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重建圓明園的后遺癥
(2011年第47期)
有人說重建圓明園是為了“恢復民族榮光”,我看還是別扯了。圓明園的被毀,固然是一種民族恥辱,但是,請認真反思一番吧,圓明園當初是為誰修建的?為了皇帝一家休閑娛樂,圓明園的修建前前后后花了一百多年的時間,花了難以計數的銀子。我擔心,一旦圓明園重建被提上日程,不僅僅是勞民傷財,而且也是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玩弄和羞辱,多少年之后,我們的后人會怎樣看待重建的圓明園呢?
河南唐縣 馬長軍
《醫改須關注醫療犯罪》
(2011年第47期)
以藥養醫或以械養醫提法,其實和“過度醫療”概念一樣荒誕!醫憑什么讓藥或械養?政府在干嘛?什么是過度醫療?不要患者或醫保付錢的檢查治療,醫院會過度嗎??要承擔責任后果的檢查治療會過度嗎?要了錢,又不負責任的檢查治療都追究涉嫌詐騙或者故意傷害,我看誰還敢過度醫療!問題是,以權代法、監管無能!看看廈門衛監干部在莆田人辦的國泰醫院的遭遇就知道一切了。
上海陳曉蘭
販假藥的危害勝于販毒品的危害。販毒者知道被抓會判重刑,偷偷摸摸交易,販假藥者因有冠冕堂皇的特殊身份,刑不上身,而且交易平臺寬廣,渠道暢通,受眾以億計數,販假藥者與販毒品者的“待遇”天壤之別,畸形!
網友打開寶葫蘆
寫得非常好,我認為這也是目前醫院內部違規犯法的一個癥結,單純靠高薪養廉是靠不住的,提高待遇的前提是嚴厲打擊醫院內的犯罪行為。不單藥品犯罪,還有非法行醫,醫療事故等等。
網友一米禾田
凈化醫療環境應從醫護群體自身做起,不要再將責任全部推諉給制度缺陷了。體制缺陷是可以完善的,但不是醫護群體“理直氣壯”用來鉆空子的借口。管理部門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不良的醫護人員以醫學專業性、不確定性為借口,違背職業道德,刻意謀取私利,肆意逃避法律責任,已是無法漠視的現狀。此亂象不除,再好的醫改政策也只能是懸置高梁,畫餅而已!欲除此醫療亂象,法律追責,刻不容緩!
網友安 東
(對本刊刊登的任何文章有批評或建議,請致信xmletters@gmail.com)