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靜鈞
邱吉爾曾說過:“一個偉大的民族,總是殘酷地對待他們的領袖。”
邱吉爾的領袖定律或在埃及靈驗。從1月25日開始,開羅解放廣場上聚集了百萬示威民眾,他們向已在位30年的總統穆巴拉克喊話,要他盡快下臺。埃及人、前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巴拉迪告訴外國記者說,穆巴拉克已經失去了“合法性”,他就是這場危機的問題所在。
那么,穆巴拉克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呢?
世俗政權的鞏固者
布熱津斯基在其一篇題為“動蕩的伊斯蘭世界”的文章中勾勒出了一幅“半月形”伊斯蘭家園圖:北非跨過地中海,東到黑海,延伸至中亞北部邊境,后折返穿過印度,向南彎,繞過婆羅洲,經印尼向西,到波斯灣,穿過蘇丹,回到北非地中海。這個人口超過12億的“半月形”世界,原點位置就在埃及。
這就不難理解,影響伊斯蘭世界的穆斯林兄弟會先崛起于埃及,阿拉伯民族主義復興的旗幟思想納賽爾主義也會先在埃及燃起革命火焰。1928年,哈桑·班納在埃及建立了兄弟會組織,開始宣揚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運動。而在1952年,以納賽爾為首的埃及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了法魯克王朝統治,成立了世俗政權。
面對穆斯林兄弟會的挑戰,埃及世俗政權領導人揮起屠刀,處決了兄弟會領導人,鎮壓兄弟會組織。結果可想而知,兄弟會里的死硬派發起了大規模的報復,1981年時任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便遭到暗殺。
穆巴拉克上臺后,改變了前政府對兄弟會的高壓政策,轉為懷柔攻勢,釋放了薩達特被暗殺前數月大規模拘捕的兄弟會成員。兄弟會雖堅持實施伊斯蘭教法、建立伊斯蘭國家等宗旨目標沒有改變,但也作出了相應的調整,進入了“穆巴拉克時代的埃及穆斯林兄弟會”時期,同意以和平政策為基礎,放棄暴力革命,愿意參與議會政治、建設伊斯蘭經濟及促進市民社會發展。這新三項政策,被學者們冠之以兄弟會的“三駕馬車”政策。
兄弟會愿意在憲法框架內參與議會政治,間接承認了政權的合法性,也間接地承認了世俗政權的合法性,這是穆巴拉克在鞏固世俗政權進程中作出的重大貢獻。自1984年之后,兄弟會在歷次議會選舉中,相繼與新華夫脫黨、社會主義者工黨和自由黨結盟,把兄弟會的成員推上了議會。2000年選舉中,兄弟會獲得17個議席,成了議會中事實上的最大反對“黨”。
由于兄弟會的轉型,2011年1月25日起席卷全埃及的反穆巴拉克示威中,兄弟會的角色備受矚目。美國一再要求,埃及政府在與反政府的示威群體代表對話時,一定要把兄弟會列于對話者名單之上。這場反穆巴拉克的抗議潮,兄弟會一直在遵守著和平抗議的底線,而且在這場運動中,參與者除了兄弟會和兄弟會的支持者之外,更多的則來自沒有黨派的學生和中層階級,即所謂的“125”組織。
中東和平的斡旋者
一位埃及選民曾經這樣對媒體說:“以前的總統上臺了總要沒完沒了地打仗,穆巴拉克來了,埃及再無戰爭。光就這一點,他就有資格繼續當總統。”
在納賽爾和薩達特時代,中東戰爭一波接著一波,埃及以阿拉伯盟國之首與以色列展開慘烈廝殺。然而,打破了“以色列軍隊不可戰勝”神話的卻是農民出身、6歲就能背誦《可蘭經》的穆巴拉克。時任空軍司令的穆巴拉克,采用兵不厭詐的策略,調集三國200多架戰機,突襲以色列,幾乎全殲了西奈半島上的以色列空軍。若不是身為美國中情局線人的約旦國王忍不住在戰爭爆發前數小時把消息捅給以色列,這場突然攻擊,肯定還會擴大戰果。
“十月空戰”奠定了穆巴拉克在中東諸國中的影響力,使得在他成為埃及領導人后,能很快使薩達特時代與阿拉伯國家鬧僵了的關系得以復原,一度從開羅搬遷出去的阿盟總部時隔數年后又遷回原地,數次“中東戰爭”,最后走進了阿以和平談判的制度性軌道,這其中的功勞,穆巴拉克可以領到一大筆。阿以和談以來,阿拉法特每有重要問題決策,總會先造訪埃及,聽聽穆巴拉克的意見。美國人也把埃及視為中東和平的穩定器,樂意在軍援等方面扶持埃及。
開羅成了阿以和談的地點。但自阿拉法特因病去世之后,隨著阿以和談的停滯,巴勒斯坦建國進程緩慢,人們也開始注意到穆巴拉克標榜的中東和平促進者的角色,有點夸大其詞。埃及能做的,畢竟有限。
中東民主的響應者
在2000年之前,不論是突尼斯還是印度尼西亞,抑或是在埃及,凡登上權力頂峰的,無一不是軍人出身,無一不是上任后就戀棧專權,建立威權體制,壓制輿論,鎮壓異已。穆巴拉克也未能脫離于這一窠臼。
2005年6月,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賴斯在開羅的美國大學發表了著名的“民主演講”,稱“60年來,美國在中東以犧牲民主的代價追求穩定,結果我們一樣都沒能達到目標。”美國的壓力,促成了穆巴拉克對民主化的善意回應。在當年的大選中,首次出現了多個候選人角逐總統的現象。
時齡77歲的穆巴拉克在2005年毫無懸念地拿下了其第五任、6年期的總統,但在隨后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執政的民族民主黨占據的議席面臨著崩潰局面后,穆巴拉克跨向民主的一只腳,又縮了回來,在這之后,他就一直在運作讓其子繼任總統的制度準備,埃及實事上面臨著權力世襲的社會倒退。
現在,在開羅解放廣場,軍方保證了不向和平示威的民眾開槍,但依然忠于穆巴拉克,拒絕逼迫穆巴拉克下臺。作為過渡期政府的代表人,軍人出身的蘇萊曼副總統拒絕了反對派提出的讓其接任埃及總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