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危機及歐洲的未來》
(2011年第44期)
編者按:歐洲債務危機正從經濟領域擴散,如果危機不能及時得到緩解,將在政治上產生嚴重后果。對此次危機的背景和前景,特從歐洲媒體報道中撮要做一介紹,以資讀者深化理解。
在正常情況下,盧卡斯·帕帕季莫斯坐不到希臘總理這個位子上。這位前歐洲央行副行長并不是經過選舉、而是在信譽掃地的政客們兩周的討價還價之后,被任命為希臘新總理的。
意大利也在經歷同樣的過程。貝盧斯科尼將辭去總理一職,由一位有能力推進改革的無黨派技術官僚接任。屆時,長達數月的政治僵局有望被打破。迄今為止,貝盧斯科尼一直在以他獨有的方式逃避改革。目前,前歐盟競爭事務專員馬里奧·蒙蒂成為呼聲最高的新總理人選。
任命非選舉產生的技術官僚擔任總理并非理想之舉,這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制度失靈之時,就需要非常手段。無論是希臘還是意大利,選民都與腐化的政治階層有著極深的隔閡,似乎只有非政界人士才能夠克服眼前的障礙、實施恢復經濟增長所必需的痛苦改革。
不過,如果有誰以為由一位技術官僚來領導由傳統政治精英組成的聯合政府,就能神奇地修復那些根深蒂固的問題,那將犯下一個致命的錯誤。
英國《金融時報》社評
在喬治·帕潘德里歐擔任希臘總理的最后一周,他受到了一些更容易為媒體所報道的斥責:反復無常、無法信賴、受意識形態驅使。在全盤認同這些批評之前,我們應該探究一下批評者的動機。雖然身陷極為復雜的國內外政治斗爭,他一直默默努力解決著當前希臘悲劇一個最棘手的根源——犯罪和腐敗。
在新一屆希臘政府努力向歐洲證明,自己有決心削減膨脹的公共部門的同時,還必須做出決定,即是否要打擊危及希臘穩定的真正國內威脅:大范圍控制著希臘商業、金融、媒體,并實際上控制著政客的政治寡頭家族網絡。
自帕潘德里歐擔任總理以來,他領導下的政府一直努力在打擊習慣性的逃稅者。上周五向議會發表的講話中,帕潘德里歐還披露了一則爆炸性信息,它與一宗跨巴爾干半島的燃油走私活動有關。據稱,估計該項走私活動每年導致希臘30億歐元的損失。他明確指出了這類犯罪活動所造成的損害,只是沒有指明哪些人參與其中。
政治寡頭們以兩種方式做出了回應。首先,他們加快了慣常的現金輸出。去年,僅倫敦房地產市場,就出現了希臘資金暴增的情形。
其次,他們動用旗下瘋狂的媒體爪牙,抓住一切機會指責和詆毀帕潘德里歐。他們知道,他是希臘政治精英中最不會屈服的人。
他們的目的十分明確——他們正在等待掠奪國有資產的機會,而在各種紓困計劃中,希臘政府必須對國有資產進行私有化。隨著國內經濟大幅滑坡,過去兩年間,電網和國家彩票這樣極具價值實體的股價穩步走低。今年夏天,希臘電信運營商OTE將10%的股份以每股約7歐元的價格出售給德國電信,比3年前的股價低75%。
政治寡頭集團正等著以低至不到實際價值五分之一的價格攫取這些資產,這對于國家而言是糟糕的財務回報,但對于收購者而言,卻可以借此在5到10年的時間里大發橫財。一些人甚至寄希望于希臘退出歐元區,這樣他們就能用藏在希臘以外的數十億歐元,利用德拉克馬的大幅貶值造成的極低價格,購買資產。
英國米沙·格倫尼
(對本刊刊登的任何文章有批評或建議,請致信xmletter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