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曉
(重慶市環境保護信息中心,重慶 401147)
在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工作中,圖形數據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它可以直觀反映建設項目位置、周邊環境狀況、項目廠區布置及環境影響的范圍等,在項目選址、優化布局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雖然目前全國各省市的環評審批工作多實現了審批流程化和文檔資料電子化,但對于圖形數據未作過多要求,多數還停留在紙質圖件使用階段。隨著業務的強化和信息化需求的加大,對圖形數據的應用需求日漸凸顯。
首先,審批人員使用紙質圖件核實項目周邊環境信息不便。由于周邊環境信息較為分散,需要收集資料及現場調查匯總,雖然環評單位將項目周邊信息及敏感目標信息制作于環評圖上,但審批人員核實這些信息較為不便。例如,對于項目的周邊信息、項目所屬的環境功能區劃、所屬片區的規劃要求、周邊的飲用水源地、是否穿越自然保護區等信息,不能全面的了解,單純依靠環評單位提供的資料不足以支撐,需要自行收集資料或現場調查核實,使得核實核證周邊環境較為困難。
其次,紙質圖件沒有電子化,不易保存,缺乏信息系統管理,使得查詢檢索困難,不能滿足全局共享、業務協同要求。
因此,環評審批迫切需要有一個基于地理信息的審批系統,在已有流程管理和文檔管理的基礎上,提供環境功能區劃、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地、環境質量監測點、污染源等基本空間背景信息,能夠加載項目位置圖、廠區平面圖、環境影響圖、規劃圖等空間數據,依靠環評審批“帶圖運行”,全面掌握項目信息,優化布局,提升產業層次,更好的適應審批工作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
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許多環保局都開發了建設項目審批系統。例如,北京市環保局根據建設項目審批及驗收管理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設計和建設,形成建設項目管理應用系統,通過外網申報和內網審批兩大模塊的建設,最終實現對建設項目嚴格管理,提高了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1]。黃浦區信息中心實現重大項目審批的信息管理系統[2]。葫蘆島市結合環境保護的需要,整合各種環境保護建設項目審批數據,建立Oracle數據倉庫,利用PowerBuilder技術完成對環境保護建設項目數據的管理、統計與發布[3]。但這些系統中對圖形的申報查詢運用較少。廣東工業大學在環評審批系統中將項目位置和相關資料GIS(地理信息系統)化,針對區域排放總量、數據格式及數值進行軟件檢查[4]方面進行了研究。
GIS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的運用較多,多以區域環評[5]、規劃環評[6-7]和生態類環評[8]為主。但這些運用多為環評編制過程中的GIS運用,對環評審批的支撐較少。在環評審批時多使用的是紙質圖件,不能滿足現代信息化需要。雖然在環評審批系統中對圖形審批的功能相對較少,但在以圖形數據為核心的規劃審批部門,對建筑圖紙電子報批系統發展相對成熟[9-10]。規劃管理部門利用軟件發布標準、提供地形圖和規劃設計條件,設計部門使用其中自適應標準的成圖工具把設計方案定義成符合標準的報審圖,在規范的流程控制下,規劃管理部門利用“審查模塊”自動讀取圖形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生成關鍵指標與對比表,從而實現對方案直觀系統的判斷,給出合理評價以形成規劃審批依據[11]。寧波市城市規劃部門通過建立建筑總圖的電子報批系統,集成CAD、GIS、MIS技術,在CAD環境進行分層組織,并設計相應的屬性表,在GIS環境研制相應的符號庫、數據轉換模塊、相應的數據處理模塊[12]。江蘇省建立了基于WebGIS三層網絡結構的建設用地審查報批系統并應用于泰州市建設用地審查報批,實現對建設用地審批管理實行網絡化、圖文無縫集成的信息化管理[13]。
環評審批系統中所稱“帶圖運行”,就是“電子帶圖審批”,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統提供地理空間服務,實現空間標點、圖片瀏覽、圖形疊加、圖文一體的信息查詢、基于地圖的統計展現、趨勢預測六大功能。在地理信息系統的幫助下,管理部門不僅可以方便的獲取、存貯、管理和顯示各種資源信息,而且可以對資源進行有效模擬、分析和評價,從而為項目選址提供全面、及時、準確和客觀的信息服務和技術支持。
審批申請環節在GIS中標注環境管理關注點的空間位置,如建設項目空間位置、排污口位置等。
申請單位上報的所有電子圖件,按照名稱上傳至環評審批系統,實現與項目關聯,在項目審批過程中可以直接以圖片形式瀏覽相關圖片。
按照圖件上報規范制作的關鍵電子圖件疊加在GIS地圖上,保存于系統中,與審批系統一起運行。包括申請單位上報的廠區平面布置圖、環境影響評價圖等,經配準、導入、疊加后,展現在環評審批系統中。
實現審批流程、GIS地圖、文檔查詢的無縫集成,用戶在看項目數據信息、文檔信息的同時,也能直觀看到項目的地理信息,實現圖文一體的信息查詢。
在圖形查詢上,主要是查證項目周邊信息,輔助項目選址。通過設定相應規則,違反規則給出提示,實現審批智能,實現“四個看得見”,包括區域信息、敏感目標、環境質量、污染源排放等。
(1)區域信息看得見
看得見外部共享數據,包括基礎空間數據與影像數據、路網交通信息;
看得見工商企業數據(法人基礎數據)、社會經濟統計數據、規劃數據、氣象數據、水文數據等;
(2)敏感特征看得見
看得見項目周邊的環境敏感目標,包括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人口集中區如學校、醫院、樓盤等敏感目標位置和基本信息。如看得見水廠的空間位置、供水覆蓋范圍;看自然保護區的邊界、核心區、緩沖區、實驗區的范圍;看學校醫院的人數等。
看得見項目周邊的環境風險源,包括看得見項目周邊規模以上化危品企業、倉儲、碼頭、油氣站的位置、基本信息、風險源信息、危險物質類別、儲量、理化特征、應急防范設施、應急預案等。
(3)環境質量看得見
看項目所在地的環境質量功能區劃分情況,包括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飲用水源保護區劃、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區域噪聲功能區劃等,以此判斷應執行的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
看項目周邊的環境質量監測點的分布情況,包括地表水、飲用水、空氣、噪聲監測點位的分布情況及點位位置、管理類型、監測因子等;看監測值。看項目周邊監測點的監測數據曲線走勢,看監測點月均值、年均值等; 看監測評價結果。看項目周邊監測點的超標統計情況、評價值、質量等級等。
看項目所屬轄區監測站的監測能力。包括持證上崗情況、監測項目、監測設備等。
(4)污染排放看得見
看得見項目周邊污染源分布。在GIS上看得見項目周邊的污染源空間分布,重點污染源廠區平面布置情況、設施分布情況、排污口位置等;
看得見排放狀況。基于統一企業戶口編碼基礎上,查看項目周邊的污染源排放情況,包括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手工監測數據、排污許可量、排污收費量、環境統計排放量、污普排放量等多套排放數據;
看污染源與排放統計和分布。按區域、流域、行業、排放因子、時段等不同組合,看污染源統計結果的空間分布,實現查看項目所在區域、所在行業的排放因子的排放總量情況。
在環評審批過程中,在GIS地圖上能夠查詢管理要求下空間分布情況,包括已審批項目、正在審批項目、退辦項目的分布情況;查看業務要求下環評項目的空間分布情況,包括項目的按區域分布、流域分布、行業分布、排放因子總量分布等;展現項目環評新增排放量,為項目合理規劃布局做好智能輔助。
污染擴散趨勢預測。輸入源強、基本地形參數,氣象水文數據等模型參數,調用不同模型運算,得出結果在GIS地圖上渲染展示,驗證環評預測結果。
環評審批流程,主要包含建設單位申報、形式審查、實質審查、審核、會簽、審批、制作、大廳辦結、移交、抄送等環節。審批流程如圖1所示。涉及“帶圖運行”的環節主要有申報、形式審查、實質,審查、審核、審批、制作多個環節。
在項目申報環節,“帶圖運行”的運用主要體現在支持申報單位在公網標注項目空間位置,可以是輸入經緯度實現項目空間位置的標注,也可以是直接在地圖上標點。
在形式審查環節,“帶圖運行”意味著支持項目圖片的導入掛接,支持關鍵圖形數據(如廠區平面圖、環境影響評價圖)的矢量化,包括經緯度轉換、配準、導入、疊加。同時,對于關鍵圖形數據所帶的周邊敏感點信息、廠區生產單位信息、治理設施信息、排污口信息均能一并導入系統,為后續審批提供基礎數據。
環評系統用戶在審批過程中的“帶圖運行”,主要表現為可以查看GIS地圖,查看項目所在地的區域背景信息、周邊敏感特征、環境質量狀況、污染排放特征,同時查看相關附件材料以及導入的數據,審批結束后存入環評項目庫中進行管理。
實現審批流程、GIS地圖、文檔查詢的無縫集成,用戶在看項目數據信息、文檔信息的同時,也能直觀看到項目的地理信息。
支持標注的項目位置和排污口位置在GIS系統上的展現,并能與基礎地圖和環保專題數據(如環境功能區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等)進行疊加。
支持上傳原始圖片(項目平面布置圖、給排水管網圖、規劃圖等)的瀏覽。在GIS地圖上的項目位置處可以瀏覽,類似于GOOGLE地圖。
根據建設項目的相關信息,結合GIS地圖查詢和統計特定范圍內的污染源和敏感目標,形成列表清單;結合GIS地圖支持查詢建設項目所在范圍內的環境質量現狀,如上下游監測斷面監測評價值、所在行政區空氣質量評價值等。支持對項目所屬的建設單位情況(廠區平面圖、排污情況等)的查詢和展現。
通過導入排放數據、選擇模型,實現對單個污染源和區域污染源排放情況進行預測模擬,預測單個源污染物的擴散情況和區域流域污染源排放對環境質量變化趨勢。
在制作環節,除了打印審批文件,還包括對審批后的關鍵圖件的制作打包。將系統中的信息疊加項目關鍵圖形數據后,制作導出,歸檔保存,以便于日后查閱當時的審批情況。
在GIS地圖上能夠查詢管理要求下空間分布情況,包括已審批項目、正在審批項目、退辦項目的分布情況。
審批通過的項目數據歸檔入庫后,能夠支持統計數據在GIS地圖上的展現。實現項目的區域、行業、流域匯總統計和自定義統計,并結合GIS形成專題圖,準確掌握全市建設項目的分布和新增排放量分布情況,為項目合理規劃布局做好智能輔助。例如,將環保部審批的某轄區項目、市局審批項目、區縣審批項目分類展現于電子地圖中;展示化工、造紙、水泥等重點項目的分布情況;制作長江流域某江段某年新建項目分布圖,并匯總該江段新增排放量。

圖1 “帶圖運行”在環評審批流程中運用概念圖
要實現建設項目環評審批中的“帶圖運行”,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首先,環保行業不是以圖件為核心的行業,申報紙質圖件無標準規范,較為隨意,有的甚至為示意圖,導致數據精度和內容都得不到保證。當審批材料作為項目檔案信息進行查詢時,圖件資料的可靠性得不到保證。相關的指導手冊和標準較為缺乏。其次,智能化環境影響評價在推行中需對大量的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包括環評審批人員培訓和環評單位的培訓,特別在GIS的操作上具有較大的難度;再次,大量的GIS相關的基礎數據還沒有建立起來,如大比例電子地圖、人文環境屬性數據還相當缺乏,與遙感的結合還遠遠不夠。
針對這些問題,建議如下:
第一,建立完善的基礎數據庫,以便支持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涉及的全方位的信息查詢。同時,基礎數據庫要不斷更新,適應審批的需要。
(1)對于環保局自身產生的有系統支持的數據,依靠系統自動導入業務成果數據更新基礎數據庫。針對運行中的各業務系統,依靠業務系統與數據中心接口對接,實現業務辦理結束自動更新業務系統數據庫。主要包括環境質量監測數據、污染源監測數據,實現監測數據庫與基礎數據庫間交換,自動導入更新;污染源的排放量就靠許可證的許可量、排污收費的核定量、環境統計的排放量做接口自動更新;對于老污染源的廠區平面布置的矢量圖,依靠許可系統自動更新。
(2)對于環保自身產生的無系統支持的數據,如環境功能區規劃、生態保護區劃、自然保護區信息、各類業務專項調查數據等,依靠環保局自身專業的空間數據加工隊伍,矢量化加工數據,更新基礎數據庫。
(3)對于不屬于環保產生的數據,如基礎影像數據、路網交通數據、社會經濟數據、水文氣象數據,城市主干管網及學校、醫院等數據,依靠與各委辦局合作,建立公共數據庫與外部共享更新。
(4)對于以上方法均不能實現的數據,在許可范圍內,開展補充調查更新錄入基礎數據庫。
第二,建立“帶圖運行”相應的業務制度及技術規范。如制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電子地圖制作規范》,指導環評單位制作圖件,指導建設單位上報圖件數據;制定《建設項目電子地圖使用規范》,確保環保機關在審批中合理使用圖形數據并及時更新。開展相關圖件制作及使用的技術培訓工作。
第三,GIS相關工具開發及系統升級,保障審批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借鑒規劃局電子地圖審批系統設計思路[14],在地理信息系統上進行二次開發,開發建設項目管理系統帶圖運行輔助工具,實現圖件數據導出,上報數據校檢、導入和審批后的基礎數據更新。同時升級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系統的帶圖運行功能,實現與已有建設項目管理系統集成整合。
將最新的信息化技術引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是提高我國環境影響評價水平,更好地保護環境的必由之路。將地理信息技術與審批系統相結合,引入電子地圖報批模式實現審批“帶圖運行”,是一種全新的模式,對探討我國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提高環評審批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1]陳維敏,江明.建設項目環境審批管理系統建設[A].見: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C]. 2007:1410-1412.
[2]樂凡.重大項目審批信息管理系統全面展示[J].計算機周刊,2002,12:22-23.
[3]王敏.建設項目審批數據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環境保護科學,2007,33(2).
[4]王孝武,孫水裕,王雄.環境影響評價的數字化方法[J].環境保護,2003,11:35-38.
[5]王天亮.ARCVIEW在區域環境評價中的作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9,37(4):72-73.
[6]宋震,華建偉,王寶軍,施斌,李海濤.GIS在礦產資源規劃環評中的應用[J].高校地質學報,2009,15(2):218-222.
[7]張曉峰,周偉.基于GIS的生態景觀結構分析及其在公路網規劃環評中的應用[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2007,33(2):197-202.
[8]周盈濤.GIS疊圖法在山地高速公路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淺析[J].環境科學導刊,2008:27(6):95-97.
[9]鄭皓,范凌云.基于GIS的城市規劃電子報批系統研究與開發[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2005,18(3):79-82.
[10]李東海,曹先革,徐廷鵬.基于Auto CAD的規劃電子報批系統[J].測繪工程,2008,17(5):72-75.
[11]陳明輝,高益忠,丁偉.建設項目電子報批系統研究與實現[J].城市勘測.2008,5:31-35.
[12]高惠君,高峰.城市規劃管理中建筑總圖電子報批系統實施與關鍵技術[J].2浙江工業大學學報,2003,31(6):623-627.
[13]張云鵬,孫燕.基于WebGIS的市縣級建設用地審批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國土資源管理,2007,6:108-112.
[14]李垚,趙衛東,衛剛.城市規劃建筑圖紙電子報批系統實施與關鍵技術[J].計算機應用,2007,27,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