譜條件下,百秋李醇與樣品中其他組分色譜峰可達到基線分離,與相鄰色譜峰的分離度>1.5;按百秋李醇峰計算,理論板數不低于50000,拖尾因子為1.04;陰性對照無干擾。色譜見圖3。

圖1 土大黃的TLC1~3.供試品;4.土大黃苷對照品;5.陰性對照Fig 1 TLC of Nepal Dock Root1~3.test samples;4.rhaponticin control;5.negative control
2.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百秋李醇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石油醚(60~90℃)制成每1mL含1.3mg的溶液,即得。

圖2 肉桂的TLC1~3.供試品;4.桂皮醛對照品;5.陰性對照Fig 2 TLC of Cinnamomum cassia1~3.test samples;4.cinnamaldehyde control;5.negative control

圖3 氣相色譜圖A.陰性對照;B.百秋里醇對照品;C.供試品Fig 3 GC chromatogramsA.negative control;B.patchouli alcohol control;C.test sample
2.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裝量差異項下的本品內容物,混勻,精密稱定,研細,精密稱取約3 g,照揮發油測定法[4],測定管中加入石油醚(60~90℃)5mL,加熱提取2 h,放冷,將測定管中提取液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分取醚層,用石油醚(60~90℃)萃取水層3次(10、5、5mL),合并醚層,用石油醚(60~90℃)定容至25mL量瓶中,搖勻,即得。
2.2.4 陰性對照溶液的制備 取陰性樣品,按“2.2.3”項下方法制備陰性對照溶液。
2.2.5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稱取百秋李醇對照品19.14mg,用石油醚(60~90℃)溶解并定容至10mL,搖勻,精密量取0.4、0.8、1.2、1.6、2.0mL,分別置于 2mL棕色量瓶中,加石油醚(60~90℃)定容,搖勻。精密吸取2μL,在GC儀上進樣,記錄色譜圖,測定其峰面積,并以峰面積積分值(Y)對樣品進樣量(X,μg)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為Y=165074X-793(r=0.9999,n=5)。結果表明,百秋李醇進樣量在0.7656~3.8280μg范圍內與峰面積積分值呈良好線性關系。
2.2.6 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同一對照品溶液2μL,在GC儀上重復進樣5次,記錄峰面積。結果,RSD=1.26%(n=5),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2.7 穩定性試驗 取同一批(批號:20100601)樣品的供試品溶液適量,分別于0、1、2、5、8、24h進樣測定。結果,RSD=0.84%(n=6),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h內穩定性良好。
2.2.8 重復性試驗 取同一批(批號:20100602)樣品適量,按“2.2.3”項下方法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進樣測定。結果,平均含量為11.81mg·g-1,RSD=1.18%(n=6),表明方法重復性良好。
2.2.9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已知百秋李醇含量的香桂化濁膠囊樣品內容物1.5 g,精密稱定,分別精密加入不同量百秋李醇對照品,按“2.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進樣測定,計算加樣回收率,結果見表1。

表1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6)Tab 1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n=6)
2.2.10 樣品含量測定 取3批香桂化濁膠囊樣品(批號:20100601、20100602、20100603),按上述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測定樣品中百秋李醇的含量。結果,每粒樣品分別含百秋李醇4.84、4.68、4.24mg。根椐此結果,同時考慮藥材的來源以及制劑生產、貯藏等因素,以每粒膠囊0.39 g裝量計,暫定本品每粒含百秋李醇(C15H26O)不得少于4.0mg。
根據土大黃苷的理化性質,參考相關文獻,經對超聲提取溶劑、展開劑的選擇,最后選定甲醇為提取溶劑,乙酸乙酯-甲醇-水(25∶3∶2.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 nm)下檢視。檢視結果表明,該法分離效果較好,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無干擾。依此TLC條件對3批樣品進行鑒別,方法重復性好,具有專屬性與可行性。
根據本品的性質特點,提取百秋李醇不宜選用石油醚、氯仿為溶劑,筆者選用了無水乙醇、甲醇、75%乙醇作溶劑進行超聲提取,結果用以上溶劑提取或乳化現象嚴重,或提取率低,或所含雜質較多,所以本品不易用超聲提取法進行前處理。筆者參照揮發油測定法[4],以石油醚為萃取劑萃取,并對蒸餾時間進行了考察。結果,提取2 h以上,百秋李醇含量已恒定,故在供試品溶液制備時選擇提取時間為2 h。
[1]劉紅淼,姜少灝,張振杰.香桂化濁膠囊中揮發油的包合工藝研究[J].中國藥房,2010,21(47):4449.
[2]劉紅淼,房桂珍,李艷玲.香桂化濁膠囊成型工藝研究[J].中國藥房,2011,22(11):990.
[3]王 穎,張長順,劉春峰.薄層色譜法檢查牛黃解毒片中土大黃甙[J].黑龍江醫藥,2000,13(4):203.
[4]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127、附錄34、附錄63.
[5]黃月純,魏 剛.氣相色譜法測定廣藿香中百秋里醇的含量[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4):503.
[6]劉 青,江 波,于宗淵.氣相色譜法測定廣藿香揮發油中廣藿香醇的含量[J].山東醫藥,2007,47(2):3.
[7]喻良文,鐘燕珠,李 薇,等.貯藏時間對廣藿香揮發油含量的影響考察[J].中國藥房,2008,19(24):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