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


騰訊即時通信產品部總經理殷宇指出,“我們看到谷歌的Android和蘋果的iOS,在硬件的操作系統上面做了升級,增加了App store和推送通知兩大基礎服務,Q+將會提供十大互聯網基礎服務。所以我們說Q+不只是一個流量導入網站,而是一整套完整的互聯網基礎服務的平臺。”
QQ是什么?
全世界都在問。
即時通訊軟件、門戶網站、游戲平臺、電子商務抑或視頻網站?
沒人說得清QQ是什么。
這個以即時通訊為核心,滲透網絡游戲、網絡營銷、電子商務、電子支付、移動互聯網等多個領域的企鵝大帝,以提供互聯網全業務模式的恢宏氣勢傲視群雄。盡管,眾多業務延伸與拓展使得騰訊樹敵無數,“業務創新不足、模仿痕跡嚴重”的指責不絕于耳。但不可否認的是,騰訊是中國互聯網的旗艦企業,深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互聯網發展之道。
2011年6月,企鵝大帝QQ在“小馬哥”馬化騰的激情講述中實現華麗轉身——曾經被譽為最封閉的騰訊公司實現戰略轉型,旗下八大平臺全部對外開放。其中,騰訊的核心平臺QQ對外開放引發業界強烈震動。
QQ又要變成什么了?
QQ成長史
1999年12月,騰訊在深圳的一家簡陋的辦公室里推出了一個小工具——QQ。2000年,QQ同時在線突破100萬,2005年,QQ同時在線突破1000萬,2010年,QQ同時在線突破1億,中國的互聯網進入億時代。
全世界都在問,QQ究竟是什么?是那個小小的聊天工具,還是一個承載了互聯網服務的應用平臺?在過去的12年當中,QQ經過了三代技術平臺演進,第一代的QQ是一個100%的聊天工具,是一即時通信工具。
2004年,第二代QQ通過技術轉化,把QQ提升為了一個80%即時通信,20%互聯網應用的多應用產品,增加了QQ空間、QQ秀這些大家熟悉的應用。
在2009年,第三代QQ依托Hummer技術平臺,完成了QQ賬號、關系鏈、通信能力等核心功能的模塊化和組件化,把這些核心能力轉化成了互聯網基礎服務,提供給騰訊的各個業務部,加速了騰訊互聯網應用的進一步豐富。在QQ上面,互聯網應用的比例也進一步提高到了50%,大家上QQ,不只是為了聊天,更是為了偷菜。
2010年9月,WebQQ2.0發布。通過WebQQ2.0,騰訊嘗試把QQ上用戶的比例進一步提高,轉化成為一個100%的應用平臺。QQ的即時通信功能成為這個應用平臺當中的應用之一,QQ賬號、關系鏈、通信能力等一些核心功能,轉化成為這個平臺的基礎服務。
5月16日,騰訊開始向業界發出“英雄帖”,希望通過合作的模式,將更多的第三方應用軟件放到QQ上去。由此,騰訊的Q+計劃正式對外公布。這款7月就會上線的騰迅新版QQ,最大的改變是會嵌入一批第三方應用軟件。
對于騰訊來說,即時工具QQ是核心競爭力,公司為什么要把“自留地”開放給其他公司呢?
對此,騰訊即時通信產品部總經理殷宇的回答是:“我們發現,即時通信工具中純聊天功能的增長率是下降的。特別是在手機終端上,用手機聊天的用戶越來越少。相反,一些應用軟件廣受歡迎。所以,QQ的樣子也要適應市場的變化。”
在騰訊內部,并不把Q+平臺看作一個單純的聊天工具,而是一個綜合的互聯網平臺,囊括了用戶所有的互聯網應用,其一站式網絡服務提供商的定位并未發生改變,只是以更開放的形式來對待用戶和合作者。
騰訊首席CTO熊明華表示,“騰訊朋友和Qzone更像Facebook,純WEB體驗。Q+更像蘋果App Store平臺。按照游戲、生活、工具等分類,我們也歡迎競爭對手的產品登陸QQ。”
QQ升級為Q+
“Q+”是一個基于操作系統的互聯網開放平臺,當用戶一鍵切換到“Q+”后,它將接管原有的操作系統通過它,用戶可以便捷地進入互聯網豐富多彩的世界,享受到第三方應用商提供的豐富的互聯網應用。與此同時,Q+也向第三方應用商提供了廣闊的發揮空間。
換句話說,你只需登陸Q+,就可以一鍵點擊攜程、前程無憂、奇藝、PPLIVE等廣受歡迎的客戶端軟件,再也不需要因為忘記一個網址無助地尋找所需要的互聯網網站,并且時刻擔心它的安全問題。
更方便的是,你再也不需要在每一個網站上去注冊一個賬號,擔心忘記密碼,Q+將會提供一鍵登錄的統一賬號平臺,讓每一個應用記住你的使用習慣,讓他們能夠給你提供一個貼身的服務;你再也不需要使用復制和截屏的功能,去告訴你的好友你在聽什么音樂,看到什么新鮮事,Q+將為你提供一個分享的平臺,使您在任何應用當中都能夠分享你看到的新奇體驗。
更迅捷的是,你再也不需要等待一個網友加好友的請求而焦慮,它將為你提供一個讓你和你的好友在任何場景搭建之下就能夠隨時隨地即時通信的一個能力。不管是文字、語音、視頻還是傳文件,你再也不需要在每一個網站上面反復輸入你的銀行賬號,擔心被騙,Q+將為您提供一個安全、統一的支付體系,不管是銀行賬號,信用卡還是Q幣,你只需要輸入一次。
Q+將會給開發者帶來什么呢?騰訊即時通信產品部總經理殷宇指出,到現在為止,互聯網應用的開發者,都還是在管理計算機的CPU、內存、硬盤的硬件操作系統上去搭建他的互聯網服務,每一個網站都要反復地去重復建設賬號、關系鏈、通信能力這些互聯網的基礎服務。
“我們看到谷歌的Android和蘋果的iOS,在硬件的操作系統上面做了升級,增加了App store和推送通知兩大基礎服務,Q+將會提供十大互聯網基礎服務,包括應用平臺、推送通知、統一帳號、多關系鏈、通訊傳輸、安全支付、地理位置、狀態共享、數據存儲和運營分析,大幅削減互聯網應用開發的成本。所以我們說Q+不只是一個流量導入網站,而是一整套完整的互聯網基礎服務的平臺。”
作為騰訊開放平臺戰略的首批合作伙伴,國內領先的、基于真實位置的社區街旁網與騰訊微博的合作于2010年8月上線,用戶在街旁網發布的簽到信息可以實時同步到騰訊微博;與WebQQ的合作也于今年5月正式上線。今年7月,在騰訊Q+平臺正式發布第一版后,街旁網基于Q+平臺的應用“街旁旅程”也將登場。
開放是種能力
毫無疑問,騰訊的開放戰略得到了業界的熱烈回應。58同城網CEO姚勁波說:“作為互聯網從業者,我們樂于看到像騰訊這樣的領軍企業實施開放戰略。這將給更多的企業帶來機會。”
不過,進入Q+的門檻并不低。“如果第三方應用的性能不足以支持用戶的話,會產生雪崩。開放是逐步推進,要考慮用戶的體驗,不影響用戶服務的質量。我們會根據用戶的選擇來加以挑選。”換一句話來說,我們會先選擇細分領域的領先企業進行合作,殷宇表示,精品應用是騰訊開放成功的前提之一。
與此同時,加入Q+要滿足規模化的條件。“應用軟件本身對用戶要有吸引力。同質化的應用軟件不可能完全開放。比如中國有4000家團購網,我們只能選擇其中最有吸引力的。”殷宇說,“另外,還有技術上的條件。畢竟QQ一天同時在線1.3億人,有的軟件系統只能滿足百萬用戶的需要。所以,要上Q+必須要經過壓力測試和安全測試。”
前期,Q+提供WEB端APP,未來,將支持手機、平板電腦、汽車等平臺。“現在人們花在PC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在手機、平板電腦、汽車上的時間甚至超過PC,未來,Q+將跨終端。”
很多第三方合作者非常關注分成模式。“我們不以分成的高低來吸引開發者。騰訊有6.5億用戶,對于合作方的營銷價值無疑是巨大的。游戲分成是目前看來非常成熟的一種商業模式,但對其他應用來說,分成未必是一種合適的模式。Q+在互聯網界沒有參考對象,是一個和用戶、第三方一起摸索的過程,慢慢都會清晰化。” 殷宇說。
在殷宇看來,開放不只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能力。騰訊擁有豐富的運營經驗,通過開放,可以培育互聯網團隊、分享經營、快速擴張成長、提升服務能力。“平臺持續活躍發展,應用大大豐富,用戶滿意度高,才是成功的開放。騰訊、合作伙伴、用戶三贏的局面才是成功的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