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君,楊偉俊(1.新疆農業大學藥學院,烏魯木齊市 830052;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藥物研究所,烏魯木齊市 830004)
馬藺根為鳶尾科Iridaceae植物喜鹽鳶尾Iris halophila Pall.的根,系維吾爾醫民間習用藥材,始載于《拜地依藥書》[1]。維語名“切合日提馬克”、“依力提孜”,異名“鳶尾根、馬蓮根”等。馬藺為多年生叢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在我國北方與西藏地區,俄羅斯的東、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中亞、蒙古等地。在我國寧夏騰格里沙漠和甘肅祁連山區及青海東部地區也有較大面積分布。常見于河灘階地、湖盆外緣和村屯附近的低濕平地。馬藺為鹽化草甸建群種,其群落類型稱為馬藺草甸。新疆分布于富蘊、阿勒泰、布爾津、哈巴河、烏魯木齊、呼圖壁、石河子、塔城、伊犁等地[2]。生長于天山、阿爾泰山海拔1000~1700 m山谷濕地及河岸荒地,海拔600~800 m低山巖間草甸及低洼荒地,在阿爾金山海拔3800 m的干旱山坡偶見生長[2]。馬藺不僅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還具有很強的抗性,其適應性廣、生物量較大,對Al、Cd、Cu、Pb等多種重金屬脅迫均具有較好的抗性[3,4]。馬藺的根是主要藥用部位,具有生干生熱、消炎退腫、溫筋健肌、祛寒止痛、軟堅散結之功效,用于消除乃孜來感冒、祛斑生輝等[1]。維吾爾醫用于治療濕寒性或黏液質性疾病[1]。鳶尾含有豐富的異黃酮,主要有鳶尾苷、鳶尾苷元、野鳶尾苷元、鳶尾新苷A、B,鳶尾新苷元A、B等。鳶尾異黃酮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5]:鳶尾苷和鳶尾苷元能有效地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細胞中前列腺素(PGE2)和環氧化酶2(COX2)的生長[6]。此外,鳶尾苷元對白血病細胞HL-60有很強的抑制作用[7]。但是,馬藺根的質量標準未見報道,目前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均未見收載。因此,為了給該藥材的質量評價提供理論依據,課題組對馬藺根藥材進行了初步研究并起草其質量標準[8]。
CX31RTSF型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BS110S型電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KQ-5200B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YOKO-ZS型紫外線分析攝影儀(武漢藥科新技術開發公司);SZ-93型雙重純水蒸餾器(鞏義市英峪予華儀器廠);LC 2010C型全自動液相色譜儀、CLASS-VP V6.14 SP1數據工作站(美國Shimadzu公司)。
馬藺根藥材分別于2009年至2010年采自新疆各地,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藥物研究所劉勇民主任藥師鑒定為鳶尾科植物喜鹽鳶尾I.halophila Pall.的根(馬藺根藥材的批號和產地見表1);漢黃芩素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1514-200403);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本品呈短縮的結節狀,長3~12 cm,直徑1~1.5 cm。表面淺棕黃色至棕褐色,上部殘留有環狀葉痕,有的頂端帶有莖殘基與葉基纖維,下部有少量須根和根痕。質稍堅硬,結節處易折斷,斷面不平坦,黃白色。氣微,味苦而辛。馬藺根原植物及其根見圖1。

表1 馬藺根藥材的批號和產地Tab 1 Batch number and habitat of I.halophila

圖1 馬藺根原植物及其根1.吐魯番地區喜鹽鳶尾;2.馬藺根Fig 1 The original plant and root of I.halophila1.I.halophila in Turpan area;2.I.halophila Pall
2.2.1 橫切面[9]木栓層數列,栓內層為石細胞環層;皮層薄壁細胞類圓形,皮層部可見石細胞群;內皮層細胞1列,類長方形,排列緊密;維管束周木型及外韌型,外側多為外韌型,內側多為周木型,以周木型為主,維管束散生;薄壁組織中含有草酸鈣柱晶。馬藺根橫切面見圖2。
2.2.2 粉末顯微鑒別 粉末為灰黃色,柱晶眾多,大型,長可達 70~620 μm,直徑為 10~90 μm;淀粉粒眾多,直徑為1.4~12 μm,臍點多不明顯;導管螺紋或網紋,直徑為8~55 μm,網紋導管居多;纖維長,有孔溝,直徑約為9~54 μm;薄壁細胞較多,類圓形,長為40~135 μm,石細胞類橢圓形,偶見。馬藺根粉末顯微鑒別見圖3。
本品藥材粉碎,過20目篩,稱取1 g,加50 mL甲醇,水浴鍋回流提取2 h,保持微沸,趁熱過濾,濾液靜置6 h,濾渣備用。靜置后,濾液再次過濾,置蒸發皿中,水浴蒸干,定容至0.1 mL,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稱取漢黃芩素對照品1 mg,制成含漢黃芩素1 mg·mL-1的對照品溶液。照TLC法[9]試驗,吸取對照品溶液2 μL、供試品溶液6 μL,分別點于同一GF254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冰乙酸(9.5∶0.5∶0.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254 nm)下檢視。結果,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馬藺根的TLC見圖4。

圖2 馬藺根橫切面1.木栓層;2.石細胞環帶;3.皮層;4.柱晶;5.石細胞群;6.外韌型維管束;7.內皮層;8.周木型維管束Fig 2 Cross section of I.halophila1.phellem layer;2.sclereids rings;3.cortex;4.column crystal;5.sclereids groups;6.ectophloic vascular bundle;7.endodermis;8.amphivasal vascular bundle

圖3 馬藺根粉末顯微鑒別A.柱晶;B.淀粉粒;C.纖維(鹽酸間苯三酚染色);D.石細胞(鹽酸間苯三酚染色);E.薄壁細胞及淀粉粒;F.導管(鹽酸間苯三酚染色);G.管胞;H.纖維Fig 3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of I.halophila powderA.column crystal;B.starch granule;C.fibre(staining with hydrochloric phloroglucinol);D.sclereids(staining with hydrochloric phloroglucinol);E.parenchyma cell and starch granule;F.catheter(staining with hydrochloric phloroglucinol);G.tracheid;H.fibre
取10批藥材,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照水分測定法[9]測定。結果,平均為7.54%,最高為8.45%,故暫定水分不得超過10%,詳見表2。
取10批藥材,按“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照灰分測定方法[9]測定。結果,平均為5.66%,最高為8.78%,故暫定總灰分不得高于9%。酸不溶灰分平均含量為0.74%,最高為1.14%,故暫定酸不溶灰分限量不得超過1.5%,詳見表2。
為控制藥材內在質量,分別用水和乙醇浸出后測定含量,照浸出物測定法[9]測定,結果見表3。

圖4 馬藺根的TLC1~5、7~11.供試品;6.漢黃芩素對照品Fig 4 TLC of I.halophila1~5,7~11.test samples;6.wogonin control

表2 馬藺根藥材水分、灰分測定結果Tab 2 Detection of moisture and ash in I.halophila

表3 浸出物測定結果Tab 3 Results of extract detection
由表3可知,水溶性熱浸法測得的浸出物含量最高,平均為39.09%,最低為35.20%,故將此法納入質量標準中,且經過數據分析暫定浸出物不得少于30%。
取10批藥材,各100 g,再取10批藥材,各150 g,分別加水500 mL,按揮發油測定法[9]測定各藥材中揮發油含量。結果,得本品含揮發油不得少于0.15%,詳見表4。
我國約有鳶尾屬植物60個種,13個變種及5個變型,約占全球鳶尾屬植物物種的1/5,資源非常豐富,其中I.halophila Pall.具有藥用歷史,為該屬植物的代表種,也有文獻采用其俗名馬蓮、馬蘭等。本標準采用馬藺根為其植物名,與已有的馬藺子標準名稱相配,既易被人們接受、書寫和記憶,又明確了藥用部位。該名稱簡單、明確,符合藥材標準制定規則。

表4 馬藺根中揮發油含量測定結果Tab 4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oil in I.halophila Pall
中藥材采收時如不能充分曬干,常常導致含水分量偏高[10]。馬藺根如含水分過高,在貯藏期間易發生霉變,因此需建立水分檢查項。由試驗可知,10批樣品水分最高為8.45%,故暫定水分不得超過10%。
馬藺根的化學成分研究較少,目前課題組在馬藺根成分方面的研究尚處于實驗室階段,而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僅提供了供鑒別用的漢黃芹素對照品,故這方面研究有待進一步深入。根據文獻報道,馬藺根藥材含揮發油[11],而馬藺根主要用于治療炎癥疾病,揮發油具有較好的抗炎活性,控制揮發油含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因馬藺根藥材為大塊根,所以在采收過程中難免帶有泥土、灰塵等雜質,為控制藥材質量,需建立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測定。由試驗可知,總灰分含量較高,故暫定總灰分不得高于9%。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醫藥研究所.中華本草(維吾爾藥卷)[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83.
[2]新疆植物志編輯委員會.新疆植物志(第6卷)[M].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生出版社,1996:575.
[3]王鴻燕,黃蘇珍.Pb脅迫對馬藺種子萌發和幼苗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影響[J].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2009,18(2):53.
[4]孫廣玉,侯 晨.鹽堿土條件下馬藺幼苗滲透調節物質和光合特性對干旱的響應[J].水土保持學報,2008,22(2):202.
[5]吳澤芳.射干與白射干、川射干(鳶尾)的藥理作用比較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1990,6(6):28.
[6]Yong PK,Masateru YD,Soon SL,et al.Inhibition by tectorigenin and tectoridin of prostaglandin E2production and cyclooxygenase-2 induction in rat peritoneal macrophages[J].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1999:399.
[7]黃文哲,趙小辰.異黃酮類化合物抗腫瘤細胞增殖作用[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3,17(1):50.
[8]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00.
[9]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18、附錄34、附錄52、附錄53、附錄62、附錄63.
[10]程立方,田 櫻,何 慧.側柏葉藥材質量標準的實驗研究[J].中國藥房,1995,6(3):10.
[11]石 峰,楊偉俊,于 睿,等.田旋花藥材質量標準的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9,20(10):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